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

书友吧 2评论

第1章 农作物

公元一六七年,即东汉永康末年,我一觉醒来,看见了床顶的纱帐和挽幛的金钩,便知道自己已经变成了曹操,身边摆着一个大箱子,知道乃是前世之物,心中一阵感叹,不觉造物之神奇。

原来,前世的我不知为什么心有灵犀,凭空直觉坚信自己就将来到汉末变成曹操,这种想法铺天盖地,让我无法摆脱,既然无法摆脱这种想法,倒不如提前准备得好。因此便搜集了一些自以为有用之物,以作准备。

箱子里除了一些农业种植的书之外,还有几本数理化和基础哲学书,此外,还有关于钢铁、玻璃、造纸、水泥、陶瓷、农具、采矿这几样工业技术的书籍,另外我还携带了其他一些物品都是三国时代没有或者不够好的,主要是良种农作物,第一种乃是番薯,第二种是玉米,第三种是棉花,第四种是大豆,第五种是花生,第六种是葡萄,第七种乃是甘蔗。最后两种乃是生姜和大蒜。这么多东西加上我自己多年的教育积累的知识,马马虎虎也能办不少事情了。

以上七种农作物,除了大豆,都是三国时期没有或者几乎没有的,葡萄来自西域,番薯玉米和花生来自美洲,甘蔗和棉花则来自南方,大蒜则不知道原产哪里,可以用来治病,生姜则是对付感冒的良药。

三国时代,农作物产量很低,人们虽然已经开始学会耕地,但不会施肥,更加不会轮作,使用的犁也是两牛两人才能操作的重犁,不但速度慢,耕地效率也很低,一直到唐代以后,才出现了一人一牛的效率较高的耕地法。况且,虽然已经出现了简易水车,但能被灌溉的土地依然十分稀少。按当时记载,虽然汉朝实行三十税一的轻税制,而且平均每一个壮劳力有二十市亩(本书的亩有时候是市亩,有时候是公亩,因为不是很关键,我不愿多加解释换算,请大家如果有兴趣自己推算)以上的农地,四口之家还要有三十亩以上的桑地(当时没有棉花,只有丝和麻,所以丝织品是高级奢侈品,很多时候可以拿来当作硬通货使用)和其他田地,这样一户人家,要能够自给自足,过上温饱,不忧冻饿的生活,如果以一家五口计算,则需要百亩以上的田地(其中可以包含大约十亩左右的水浇地也就是灌溉地),生产力是极其低下的。但当时地广人稀,物产丰饶,而且气候温暖湿润(比二十世纪温暖湿润得多),野生动植物繁多,因此,要饿死人也不那么容易。

据我估计,三国时代的水浇地大概能达到亩产一百斤左右,主要用于种植小米(理论上说小米在后世也算是种在旱地,但也需要灌溉,只不过不像水稻那么需要水),也就是黍,也有部分地区擅长种植小麦的,至于旱地,则种植桑麻,略微有些粗粮,也是极其有限的了。不要小看玉米和番薯,这两种作物产量不小,至少能达到亩产三四百斤,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够耐旱,可以在旱地种植,而且有很多秸秆可以利用。番薯藤可以喂猪,而玉米秆可以烧,在三国还没有煤没有石油,烧火需要打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体力,而且这两种作物有一个好处,就是加工简单。今天*米的人们很难想象三国时代把小米小麦去壳乃是一项多么繁重的劳动,一个妇女基本上要把近一半的时间浪费在椿米上(如果她们家吃得起小米的话),而番薯和玉米不需要去壳,而且很容易就可以晒干磨碎做成易于保存和运输的军粮。花生主要用于榨油,食用油可是高级生活用品,大豆可以肥田,而且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所以必不可少,而且豆粕不但可以喂牲口(尤其是喂马极好),必要的时候人也可以吃。

为什么要带甘蔗呢?这是因为甘蔗可以榨糖,古代没有糖吃,唯一的纯糖来源是蜂蜜,所以糖是价格昂贵的超级奢侈品,即使到了大航海时代,砂糖也就是红糖的价格也相当于白银。更重要的是,红糖是消耗品,有着巨大而持续不断的市场需求,用来赚钱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我坐起身来,看见自己正在一张塌上,透过薄薄的纱帐,隐约可以见到外面正跪坐着两位侍女。见到我起来,两人起来对我施礼道:“公子醒了,奴婢这就去请太公。”说着,其中一位侍女慢慢退了出去,另一个则端着脸盆端了一盆水,里面还搭着块丝巾,另外还有胰子。胰子是古时候的肥皂,乃是用猪的胰脏做成,可不是平常人家用得起的。

