最新章节

书友吧 1评论

第1章 要主动祛除自己精神紧张的坏毛病

想要治愈精神紧张,特别是希望真正地治愈精神紧张,一定要认清自己。精神紧张的根源是性格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因此在此方面了解自己的错误是极其必要的。务必要勇敢地正视此类错误,尽己所能,彻底将神经紧张的病根祛除。

由过度劳累导致的神经紧张

现实生活中,有大量的人之所以遭受着不必要的精神紧张的痛苦,仅仅因为缺乏对精神紧张的了解,无法自我调节,保持身体健康。譬如说,一位女人,在人生风华正茂之际生病8年,而这正是由于她本人与其家庭均不了解病愈的正确方法。如今,她已经发现了这条道路,因此在短暂的6个月之内则恢复了健康,前景也因此一片光明。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我现在为你讲述她生病以及痊愈的整个过程。某天夜里,她十分疲惫,无法入睡,屋内各种各样的噪音令她感觉烦躁不安。她消灭了这一种噪音,另外一种噪音又立刻响了起来。到了最后,她情绪激动,对噪音开始变得异常敏感,以致她觉得听到的所有声响均变得非常大,甚至其他人完全无法听到的声音也变成了令她痛苦的噪音。因此,她整夜难以入睡。

次日,由于过度劳累而导致的神经紧张更加严重,不只是由于整夜难眠,还有让她无法安然入睡的内心的烦躁情绪。家人因为她失眠而忧心忡忡,对大量此方面的事情进行探讨研究,甚至连医生也请来了。

这位女人整天神经极其紧张,她的情感因此变得非常脆弱。她的兄弟姐妹们都觉得,她就如同孩子一样精神敏感,对她也日渐厌烦。这令她感到更加紧张不安。家人对她的过度关心以及无助而又缺乏明智的怜悯,令她变得性情更加软弱自私;家人对她无知、自私也开始缺乏耐心,更加令她感觉精神紧张。继而,又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忧虑,甚至连她自己也觉得十分烦恼——这一切令她患上了神经衰弱。

由于胃部同大脑紧密相连,所以她后来逐渐感觉到消化不畅,胃部也经常觉得堵闷,食物难以消化,各种神经紧张以及过度劳累的症状逐渐显现。胃部消化功能因此逐渐失常。她开始忧虑应当吃什么,不应当吃什么。由于胃部过度劳累,某些简单的食物也可以令她感到不适。

她将一切的不适均归咎于食物,但是从不思考它真正的原因,那就是存在于不堪重负的胃部背后的原因——精神紧张。这就导致各种各样的食物由于不能下咽所以不得不中断食用。她逐渐对附近所有讨厌的事物、讨厌的人感到厌倦,情绪因此变得喜怒无常。她的病逐渐变为了整个家庭的中心,家人表现得不是过度地关心,就是为此感到沮丧。

不难发现,她一直加深自己的大脑对过度劳累的印象:第一步,由于失眠而感觉焦虑;接着,因为噪音而觉得烦躁;然后,精神激动令她整夜难以入睡,因此感觉十分烦躁;最后,她对自己以及附近的人都产生了深深的抵触情绪。

这位女人本人与其附近的人不断地重复着精神疾病的事情,令她刻骨铭心,这使她剩下的时光均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就好像创伤一般,若是既想要它痊愈,又时常挠它,那么所得的结果正好相反。这个女人可能拥有世界上最为健康的血液,不过倘若她自己将皮肤弄破了之后,又不断地抓挠伤口,或是在伤口上撒盐,如此一来,伤口始终无法愈合。

如今,我们谈论一下这个女人是怎样痊愈的。她所进行的第一件事即为在床上进行某些十分简单的放松锻炼,最大程度的放松,缓缓地将胳膊抬起,接着将双手举起,伸展开来,放松各个手指,而后用力地将双手以及前臂放下,令它们先是慢慢下垂,继而全力加快速度。她尝试着如同婴儿睡觉一般将眼睛闭上,舒缓地、慢慢地、平静地呼吸。通过类似的锻炼,她的大脑加强了对静心放松的印象。如此一来,她就能够非常敏锐地了解不必要的精神紧张。

当她对噪音感觉烦躁的时候,可以非常容易地察觉出自己的身体变得僵硬而紧张;但是当进行完放松锻炼之后,她就会感觉到平心静气。不过倘若有不顺心的事情发生,或是有人说了违背她心愿的话,瞬间,一切锻炼的成果就会立刻烟消云散,她又会变得非常不安,暴躁易怒。

不久之后她认识到,倘若想要痊愈,一定要克服紧张的坏习惯。她还明白了远比第一点更为重要的一点——她务必要明白身体紧张的原因,不然的话始终无法痊愈。她了解到,罪魁祸首即为她对噪音的怨恨心理以及抵触情绪,此外,还包括周围的环境、人以及一切令她“精神紧张”的事物。接着,她决定塑造坚强的性格,踏上健康而幸福的生活之路。她开始努力改变过去固有的印象。如果再听到噪音,那么她就凭借自身坚强的毅力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从而克服对噪音的排斥心理。

