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

书友吧 1评论

第1章 心理学

心理学部分,我会涉及一些道家理论,以及临床人格心理学、行为心理学、以及一些实际案例。在东方哲学里,一般是注重人格心理学的模糊概念,以经验规律为主,人格在心理构建中是很重要的部分,而构建这个人格部分的,法律并不是基础,因为法律是由上而下的,而作为人格基础的,是由下而上的部分,通常意义上的道德。在早期西方的研究里,人们普遍认为道德是由社会适应性构成,也就是后期形成的产物,这点和我国的道德与天性相合的观念有所冲突,而在近现代的道德研究中,这种观点有所改变,道德有其确切的人体生理基础,对于生命部分特性的研究中,现代科研通常借助于动物性的试验观察。在对于龙虾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龙虾是有一定的情绪影响的,龙虾并没有宜人性和智慧等因素的影响,其地位构建纯粹依靠力量,而两只龙虾的争斗中,胜利后居于统治地位的龙虾,会昂起前身,张开双螯。这和人类是相同的,而斗败的龙虾会蜷曲畏缩,显示出失去信心的状态,这时候有两点和人类是相同的:在神经化学反应中,胜败的龙虾会显示出血清素的起伏,而一只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龙虾战败时,它的大脑会萎缩,它的统治者的大脑会消失,重新诞生出一个从属者的大脑,之后它可以继续正常的生活。而人体对应这点的,是人脑中海马体的变小,相对应的,是人脑中杏仁核的变大,这两个部分我不赘述,可以在百度科普中了解这两个部分的具体功能。值得一提的是,杏仁核在研究中发现,和自闭症有密切关系。那么,我们要说到血清素。如果给龙虾一支血清素,斗败的龙虾就会重新振作,继续斗争。废话不多说,就直接阐述结论吧:人的人格形成,有很大一部分基于先天的因素,这些因素中,就有人类族群的共性,包括群体性等。而群体性中,有一部分构成了我们最核心的道德观念以及我们的等级制度。这一部分的源头,在于人对于未知事物的反应:人在遇到突发情况,比如突然出现的物体时,会保持静止观察的状态,可能当时被吓到,但第一反应都是整个人的静止,这是因为人被恐惧和好奇种种因素控制了,产生了复杂的情绪反应;而对于这种未知事物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在等级制度中的地位。在远古时期,人居住在火焰附近,或者说更远的时候,居住在树上,在夜晚到来时,黑暗中就可能隐藏着很多恐怖、致命、未知的东西,而在现在,几岁的孩子并不能听懂鬼故事,或者从来没有听过,但是他们对黑暗的害怕都是相同的;在研究中表明,小黑猩猩对于从没有见过的蛇,第一反应是逃远,然后是观察,如果突然遇到一只大蛇,黑猩猩会立刻站住不动,大叫着,仿佛在说,多么大的一条蛇如果你不去干涉,黑猩猩可以站在附近看一整天;蛇对于它们是一个强烈的刺激源:既包含对未知的恐惧,也包括其中的好奇。对于未知的情绪,人类也是一样,而对于未知采取的行动,决定了人最初的差别,这些英雄在获得胜利的同时,也获得了美女,力量,财富等等,这些并不是实实在在的历史,而是浓缩在时间里,凝炼过无数次的一条法则;人们直面未知的黑暗恐怖,可以获得巨大的好处和成长。在龙虾和黑猩猩,以及老鼠的实验中,它们和人类有着很多的共性,而在于等级制度中,也依照这样的法则。在弗洛伊德的研究中,人的具体人格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影响,而这些经历在不断塑造着你的海马体,杏仁核等神经化学因素。未知,黑暗,和恐惧。就像潜伏你的世界之下的混沌之蛇,当你遭遇它时,你就成为了猎物,所以人类会出于本能的对于未知保持静止、紧张的姿态,当这条蛇对你造成伤害时,你就会失去自己精神上的一部分,转化为阴暗,不可控的因素,而人格心理学的临床研究,就在于释放这一部分被限制,扭曲的精神,让人成为完整的人。在中哲的概念里,这样掌控完全自我精神的人,被称为“真人”和未知混沌的斗争,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人们所有的畏缩,逃避,拖延都来自于这条混沌之蛇的注视和吞噬,欲望仅仅是它组成因素里一部分。