我见屋中有一面铜镜,便细细的端详了一下自己,看起来是十二岁的样子,正是一个英气勃勃的少年郎。稍稍盥洗了一下,便听到脚步声响,便有三四个人闯进了我这间卧室。当头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见到我,眼眉中充满了喜悦,叫道:“这一回孩儿可要大好了!”

我知此人仪表不凡,气宇轩昂,必是指手划脚,养尊处优的人物,既然叫我孩儿,那他就应该是我此时的父亲曹嵩了。他说我什么“大好”,看来我之前是不怎么好了,便老老实实的跪下来给他磕了个头,道:“父亲安好,孩儿不孝,使父亲担忧了。”

曹嵩只是爽朗大笑,他只有曹操一个孩子,平时爱若性命,这时只见他喜气洋洋,倒像是从心底里笑出来。

我说:“父亲,孩儿有事欲禀明父亲,请摒退左右。”

曹嵩是一个比较容易糊弄的人,并不精明,而且生性颇懒,是标准的纨绔子弟,历史上,曹操很早就当家作主,曹嵩并没有怎么管教过曹操。他说:“阿瞒竟有何事?”

待从人退下,我继续跪着说:“儿昨夜梦见仙人了。仙人见我伶俐,赐我二十卷天书,九品仙种,好教父亲得知。”

曹嵩云里雾里,不知所谓,我见他迷惑,返身从榻上取来箱子,交给父亲验看,他看了看那些简体字的书,自然是一个不识,还问我认不认得,我便说仙人已经给我渡了很多学问,所以看得懂,只是过去一些事情人物,便不记得了。先说自己部分失忆,也免得将来露出破绽不好交代。

曹嵩见到一些自己也不认识的书,和不认识的农作物,并没有什么怀疑,只是十分兴奋,早在几年前,便听说有一个叫张角的家伙得到仙人传授天书三卷,从此治病求神,十分灵验,曹嵩纨绔子弟,交游广泛,出手豪爽大方,所以天下的事情,也很少不知道的。既然有那样的先例,自己的儿子突然在自家床上得到天书,想来也是老天眷顾了,不过人家天师不过有三卷天书,自己儿子却一下子得了二十卷,这老天的眷顾也是多得很了。

趁着他高兴,我便向他提出了几个要求,首先不能把天书和仙种的事泄露出去,其次让他给我一个偏僻农庄,也好让我修身养性,钻研天书里的学问。曹家是大贵族、大地主,名门望族,是沛国的郡望,也就是首席大家族,这沛国谯县(今天的安徽亳州)又是家族的大本营,曹家光在这里就有多达七八处田庄,每一个田庄相当于一个一千人左右的村落。父亲说:“这样也好,你也十二岁了,也该为父亲分忧了。”我又请父亲为我延请名师,指明要洛阳的王越来做武师,请来族中子弟一起伴读,也省得山居寂寞,父亲见我有意学得文武双全,那有什么不高兴的?

把事情交待完,父亲便将谯县中最远的一处农庄安排给我,当然咯,亲父子也谈不上什么你的我的。我抽空问了问身边的侍女,才知道自己此前已经昏迷了好几天,任谁也叫不醒,心中有素之后,便收拾起东西,带了十几个使唤的家奴坐着马车到了谯县野外的归义庄。

归义庄占地约有七十多平方公里,是一个很大的农庄,包括外围大约二十多平方公里的森林,零零碎碎加起来十平方公里左右的水浇地,还有二十多平方公里旱地和一样多的桑麻地。庄中的奴仆约一千三四百人。我来到这个庄园,只见除了有几幢像模像样,给主人家的人居住的小木楼之外,其余都是简陋的草舍,一群群面有菜色的农夫农妇远远的看见有豪华的马车来到庄上,似乎在害怕什么,都躲回了家中。原来此时汉政腐败,农民生活极其艰难,负担很重,一天到晚都有地方官来催缴粮款。除了农税是主人家负担,徭役以及其他苛捐杂税,还是要摊到农民头上,想是这些人怕官得很了。