为了克服对噪音的排斥心理,她全神贯注地进行身体放松训练。直至自己逐渐喜欢上了此类锻炼,也逐渐喜欢上了一系列更加高级的身体恢复类训练。自然地,她开始了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且培养了明智的爱好,因此她的身体恢复得非常快。她非但享受到了更多轻松自如的感受,而且也享受到了亲身体验训练成果的快感与喜悦。大自然对身体健康常常是有利的,但凡我们不违背大自然的规律,大自然则可以令我们身心健康。

怎样远离精神紧张

伤口的痊愈以及精神的痊愈仅有一个差异,那就是在身体复原之后,身体可以恢复如初。但是精神紧张痊愈之后,每一次运用坚强的意志力将自己从烦恼里解脱出来,那么我们所收获的不只是精神的自由,还包括新的精神动力。

倘若可以怀着正常的心态,深刻地了解精神疾病,那么人可以变得比过去更加坚强。

在女人身上,精神紧张的表现一般为持续地说话。她们一直说啊,说啊,所说的问题大多是与自己相关的琐事,比如说:身体的疾病、内心的忧虑以及那些妨碍自身痊愈的障碍。此类唠叨并非如部分人所想的那般是一种解脱,反而纯粹是浪费精力。不过倘若唠叨被强行制止,那么会造成更大的浪费。而唯一真正有帮助的是,她自己察觉到了唠叨里的紧张因而去“放松”,最后保持沉默。

想要治愈精神紧张,特别是希望真正地治愈精神紧张,一定要认清自己。精神紧张的根源是性格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因此在此方面了解自己的错误是极其必要的。务必要勇敢地正视此类错误,尽己所能,彻底将神经紧张的病根祛除。

如今我们继续讲述两个男人的故事。他们均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以至于生活难以为继。其中的一个人一直对附近的环境、自身的状况、身边的人心存抱怨。任何一件事、任何一个人,除了他本人之外,均为其痛苦的来源。他正是如此一直在没事找事,为自己施加精神压力,直至精神崩溃。就算是偶尔病情好转,那么也是自然规律眷顾于他的结果,而非他自己的努力。

而第二个男人的故事也是一个真实案例,他由于不清楚怎样开展工作,总是感觉精疲力竭,因此外出度假。回来之时,他的代理商去车站接他。代理商将一个坏消息告诉他。听到这个坏消息之后,他并未感觉到害怕,也没有产生排斥心理,身体并未因为紧张而变得僵硬。相反地,他将这当成了一次克服排斥情绪的绝佳机会。他在之前已经学会了放松训练,于是他就尽力提醒自己,让自己变得安静,“听之任之”。他凭借自己的意志力,使精神放松下来,克服了排斥情绪,因此并未表现得十分难过。

代理人十分吃惊,本认为他肯定会精神崩溃的。他询问代理商:“还有别的事情吗?”的确,代理人仍有另外一件与第一件事情同样糟糕的消息。“继续说吧,”这个曾经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说,“将其他的事情一起告诉我吧。”

代理人按照实情告诉了他五件事情,每一件的情况均十分糟糕,令人无比揪心。在倾听每件事情的时候,此人都尽可能地强迫自己克服排斥心理。因此,此种努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让他非常恰当地处理了这些不顺心的事情。

当然,在这之后他花费了非常长的时间尽可能去克服排斥的心理,并慢慢养成了固定的生活模式。他的头脑因此变得比过去清醒,意志力也出奇的坚强,工作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工作上的成功仅仅为小事一桩。神志清醒、意志坚强也均为小事。最为重要的是要感激幸运女神的垂青。在他刚刚度假疗养回来的几个月的时间里,幸运女神好像始终在和他作对,如今已经开始青睐于他了。幸运女神同他作对的那段时间是他所获得的最为宝贵的财富,由于他遭遇到了几乎一切的不幸,此类不幸对于培养他的意志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令他变得更加坚强而有毅力。

这两个男人即为两个反面例子。第一个人不了解怎样对待生活,他本来有机会能够像第二个人做得同样好。第二个男人在努力之下帮助自己走出了精神的囚牢,并且寻找到维护精神健康的真谛。

