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

书友吧

第1章 编者的话

亚洲是什么?是回应西方冲击而建构的近代故事,还是内含古老传承的当代实体?是具有历史与文化的内在同一性的稳定联合,还是依自然之山川形便偶然相连的区域拼接?对于我们自身,它究竟意味着什么?

19世纪以降,中日韩等国都产生了丰富程度不一的亚洲论述,但时至今日,我们对以上问题的理解,是否已有所深入呢?这是值得怀疑的。刚刚诞生的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或许昭示着亚洲现状的离散性,亦预示着我们有必要更郑重地对待上述问题。如果这个倡议是对新秩序的构想,为何不能从历史中寻找丰富这种构想的思想素材?

梳理近百年来的亚洲论述,无法忽略一个人——冈仓天心。“亚洲是一体。”1903年,在《理想之书》(原书名The Ideals of the East)开篇第一句话,冈仓天心以这样一种斩钉截铁、不容分说的方式,给出了关于亚洲问题的核心观点,随即在书中以鸟瞰亚洲艺术全史的气魄完成了他的论证。

一年后,在《觉醒之书》(原书名The Awakening of Japan)中,冈仓天心把视线拉回身边,认为古学派、阳明学派、历史学派从17世纪开始即暗流涌动,是他们最终联合起来为19世纪新生的日本提供思想动力。在这种阐释中,明治维新是运行在历史中的亚洲思想集中用力的现实结果。

1906年,在《茶之书》(原书名The Book of Tea)中,冈仓天心请我们穿过露地,走进茶室,洁心静坐,视线落在一盏清茗之上。这时茶成了最好的介质,把道禅之思化无形为有形,借有形复归于无形,为我们完整演绎了从茶到美、进而至于道的艺术升维过程,“亚洲是一体”居然用茶道亦可以落实。

冈仓天心的亚洲同一论遂通过《理想之书》《觉醒之书》《茶之书》三部作品相互配合完成了体系建构。

西方人为了筹划一个同质的共同体,合谋编撰出了一个漫长的故事,以说服人们相信当下欧美所有成员的祖先之间在时空中存在着关联。所以,不是西方人有多同质,而是那些弥散的西方人发明了“西方人”来互相认同。为了形成与西方这个共同体对等的竞争,19、20世纪之交以风俗习惯、地缘政治或人种的一体性为依据联合亚洲各国是一大思潮,强联系的亚洲共同体和弱联系的亚洲共同体的支持者在中日朝野皆不乏人,这便是“亚洲是一体”的外部思想史背景。然而,风俗习惯、地缘政治或人种的一体性,会随着时代状况的变化而消长起灭。天心的亚洲主义有所不同,他把亚洲一体的根本归结到理念,这种理念是黑格尔式的,也即是无限的(不受外来事物的限定),绝对的(不与外来事物对立),自由的或独立自在的(不受对立事物的必然关系的限定),甚而是文明的尺度。所以天心的亚洲论述今天读来仍有某种兴味,而其他亚洲论述则脱离那个时代后就显得单薄或过时。这种对亚洲、对东方作为人类根本尺度的彰显,而非作为与西方竞争的暂时的集合体或虚应故事,其超越性的力度尤似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如果他的论述对理解本文开头的问题有所助益,那就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重读冈仓天心的原因。

当然,我们不能忘了冈仓天心是日本人,所以书中亦存在基于日本立场的“夷夏之辨”。若深察吾国自宋以降不绝于史的黍离麦秀之叹、荆棘铜驼之悲,当能体会到冈仓天心的苦心孤诣,同时我们也不宜因掌握了他的局限性而自傲于当下的政治正确,只宜借他的局限性反观到我们自身。正因为如此,我们给读者呈现的是一个全译本,并把《理想之书》《觉醒之书》《茶之书》结为一册,让这三部冈仓天心的代表作一次性完整呈现,便于读者对照省览,以把握作者思想的全貌。

最后要说的是,译事之艰不足为外人道也,特别是一个百余年前的日本人的英文著作,时间和空间的隔离刻画出字词的斑驳陆离,无论如何也打磨不出当代的油光锃亮,只得作罢。回头一想,或许这种与当下阅读习惯的疏离,恰可表现出那个时代的特殊语气和神态。当然,若有错讹,文责自负。限于水平,诸多不足在所难免,亦请读者朋友不吝指正,希望未来能有更完美的版本呈现给大家。

在兹

2019年5月

品牌:四川数字
译者:孙莉莉 吴若思 吕灵芝
上架时间:2021-04-14 14:25:03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四川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