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

书友吧

第1章 譯本序

德語作家中很少有人生前像克萊斯特那樣,懷著一顆焦躁的心棲棲惶惶,馬不停蹄,行進在尋找真理、尋找歸宿的道路上,最後竟然飲彈以終;很少有人像他那樣在短短的十年間寫出足以警示世人,傳諸後世的八個劇本、八篇小說、為數眾多的軼事和美學理論著作;也很少有人像他那樣在世時受到百般誤解,死後一百多年才重被發現,聲譽日隆,可在第三帝國時代又被“加冕”為“民族社會主義(納粹)的經典作家”。時至今日,對其定位還是分歧嚴重:浪漫派作家乎?現實主義作家乎?還是超現實主義作家?各個說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有人將其定位於具有現代性的經典作家似乎有更多的道理。

海因裡希·馮·克萊斯特(Heinrich von Kleist,1777—1811)出生於奧德河畔的法蘭克福,來自古老的波莫爾的貴族之家,先人是斯拉夫人,到他這一代,其家族出了十六位將軍,兩名陸軍元帥,可說是為數不多的普魯士軍人世家之一。這個家族還出現了兩名不無名聲的文人。他父親約阿希姆·弗裡德利希·馮·克萊斯特曾就讀於奧德河畔的法蘭克福大學,二十二歲時中斷學業,加入了普魯士軍隊,是七年戰爭(1756—1763)自始至終的參加者,1788年去世時軍銜為少校。父親有兩次婚姻,海因裡希是第二次婚姻的孩子,母親出身下勞齊茨的貴族家庭。

年輕的神學家克裡斯蒂安·恩斯特·馬爾蒂尼是克萊斯特的第一任家庭教師,他認定學生是個“才華橫溢、朝氣蓬勃的少年,遇事容易激動”。十一歲時父親病故,克萊斯特便來到柏林,接受胡格諾式,亦即新教的教育,住在薩摩爾·卡特爾牧師家中。卡特爾是法國移民,喜愛文學,在自己創作的同時還把拉丁文和法文的文學作品譯成德文,後來他又為報紙撰寫劇評,如此環境的熏陶對他最終走向文學創作的道路不無影響。

1792年,克萊斯特尚未年滿十五歲,便秉承家族傳統從軍,進入精銳部隊波茨坦近衛軍團。次年母親去世,他請假回到奧德河畔法蘭克福家鄉參加葬禮,稍事停留,便前往其部隊的新駐地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此時普奧聯軍武裝干涉革命的法蘭西,戰陣中的克萊斯特所顯示出的是對和平的嚮往,在給其同父異母姐姐烏爾利克的信中寫道:“但願上蒼降下和平,我們現在進行無恥的殺戮,讓時間以人性關懷的行動加以彌補吧!”1795年隨著《巴塞爾和約》的簽訂,他的近衛軍團也回防至波茨坦。

作為未來的軍官,克萊斯特整日勤務兵相隨,戎裝筆挺,滿口法語,繁文縟節多不勝數;他對這種刻板的生活厭煩透了,決心擺脫它。他曾向他的啟蒙老師馬爾蒂尼披露心跡:“軍人生活不適合我的氣質”,“軍官是訓練師,士兵是奴隸”,他覺得整個軍團活脫脫一座“暴政的大型紀念碑”;“軍官的責任無法和人的責任統一起來”。1799年他終於獲準離開軍營,一身輕松自不消說。然而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對其貴族臣下退出軍隊一直耿耿於懷,無法寬容。1800年秋,克萊斯特在波茨坦與威廉三世不期而遇,後者所表現出來的傲慢冷酷使得前者得出這樣的結論:“他不需要我,我更不需要他;對我來說找到另外一個國王並非難事;對他來說找到另外的臣僕也是輕而易舉。”此後連續五年,無論是在其私人通信中還是在公文書寫中都不使用其貴族頭銜,表現出他對普魯士王朝的決絕態度。

擺脫了軍旅的羈絆,克萊斯特自以為能夠大展人生的宏圖了。他一心一意所追求的乃是真理,是自我實現,是精神家園。1799年他在奧德河畔的法蘭克福大學注冊,學習法律,兼聽自然科學的課程,要使其“所有的精神力量得到盡善盡美的培養”。此時的他,父母雙亡,由姨媽照顧他的生活。與其為鄰的是哈爾特曼·馮·岑格將軍一家。將軍的大女兒威廉米娜感情細膩,深得克萊斯特的歡心,兩人訂了婚。不過他很快便在內心不安的鼓動下和一個名為路特維希·馮·布洛克斯的朋友一起前往維爾茨堡,此行從1800年8月到同年10月,為期兩個月。克萊斯特曾多次神秘地暗示此次的旅行,但都沒有確切的說明。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開始研究康德哲學,甚至在旅次要姐姐把康德的書寄來。