只不过非常遗憾的是,部分人十分脆弱,无法坚持下去,虽然有机会,也不想学习;发现人们罹患痛苦时不想勇敢地面对,寻求能够帮助他们摆脱精神折磨的道路,无法真正了解这是怎样的滋味。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愿意走自己的道路,而不希望将不良的习惯丢弃。对于那些过去曾精神崩溃的人而言,想要获得永久健康的唯一机会即为,当事情出乎意料之时,则要学会克服排斥情绪所引发的压力。很多轻易痊愈,但是很快又掉入“精神衰弱陷阱”的例子持续上演,均证实了这一点。就是那些痊愈之后一段时间之内均不再复发的人,倘若他们并未养成非常良好的习惯,无法克服身心的压力,则可以发现,他们对自身过度地关照,恐惧只是被暂时地隐藏了起来,背后很可能酝酿着巨大的恐惧风暴。对于某些创伤,倘若医生认为一定要切开的话,那么不管过程如何痛苦,医生一定要自伤口内部开始治愈创伤。仅仅让创伤的表面愈合仅意味着其内部仍旧在腐烂,甚至可能是死亡。在大部分情况之下,精神疾病的治疗也是这样。仅有从内部根治,才可以完全地治愈。有的时候在治愈的过程里要经历巨大的变化,就如同让机器倒转一般。

我最开始提及的那位女人进行了几年时间的放松锻炼,在锻炼的帮助之下,她的头脑获得了平静,克服了排斥心理,彻底恢复了健康。不然的话,她永远也无法办到。

忙碌仅仅是一种感觉而已

一位女人总是无所事事,常常一动不动地坐着,但是始终觉得十分忙碌;而另外一位女人不仅在辛勤地开展工作,她的手头上仍旧有大量的工作等待着她去做,不过她却感觉十分轻松。并非是我们所从事的事情让我们感觉忙碌,而是我们做事的方式,我们对待工作的真正态度让我们感到忙碌。

如今,此类忙碌的感觉给人的大脑以及精神所造成的压力日益强烈。不仅女人,男人也是同样,敏锐地察觉到了它所造成的痛苦。女人所罹患的痛苦相对而言更为严重,这是由于她们并未意识到忙碌感的的确确同她们所进行的事情毫无联系;事实上,完全没有半点联系。

我认识一位女人,她在过去的某段时间里感觉十分苦恼,虽然一整天仅有两件事情要忙,加起来至多只需要半个多小时就能够完成,但她自己却仍感觉十分忙碌。她一直非常渴望休息。在我遇到她之前,只知道坚持工作直至疲劳过度能够令人异常,从未知道绞尽脑汁希望休息也能够令人异常。虽然这位女人看起来像是在休息,但是却从来没有真正地休息过;她可能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在床上躺着“休息”,但是她的思想却始终处于一种能够令所有的正常人都感觉筋疲力尽的紧张状态。

过去,一位朋友告诉她,她对休息的嗜好过度了。她绝对正在遭受着精神紧张的折磨,在恢复健康的过程里,她一定要强迫自己工作,并且让自己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她很多次哭喊着,要求休息,但是事实上,她所需要的并非是休息,而是工作。

她逐渐开展了某些对健康有益的工作。在工作的时候,总是因为工作异常残酷所以哭泣。但是一回到家中,却如同孩子一般开心快乐,而且能够正常地休息,休息得也非常有质量。由于她所忙碌的是一些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的事情,所以她的休息也就变得健康而正常了。她对工作越来越感兴趣,而休息的时间却日益减少,不过休息的质量却越来越好,这是由于休息的目的以及理由十分充实。

如今,她的休息时间与正常人相同,不过她却可以从短时间的休息里获得新的活力。过去,一切的休息仅仅会令她更加渴望休息,会令她陷入过度疲劳的紧张里。不过,令人惊异的是,随着对休息的过度需求的消失,忙碌的感觉也逐渐不见了。

一个女人最需要的是健康合理的休息习惯,需要的是真正的休息,而非紧张的休息或是自我放纵的休息。

另外一个例子是在紧张的状态之下的假休息,故事的主角也是一位女人。每天她都会坚持腾出一段时间来进行休息。她注重怀着她所谓的安静而轻松的心情开展工作。但是她却将家务事弄得一团乱麻,自己显然并未认识到这一点。她认为自己行动灵敏,做事干脆利落,劳逸结合。

就在她自我陶醉的时候,暴风雨即将在她的附近爆发。她太陶醉于自我的世界里,并未意识到暴风雨的来临,更未意识到罪魁祸首即为她本人。她总为家人对自己的苛刻要求伤透脑筋,因疲惫而生了病,患上了慢性疾病。她觉得能够放心地休息了,不过让她感到恼火的是,分明是自己在奔波忙碌,但是其他人竟然因为劳累而满腔怒火。

由于所借助的是虚假的休息,所以在她心里始终压抑着一场暴风雨。倘若这位女人可以敞开心扉,将内心的暴风雨尽情释放的话,她可能会生一场大病,不过这可能会让她睁大双眼认清事实,这样一来,自己就可以更有效果地休息,家人也可以生活以及休息得更加轻松。