我们从自古以来,遗传在基因中的远古时期的记忆,就承载着对于它的恐惧,而对抗这种恐惧,成为人的等级制度和道德的基石。第二块基石在于游戏,以后我们会提到。在基因中传承的记忆,也被称为模因理论,把人的思想看作笼罩在一个共性网格中的一点。这一点和荣格的梦境理论非常相似,但荣格的理论更为高深,“最真实之理,潜藏于最不堪之处”这是荣格的一句话。在临床研究中表明,人直视并去接触自己最为讨厌反感畏惧的事物,可以获得巨大的成长和改变;因为这种接触,解放了一部分被未知混沌占据的精神,让人成为更完整的自我。其实各种人格心理学家的研究,都有一个基石:制造出一个能够独立行动的个体;而这个需要我们把自我被外界牵扯限制的一部分收归自我,从弗洛伊德研究中,很多人的心理问题,并不是个体的问题而是家庭的问题。家庭深刻的影响着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塑造之所以很多人把个体作为精神的完全承载者,是因为这样最简单试想一下:你的一只胳膊和你的孩子谁更重?你的一只手和你的父母谁更重要?大多数父母是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去让孩子生存下去的,所以个体的精神并不是简单的构筑于他自己的身体。这也有一个问题,就是诸如理所应当的啃老和恋母情结,而弗洛伊德认为人获得独立性的第一步,就是要摆脱家庭对个人负面影响的束缚,家庭的负面影响,实际上是具有传承性的。我们要取回完整的自我,首先要前往我们的世界崩塌之处,深入黑暗,就像一个勇士和地下城的故事。那么我们的第二个话题就是成功,成功需要了解正面和负面的构成,知己知彼。这里我要谈到人的五大性格特质,在英国的这个研究中,心理学家们收集了可以收集到的几乎所有形容词,然后让大量实验者做出选择,从一到十的数值中确定自我的状态,这些选择中包括开心,开心是一个基础因素,还有喜欢社交等,然后心理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状态的同变性,归纳出人的心理精神状态的基础因素。研究发现,开心的人往往喜欢社交。而难过的人同时也会拥有其他负面情绪,负面情绪是物以类聚的,人在拥有一种负面情绪的时候很容易同时拥有其他负面情绪,而我们拥有这些理论工具,实际上的作用,是帮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在交谈中,往往有两种交谈,你说你的想法,遇到同意的人,你会高兴而去和他交谈,奖励他;遇到不同意的人,你会选择远离,惩罚他。这是日常交流。而治愈性交流,倾向于“怎么样”“你还好吗”“问题严重吗”“你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么”。在性格特质中,有人格的很多方面,比如宜人性,这一点女性一向高于男性,这并非社会性的原因,即使在北欧,女性一样比男性具有宜人性,其中还有职责性,包含了人的勤奋,努力等因素。智力,主要包含创造性等。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倾向和性格,这并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因素在于幸运,你的性情和思想模式是否能和时代与客观环境的条件相适应,所以人的先天人格因素,后天性格因素,是人修行自我,即使是同一个宗教或者学识,也能够成就不同个体的原因。而这其中有一个难点,在于勤奋,勤奋是无法通过动物性研究获取的,因为勤奋某种意义上,是牺牲目前的享受去获取一段时间后的更大收获,这要求个体首先拥有对时间的认识;但是我们可以知道勤劳的人会做什么,以此进行心理构建塑造和行为塑造,勤劳的人,会确立目标,制定策略,用一段时间去执行,这也是我获取知识的一个方式

版权:创世中文网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