維爾茨堡之行前他就打算建立家庭,找個穩定的職業。10月底他來到柏林,在普魯士稅務工商部得到一份差事。可他對普魯士官僚機構的官僚作風實在無法適應:“對付這樣的差事我太笨,我厭惡這份使我通向幸福的差事。”一年後他放棄了公職,要前往法國,在那裡教授德語,完善他的法語,向法國人介紹德國最新哲學,也就是他那時熱情投入的康德哲學。

康德哲學的偉大之處就在於把人置於研究的中心,試圖解析人所特有的認知、行動和判斷的三大能力,並探索了在實現人的真、善、美三大目標中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和局限性。這實際上既關係到人的本性,也關係到人和周遭世界的關係;既關係到“人類頭頂上運轉的星球”,也關係到“人的內心世界”。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物自體”在時空之外,是不可知的,作為先驗存在的理性沒有認識作用,只起調節作用。這對克萊斯特有很大的影響,很多時候他便“感性”、“直覺”掛帥,試圖以此來消除假象所造成的混亂,並得出結論說,“世上無法得到真實”,這使他甚至達到“懷疑一切”的地步,這也即是他的所謂“康德危機”。為克服“康德危機”,他於1801年4月開始了巴黎之行,陪他上路的是他酷愛旅行的姐姐烏爾裡克,後者女扮男裝,以防不測。

此行第一站是德累斯頓。克萊斯特在參觀藝術藏品時表現出極高的鑒賞力,他在拉斐爾那幅聖母像前駐足凝視,長達幾個小時。本來他鐘情於科學,而今萌動著向藝術的轉向。1801年7月他們到達巴黎,此前他還受到盧梭的影響,認為社會的人是惡的,自然人是善的,贊揚文明前的社會。下車伊始,他便學著盧梭的口吻說巴黎是惡的。他在巴黎來鴻中詳盡而富有戲劇性地描述了巴黎的社會生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亦可看成他文學創作的發端。在他給未婚妻威廉米娜的信中表達了他要響應盧梭“回歸自然”的號召,隱居山野,老婆孩子一起務農的願景。姐姐反對這樣的規劃。11月底他們離開巴黎,來到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姐弟二人在此分手,克萊斯特前往瑞士的巴塞爾和伯爾尼。在伯爾尼他曾造訪一個名叫朝克的年輕朋友,他家門上有這樣一首小詩引起他的注意,也深深感動了他:“我來,不知來自何地/我在這裡,不知我為何人/我去,不知往何處去/可我還是這麼快樂,這令我訝異。”克萊斯特覺得這是他當時心情的寫照。

1802年4月初他來到瑞士圖納爾湖的德洛西島,開始創作他的第一部戲劇《施洛芬斯坦一家》。千呼萬喚,威廉米娜就是不來小島與他團聚,這位將軍的千金無意於“山野農婦”的生活。5月20日克萊斯特寫信,與她解除了婚約。隨後克萊斯特來到柏林,潛心鉆研康德哲學。1803年初他來到魏瑪,在曾以德國第一部教育小說《阿迦通的故事》而聞名的維蘭德(1733—1813)家裡勾留數個星期,後者盛贊他撰寫有關諾曼人《羅伯特·吉斯卡特》悲劇的計劃,說是“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莎士比亞加在一起所創作的悲劇才能頂得上這部悲劇”,並認定他是一個“杰出的天才”。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克萊斯特並沒有完成這部劇作,所留下的僅是五百詩行的殘篇。克萊斯特對維蘭德視之若父,不過很快便從他家落荒而逃。原來維蘭德十四歲的女兒露易絲愛上了“神奇的克萊斯特”,若干年後,露易絲坦承她那時經歷了“初戀的痛苦”。

1803年,克萊斯特在萊比錫短暫停留,其作品也開始在瑞士出版;7月至10月他和朋友菲爾一起旅行,一路遊覽了伯爾尼、米蘭、日內瓦,最後二進巴黎。他從巴黎來到法國北海岸的濱海布洛涅,試圖從這裡和法國拿破侖軍隊一起登陸英倫,可他並沒有如願。普魯士的特使敦促克萊斯特回國,1804年初他來到美因茨,身心俱疲的他經過五個月的療養得到恢復。此後幾年的生活人們不甚了了,所知道的是,他曾反覆出現於巴黎,還曾在科布倫茨做過木匠活兒,賺取生計。這期間他還在寫作,戲劇也曾上演。