猛地一想,这似乎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即为人们在迫切需要休息的同时,竟然始终习惯于紧张的休息,这在近几年的时间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上最大的误区。只不过,细想之下则可以明白,这又是十分合情合理的。无论是我们的工作还是玩乐亦或是我们的生活,都已经紧张了这么长的时间,所以当休息的需求变得急切的时候,则会理所当然地将紧张的情绪强加于休息之上,因此休息也就变得紧张起来。如此一来,“休息”相当于什么呢?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力量呢?又可以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就我在前文讲述的第一位女人而言,休息对于她来说是一个神经日益脆弱的过程。身体虽然获得了休息,但是休息的结果却是走向了坟墓。身体反复地休息,血液循环则会日渐缓慢,最后抵抗力最差的器官则会发生病变。医生好像都习惯性地对疾病本身予以关注,而非对疾病背后产生异乎寻常的紧张感的根源予以关注。除此之外,能够发现,不论是休息过多还是休息方式不当,均会令人产生异常忙碌的感觉;同样的,工作过度以及工作方法失当,也会产生令人感觉异常的忙碌情绪。这两者均会给人带来痛苦。

忙碌感同工作并无丝毫联系

美国人容易得“美国病”,这种事情由来已久,因此我们的后代,甚至后代的下一代均会继承此种忙碌感,并且会因为此种忙碌感遭受深切的痛苦。他们也会清楚地了解到,事实上他们无事可忙。非但男人这般,女人也是同样。在此类情况之下,第一个要关注的即为,切莫将忙碌感同任何的事情相联系;其次需要关注的即是借助积极主动地治疗将紧张感释放出来——正如需要通过努力工作来治愈舞蹈病或者别的精神疾病一样。

对部分女人同人争论之时的情景进行仔细地观察研究可以发现,她们咄咄逼人,强词夺理,无非是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她们几乎不给对方任何讲话的机会,更别提令自己停下来,认真地考虑对方的建议是否正确了。

忙碌感绝对不仅仅体现在工作这一方面,它也会主动地侵入我们的大脑,影响着我们的对话、工作以及思考等各个方面。我希望弄清楚,在我们之间有谁可以心平气和、得心应手地正常调解自己的情绪?大部分人甚至连应当怎样衡量心平气和地思考、工作以及生活都不清楚:心平气和以及间或被忙碌感所充斥,具备着良好的敏锐感,会像赤手将炽热的煤抛掉一样抛弃内心的忙碌感。

紧张的忙碌感会将人体的肌体功能削弱,在借助坚强的毅力培养起合适平静的生活习惯之前,无人可以体会到这点。只不过,我在前文提到,忙碌感可以令人脑以及神经功能削弱的事情,绝非危言耸听,它真的十分可怕。再强调一遍,忙碌感同我们所进行的工作并无丝毫的联系。忙碌里的女人与无事可做的女人均可以产生忙碌感。

然而,有的人会问:“人生时间短暂,但是需要我们去做的工作非常多,难道不会因为时间而产生压力吗?”

答案是会的,的确会的——在正常的情况之下人们均会感觉到时间所造成的压力。正是由于压力的存在,你才能够合理地安排,什么工作最好不做,来尽可能地舒缓自身的压力。

倘若存在两件同样重要的事情,不得不做出选择花费时间先进行哪件事情,那么,余下的另外一件事情则只好让路。倘若因为没有时间做某件事情而担心,那么,原本时间充裕、能够做好的事情也无法做好了。做事情的时候,应当抛弃一切异常的忙碌感。

自然规律对健康青睐有加,而健康则对休息情有独钟——尤其是恰如其分的休息。倘若无法领悟休息的秘诀,那么就要如同向日葵追随太阳一般去寻找它。这秘诀绝对不是虚伪之物——它是天然生成的、是活生生的,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在探寻它的过程里,要特别关注对自己最纯的本性的追寻;反过来,这最纯的本性必然会对我们大有裨益。

倘若希望自休息里收获真正的动力,那么就一定有休息的理由与目的。一定要学会放松自己的神经以及自己的身体,令自己的身体时刻处于舒缓、平和的状态,如此一来,血液循环才可以发挥出最优效果。然而,当身体处在舒缓的状态之时,也一定要有所行动,如此一来,血液循环才可以有效地进行,才能够发挥预期的最大的功效。

最为重要的是,倘若要想明白怎样休息,一定要学会抛弃一切的私心杂念。这非常有难度。最好的办法即为全神贯注地思考一件简单、而又可以令人平心静气、有益健康的事情。譬如说,当身体感觉疲惫的时候,能够休息半个小时左右,来驱除疲惫的感觉。如果你现在正躺在床上,可以想象自己变成了一个经历了暴风雨之后的湖泊,此刻正是风平浪静,湖面如镜般平滑,绿树、沙堤以及夕阳均映照于如镜的湖面之上。你即为此湖,此湖即为你,平静无波,韬光养晦,随时准备着,继续进行工作——继续开展工作,做得比过去更好,更加平心静气。