我并没有多说什么,简单对着出来迎接的管家奴仆们说了几句,让他们以后听我的命令就干自己的事情了。我让几十个农奴在小楼外面围起一圈高高的篱笆,形成了一个二十几亩的大庭院,然后在庭院里种下了那九种作物,并且严密封锁新型农作物的消息。因为种子不够多(有几样不是用种子繁殖,但笼统地这么说吧),所以只占用了庭院的极小部分,庭院里面原来就有一口井,本来是给主人家打水用的,所以也可以用来灌溉。这样忙了几天,把该种的种完了,我便让人聚拢了庄中的木匠铁匠泥水匠还有马车夫们,在庄园里面建造一座小高炉,一座炼焦场,一个打铁场,一个窑场,一座酿酒蒸馏场,以及一个榨油作坊和一个小水泥厂玻璃厂,说是厂或者场,其实都不过是小作坊而已。又命人到附近各县张贴告示,只说曹家重金聘请技艺精湛的铁匠木匠和陶器匠,待遇十分丰厚。好在我从县城带来的钱财颇多,这样挥霍,也并没有心疼。农庄里面没有煤,但有河沙和石灰石,和花岗岩出产,只不过过去一直没有用过罢了。我延请虞人在附近的山里找到了小煤矿和小铁矿,然后命人去挖出送到庄园里来。

到了这年秋天九月(本书中的历法都是按当时的阴历),渐渐的诸事齐备了起来,从附近郡县找来了一百多位优秀的铁匠,一百多个出色的石匠和木匠,也有四五十个陶匠,这些“百工”之人平时地位低下,此时有这样一个贵族不惜重金聘请,一个个感激涕零。在这些人和农庄中原有工匠农奴们的努力下,作坊也一个个建了起来,其中倒是酿酒厂造得最快,早在六月份就酿出了这世界上的第一批烧酒,虽然只是用小米酿造,比起这时代的其他酒,却是仙酿了。水泥也试制成功,不过每天只能烧出几十斤罢了,虽少,但水泥是战略武器,我并不打算出售,只是储存起来,以备日后大用。玻璃也烧制成功,每天能产五六斤玻璃器皿,瓷器也烧成了,虽然粗劣,比起这时候仅有的陶器,却不知美观了多少倍,我命人在谯县开了一个大店,专门出售玻璃和瓷器,一时引起巨大轰动,周围的商贾源源不断。玻璃器的售价相当于等重的黄金,而瓷器价格相当于等重的白银,一时间,金钱浩浩荡荡,总算支撑住了我的巨大消耗。只有高炉颇不好建,但几个月辛苦下来,勉强也算成功,开始出产品质不错的高碳钢,经过锻打之后,就可以变成低碳钢,并且应用了这个时代还没有的淬火技术,使钢的性能大大提升。在这个时代,能有性能良好的铸铁就已经是极了不起的事了,何况是钢?但我不打算出卖钢铁,这等物资,还是自己用的好。

农作物也获得了丰收,我教给农奴们轮作和施肥,增产的效果,抵消了我调动农奴去参加工业生产的损失,总产量只与去年持平。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的确很辛苦,不过慢慢的,大家学会了新技术新工艺之后,我就不必再一个个手把手教了,偶尔提示一下就可以。

至于新的农作物,大多留了种,并没有使用和消耗,唯有葡萄要好几年才成熟,所以进展最慢。而玉米最好,估计明年种下今年收获的良种玉米将有四五百亩,收成将很不错。就算没有化肥农药,亩产也能达到两百多公斤吧,这样一亩旱地就相当于三亩水浇地了。而一平方公里是一万亩土地,光是一万亩玉米,想想产量就已经非常不得了了。

前世看过的三国小说,常常强调土地广大,人口众多,其实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方诸侯的军事动员来说,粮食的总产意义并不大,而能够商品化和作为军粮使用的“余粮”多少,才是战争的经济基础。一家农民,如果刚好吃掉了自己产出的粮食,那么他对于我的战争的粮食贡献就是零,而如果一家农民可以为我额外供养一个士兵的军粮,那就大不一样了。

版权:起点中文网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