此外,还存在着一种方式,可以沉寂心态,获取效果更好的休息。想象着自己身处波澜壮阔的大海之上,缓缓地下沉,下沉,继续下沉,最终沉落到安静的海底。大家都知道,无论大海的表面是怎样地波涛汹涌,而海底则是永恒的寂静无声。凭借着想象力将自己载到此地,这即为休息。

令自己身心舒缓,心平气和,不管使用怎样的方法,但凡是一开始,则需要全神贯注地投入。如果各种杂念持续蜂拥而入,那么就让它们进入脑海吧,进来吧,但切勿理会它们。

不要将鸡毛蒜皮的小事无限放大

我知道一位女人,她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因此,她的身体器官遭受到了严重的侵害,她决定要充分地休息。她也正是如此做的,她每天有3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不管是何种方式,她全都通过积极地自我暗示来避免不愉快的感觉,如今她的身体逐渐好转了,能够从事简单的练习了。她十分明白,开始的时候需要加倍地谨慎,不过这样做只是为了获得效果更好的休息,从而让自己的身体恢复得更快,因此,她坚持进行锻炼。如今,她已经基本痊愈了。

为了正常的休息,我们需要一整夜的睡眠。在白天的时候短暂紧张的休息,通常效果不会太好。休息的方式,一般也无法预料,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有效地利用它们。我们还应当培养轻松工作的优良习惯,这绝对会帮助我们适宜恰当地休息。可以正常地休息,才可以正常地开展工作。

曾经有一位富有智慧的女士说:“亲爱的,你不应该将此类鸡毛蒜皮的小事无限地放大。”不管她自己的知识是否渊博,但她所说的这句话的确意义深刻。

正是由于我们有过度地将事情的重要性夸大的坏习惯,才令我们一直庸庸碌碌;正是由于我们有过度地将事情的重要性夸大的坏习惯,才令我们生活得如此紧张。一定要满足于一次仅仅开展一项工作,而且坚持不懈地完成它,接着再继续进行第二件事。如此一来,我们就会非常吃惊地发现,我们竟然可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以良好的心态集中注意力开展工作,是轻松开展工作与充分休息的本源,这是由于,它意味着将所有的私心杂念都被彻底放弃。

工作量越大,生活则会越发地辛苦,那么我们就需要尽力使工作变得更加轻松,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自由。在现在这个世界中,我们正在学习,不过我们可不希望是小学的程度。

生活得越艰辛,那么遭受到的阻碍则会越多,那么则可以更加诚心地学习如何将阻碍转化为机遇——倘若努力不懈,不管境况如何地严峻,那么获得毕业文凭的日子也不再遥远了。在忙碌的生活里寻求自由,在风波之地寻求平和的心,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努力克服所有的困难,坚持不懈地奋斗。想一想这样平静的思想会为他人带来怎样的益处啊!特别是如果一个女人的思想能这般平静,那么在如今,她将会是怎样的与众不同啊!

若女人的思想变得十分混乱,那么真的是最为糟糕的混乱。而如果女人的思想变得平静如水的话,那么自人性的角度而言,此种平静即为最美妙的平静。

让自己学会安静

在弄清楚这点之前,你一直受到世界上其他尘埃的蒙蔽。这一切仅仅是由于你没有很好地分析这个过程。未曾发现过也不理解什么是平静。

你听过一个明智的母亲来到一个吵闹的幼儿园之后发生的事情吗?在那儿,她的孩子正在和几个小伙伴兴奋地玩耍,幼儿园邀请这个母亲一起来度过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这个母亲看到正在玩耍中的孩子都处在兴奋之中,夹杂着几个孩子由于某些愚蠢的小事情争吵的声音,他们的小脑袋里装的都是这些事情,幼儿园是属于孩子的心灵尘埃。接下来这个明智的母亲会如何处理呢?

为了能够让幼儿园安静下来,她会责备孩子们,对他们的吵闹感到烦躁和愤怒,而再次掀起尘埃吗?不,并不是这样。

她先通过让孩子们可以接受的方式引起他们的注意。然后,当把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之后,她让他们安静下来,以便能够“听到一根针落到地上的声音”。

孩子们都对这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第一次,由于有孩子动了一下,使得大家没有听到针落地的声音。这位母亲告诉孩子们安静到能听见针落地的声音是十分有趣的一件事。

第二次也由于受到了一些干扰而没能听到。第三次,孩子们全身心投入到倾听声音上,他们清晰地听到了这个十分细微的声音。他们请求这个母亲再试一次,看看他们能不能再次听到。这次幼儿园里吵闹的声音消失了,这位母亲只是改变了一下游戏的玩法,给他们讲了个故事。这个明智的母亲成功地让幼儿园变得很安宁。

假如想要高兴地生活,并且保持健康,那么依据简单的常识,我们能够把自己当做孩子一样来学会安静,这样我们就会让自己处在光明和温暖之中了。

首先要做的是让身体安静下来。

我们会由于消化不良而感到焦躁不安,因此我们应该吃对健康有益的食物,但是不能暴饮暴食,要吃得适中才行。

糟糕的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会让我们变得焦躁不安,由于呼吸会对血液循环和大脑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增大肺活量,让它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新鲜空气,这样就能够为血液循环提供充足的氧气。当我们平静并且有节奏地呼吸的时候,血液就会平静地流动,就好比把一个渠道打开了,血液能够毫无阻碍地流动,我们的整个神经系统也会逐渐平静下来。缺乏运动会让我们焦躁不安,由于运动会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氧气,防止血液循环变得缓慢,而且血液流动缓慢会让神经系统紧张起来。因此定期的运动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缺少休息也会让我们焦躁不安,我们应该好好地休息,尽量用最好的方式获得应有的休息。不要期望它立刻会完全实现,但是假如能够坚持每天好好休息,我们的身心就会变得健康起来,这样的话,我们心灵的尘埃就落定了。我们在审视生命的时候,就会惊讶地发现,幸福和力量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得以呈现。

现在让我们想一下,如何才能开始下定决心用我们的力量去使心灵的尘埃落定,得到一种平静的心态。我们应该从细小的方面开始做起。通常来说,那些看起来很细小的方面却能导致持久的结果。除此之外,当用微小或正确的方式来达成目标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任何事情都没有捷径,都需要我们去稳步前行。

我们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目的地前行,应该一砖一瓦地工作,直到一幢大楼呈现在我们面前。

但是,现在首先要做的是让心灵的尘埃落定。我们每天用半个小时的时间什么事情都不做。前10分钟会感觉非常无聊,接下来的10分钟会更加无聊,但到最后的10分钟,我们会感觉内心很平静。也就是说,虽然起初尘埃没有落定,但最终都会落定。

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事实,当我们开始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的时候,那些努力就好比是噪音和旋风,要持续一段时间。有些人会说,每天花费半个小时不做任何事情是多荒谬啊!或者说,“大自然都不可能是真空的,我们又如何做到不做任何事情呢?最起码我们的大脑还会思考一些事情吧。”

我能够借用一句爱尔兰的俗语回答这个问题:“放松,假如无法完全放松的话,也要尽量做到放松。”尽量任何事情都不做。当你发现自己在想事情的时候,就立刻抛掉这种想法;当你感觉烦躁,而且一分钟也无法保持镇定的时候,要尽量让自己放松并尽可能安静下来。在开始进行下一步之前,应该用几天的时间让自己什么都不想,任何事情都不做。花半个小时的时间去除内心的杂念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让大脑处于平静的状态

有些人的内心充满了诱惑与抵抗,而有一些人心中充满的都是愤懑,或许我们应该从一天之中拿出半个小时的时间,什么事情都不去想。假如脑海中出现了一些担心,不要去管它。假如脑海中出现了对某个人或者某种情况的不满,也不必去管它。

我知道这些事情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难,但是请记住,每天只花半个小时的时间,这半小时之内任何事情都不要去想。当我们学会了静静地坐着,静静地躺着,任何事情都不去做,就拥有了一些成就了,多数人都能做到这一点。

第二步是花半个小时的时间深呼吸。深呼吸一下之后停一会儿,深呼吸两下,再停一会儿。通过学习怎样深呼吸,我们能够让自己慢慢地平静下来。但这肯定要经过一个钻研的过程,我们应该先学会怎样慢慢地吸气,然后同样慢慢地呼气,并且一直把这种状态保持下去,每一次都要让呼气和吸气的时间持续长一点。

在坚持了一段时间的每天半个小时的深呼吸之后,就会发现我们能够有节奏地(吸气时数5下或者10下,呼气时数5下或者10下)稳定地呼吸半个小时了。尽量让呼吸变得平缓、稳定,用尽量少的力气吸气和呼气。当我们发现怎样不需要很大的力气就能够做到充满活力地呼吸的时候,真的非常让人高兴。每天进行半个小时的深呼吸锻炼对我们养成有节奏的呼吸的习惯是很有益的。一个平稳地有节奏地呼吸对稳定心态很有利。

我们能够一边进行深呼吸一边做运动。先把胳膊缓慢地抬起,再自然地放下它们,停顿的时候,要不带任何紧张地把胳膊放在腿上或者沙发上,有意识地去放松。

上面所有这些都和我们的身体有关系,但我要说的是心灵和道德上的尘埃。体力劳动能够让我们的大脑平静下来。假如我们的大脑焦躁不安,那么只拥有一个平静的身体是没有用的,我们仍会由于愤怒而处在紧张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平静的身体只是一个对大脑的支配产生反应的仪器。努力集中注意力是一个使大脑平静下来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一个人假如集中了注意力,他能够不做任何事情,仅仅是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或者静静地躺在床上或地板上。安静下来,保持安静,平静下来,保持平静。这就是一种集中注意力的方式,也是让我们不想任何事情、不做任何事情的一种方式。

然后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能够把注意力集中于平静的呼吸,让它变得轻柔、稳定,任何紧张感都没有。刚开始,我们应该集中精力放松,不要感到紧张,不要将任何的情绪掺杂其中,让大脑处在平静的状态,就好比一个人正在观察一只离得非常近的鸟,他应该格外小心以防止把鸟吓跑。

集中注意力有一个秘诀。首先要做的就是抛弃一切会产生干扰的事物。其次就是在专注的时候不要带有任何的情绪。事实上,它们是统一的。假如要把一切干扰抛弃掉,那么为了把注意力转移到慢慢抛弃紧张的过程上,我们就会让自己逐渐放松下来。

焦躁不安的心态,充满着担心、不安、抗拒和不满,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愤懑,一遍又一遍地要解决根本无法通过人力能够控制的问题,或者由于帮助已经超出能力范围而不停地抱怨、烦躁、迷惑……这个因为受到内心尘埃蒙蔽而变得困惑、污秽的心灵并不是产生这些情绪的原因——相反的是,这个心灵仅仅是结果。隐藏于心灵后面的贪婪,以及毫无道理地坚持要为所欲为而掀起尘埃的任性是结果产生的原因。

一种平静的心态,一种能够让我们平静地应对紧急情况的心态,指的并不是任性。心灵的尘埃恰恰是人的本性扬起的,这个本性希望并且竭尽全力要做到随心所欲,假如没有达成目标的话就不停地兴风作浪。

我们中的一些人并没有动力开始第一步;我们中的一些人开始或许只是为了解脱,或者是认识到抛弃尘埃我们能够拥有更多的力量,但是,只有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能够顺从于神的意志,期待要将任性放弃时,我们才能做到宁静地生活。假如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不被失败和沮丧打倒,而是从其中学到一些东西,那么我们慢慢就会被光明和温暖包围,我们的力量也会慢慢地强大起来。

遵照心灵的健康常识行事

现在我们谈谈关于从外部来保持身体舒适的话题。一切的安排是如此妥帖——白天我们用来工作,而晚上则是我们休息的时间,因此工作和休息的时间是相等的。并且当我们身体状况好的时候,我们也非常乐意在一天的24个小时之内,只需要睡眠8个小时的时间。人的本能是这样的,它能够在8个小时内让我们在16个小时活动中所损失的能量获得补偿。

每天我们进行睡眠的时间只需要用1/3,而用2/3的时间进行工作和消遣。这一有规律的睡眠是保证休息的强有力的保障。所以,其中的简单常识就是找出怎样自然入睡,怎样获得除睡眠之外本能给予我们的东西,以便早晨醒来时能够头脑清晰,为新一天的工作做好准备。

为了做到自然入睡,放弃一天的紧张,要像婴儿一样真正地入睡是我们应该学会的事情。让我们像婴儿一样进入睡眠吧,在这个表述中有非常多的意义。当我们那样做的时候,人的天性就会复苏,并让我们能够获得新的活力,让我们的生命力变得更加旺盛,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大脑在一天内进行工作和消遣所需的能量;甚至可以说几乎全部需要的能量——由于在一天的时间内,我们仍然会有很多小憩,很多我们需要并且能够让我们获得的小憩。

我们能够非常舒适地坐下来享受一日三餐。悠闲并安静地吃东西让我们的每一餐在获得营养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很好地休息。在吃饭时还要承载着担心、忙碌或者工作的压力,还是把这顿饭仅仅当做一天之中应该要完成的唯一的一件事,导致了疾病与健康两种不同的结果。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并且安静休闲地享用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这比匆忙地进食大量同样的食物要好得多。这是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在一天之内我们有很多固定或者不固定的机会用来休息,以保证身体健康。假如不得不等待,那么我们可以安静地坐下来。不论我们正在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能获得空暇的时间来休息。每个人都能够找到属于他自己的“空暇时间”。假如我们乐意寻找并且使用它们,并且做到理智地利用,那么它们就会很有帮助。

身体是一个奴仆,我上文所写的全部内容都是和这个奴仆有关的。假如主人把仆人逼到了一个仆人不愿意到达,而且他根本到达不了的地步,并且因此陷入必死无疑的境地,那么这个仆人如何正常工作呢?一个聪明的主人会是简单常识的忠实信徒,为了做到以最少的能量做最多的工作,他会训练他的佣人——也就是他的身体——掌握休息、吃饭和呼吸的方法。假如控制身体的心灵与身体作对,用无尽的愤懑和抵抗来让它娇弱的机能受到伤害;精神由于无法做到随心所欲,或者由于能够为所欲为,使自己的私欲获得满足而变得烦躁、沮丧、不愉快,那么即便遵守了全部的能够保证身体健康与力量的外部法则,并且是严格地遵守,你也得不到健康。

如果没有遵照心灵的健康常识行事,那么身体健康的全部常识都是无稽之谈。而且,虽然“健康的体魄中有健康的心灵”要比用充满抵制的心灵去维持身体健康持久得多,但是除非拥有健康的精神,否则健康的体魄也无法保持长久。

谈到有关精神的常识,我们另外找时间多讨论一些。谈到心灵,我们让它允许自己充满抵抗是非常不明智的,而且是非常愚蠢的。

在孩子的教育中,让他们记住保持心灵健康的简单常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教给他们的是思想抵抗的无用和纯净心灵的健康。

假如孩子担心自己的功课,他那是正在抵抗在班级落后;让他知道他的担心会对他的学习产生影响,告诉他怎样把担心放下,他将会发现他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把功课完成,而且也会记得更牢。

通过遵循相同的法则,能够让孩子明白焦虑感只会影响他们的进步。焦虑感有时是产生于遗传性的神经不稳定,应该教给孩子去除这种焦虑感的方法。

但是,当父母本身都没有办法摆脱那种焦虑感的时候,他们又怎样去培养自己的孩子做到聪明地生活,不受那些无用抵抗的困扰呢?对于任何父母来说,不论何时学习都不晚,假如他们都有勇气向孩子承认自己的焦虑感,他们将会帮助孩子并和孩子一起学习。孩子获得了适当的教育,当他们长大的时候,他们会给他们的孩子一个非常乐观的开始——一代一代传下去的是非常大的一笔财富!这能够实现吗?我们当然希望如此。

放弃等待被他人治愈的观念

任何人所具有的某些习惯均会引发紧张情绪的产生,只要此类习惯持续地对他们造成影响,其神经系统则会失去控制,从而引发严重的精神抑郁或者神经衰弱。倘若可以对它们的病根进行仔细地研究,那么病人则迈出了完全改变习惯的第一步,将神经紧张转化为一种精神层面的力量,那么身体疾病则可能好转,甚至可以因此获得永久的健康。

但是,部分人并不对疾病追根溯源,仅仅简单地采取强迫自己休息的方法,从而使身体恢复“健康”,但是仍旧生活得生不如死,而且疾病极有可能复发。

倘若精神痛苦也可以让我们掌握避免精神紧张的方法,痛苦也是具备一定价值的。但是,与之相比,并未遭受精神崩溃的极端痛苦,依旧能够避免神经紧张则为上乘之选。本书的宗旨,即将不良习惯全部指出,并且进一步提出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本书中,会通过列举大量日常生活里的实例来讲解其中的道理。倘若身体器官并未罹患疾病,则毋庸置疑,无论是天生、或者后天形成的,性格缺陷是一切神经疾病的根源所在。倘若大家,特别是患者自己,可以认识并且承认这一点,那么已经踏出了从根源祛除疾病的第一步。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大家因为羞愧心理,不想正视自己的恶习。人们并不清楚,羞愧心理也可能对身心健康有益。缺乏面对能够让自己改变恶习的羞愧心理的勇气,人们则会处于浓雾般的懵懂状态;执拗地相信自己性格坚强,哪怕生病、忍受痛苦,也不想正视自己性格的缺陷,又不像男人一般勇敢面对,融入大自然之中,呼吸新鲜的空气,从而保持精神的健康愉悦,重新获得生活的力量。

若是智慧的人,但凡大略为自己考虑一点,则可以明白进行错误选择是非常愚蠢的,所以他们便会采取行动,来避免错误的发生。因此,一切神经衰弱的根源则可以水落石出。

我们所说的信仰疗法、宗教疗法、精神疗法、催眠疗法、心理疗法以及其他神经疗法,最多只能算是一种精神疏导,是生命长河里的一条支流,无法产生根本的作用,治标不治本。只要对真正的病根有所了解,人才可以把握自己,并且时常保持健康的心态,积极向上,努力发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塑造坚韧的性格。此为永久的治疗方法。

在我看来,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坚强的性格,并且仅有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令我们了解且主动相信,我们所凭借的力量均源于外部,而真正的自我力量的源泉即为尽己所能地减少对外部力量的排斥。

为了不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这就意味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同时仍要保持高度的警觉。不过这么辛苦的确有其意义——它的收获远远大于付出!而且在我看来,精神紧张问题非常地常见,它能够转化成另外一种动力,指导人们的身体比过去所有时候都更加健壮。不过我们一定要努力!我们一定要放弃等待被他人治愈的观念!

品牌:华文经典
上架时间:2016-11-23 14:39:29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本书数字版权由华文经典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