1807年初他從柯尼希堡來到柏林,不意被法國人當作間諜逮捕,遣送至法國,關進拘留所,享有一定自由,得以繼續創作,7月被釋放。他在德累斯頓生活了兩年,但和朋友開家書店的計劃沒有實現,這時他決心做一名自由作家。1808年1月和友人亞當·米勒創辦藝術雜誌《菲布斯》,他的劇本《彭忒西利亞》若干章節和小說《O侯爵夫人》都是在這個雜誌上發表的,可保守的讀者對這兩部作品有反感,一年後雜誌停刊。他曾想接近以歌德為首的魏瑪圈子,然而他的喜劇名作《破甕記》由歌德導演在魏瑪上演,遭到失敗,由此他對魏瑪也敬而遠之。

1808年年底,劇本《赫爾曼戰役》完成,他似乎為那些準備舉行反拿破侖起義的愛國者所接納。1809年他在波希米亞、奧地利和奧德河畔的法蘭克福幾個地方周遊,曾計劃創辦具有反拿破侖傾向的雜誌《日耳曼尼亞》,但沒被批准。1810年起在柏林生活,主辦《柏林晚報》,抨擊普魯士當局的顢頇無能,宣揚反拿破侖起義的愛國思想,該報是當今《德國日報》的先驅。

克萊斯特生活無著,堂姐瑪麗·馮·克萊斯特雖然從普魯士王后那裡為他爭得一份年金,但為數太少;姐姐們將他看成是無用之人;而立之年仍是孑然一身,個人生活失敗;國難當頭,看不到任何希望;作品未受重視,劇本很少有演出機會;一直追尋真理真相,到頭來茫茫不見。正如斯特凡·茨威格說的,克萊斯特處處無家,四海為家;窮其一生都在追逐,都在逃遁,氣喘吁吁,心力交瘁,痛苦萬狀,最終走向了深淵。1811年11月21日,他將手稿和信件付之一炬;理好發,將費用付給理髮師,把備好的禮物送給房東,也算清了喪葬費用。一切都打理停當,他和患有不治之癥的亨利愛特·福格爾一起來到郊區的萬湖,舉槍自殺。生前連連遭遇失敗,自殺卻是順利成功。

歌德和席勒所代表的德國古典文學追求的是“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溫克爾曼語),歌德甚至將這一對古希臘藝術的論斷擴大為對古希臘人和社會的指稱,也就是說,不僅是古希臘藝術應該成為現代的典范,而且古希臘人和社會的關係也應成為現代的榜樣。那就是自然與人為,存在與應該,感性與理性的和諧統一。而這種和諧統一在現代社會和現代人身上已經消失殆盡。而海因裡希·克萊斯特正是和諧統一喪失殆盡的現代人。

特別是進入18世紀以後,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法國大革命以後平等、博愛、自由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的主體性和自主性成了中心,神對人的神聖性逐日消減,壓制個人利益的說教漸漸為個性的張揚所取代。山雨欲來,危機感加重。藝術上的完整統一與工穩和諧漸次讓位於大開大合,短暫,過渡,偶然,矛盾,分裂和斷簡殘篇。

克萊斯特短暫的一生在茫茫急急中度過,像是沒有安頓的時刻。他的內心充滿矛盾和分裂,一如他作品中的人物。他退出軍界,與家族傳統決裂;進一步又退出公職,都因他無拘無束的個性而無法容忍程式化的生活。在他那裡,主體與客體,主觀與客觀出現了巨大的裂痕,導致作家心靈的破碎。與歌德相比,歌德出身市民,可他“完整統一”,穩步向前,後來甚至官至宰輔,被封為貴族,他可說是一個“富貴忙人”;克萊斯特,出身貴族,所追尋的是另外一種生活,最後窮困潦倒。現代人並不是那麼容易做的,尤其在社會轉型初期。德國古典文學也寫危機,像歌德的《威廉·麥斯特》中的麥斯特就曾遭遇重重危機,然而危機僅是“成長的煩惱”,是暫時的,是會克服的;而在克萊斯特那裡,危機是固有的,持久的,常常是以絕望、幻滅、發瘋乃至毀滅來探底。歌德筆下的“維特”也是具有一定現代色彩的人物,然而歌德筆下絕不會出現O侯爵夫人,她不婚而孕,卻要登出尋找其子的父親的廣告,其主體性和自主性可謂登峰造極。德國著名的日耳曼學者、作家、克萊斯特專家庫爾特·豪豪夫(Curt Hohoff,1913—)認定克萊斯特是德國“第一批現代作家之一”,盡管他也受到浪漫派的影響,有著現實主義的成分。德國著名的文論家漢斯·邁耶爾也將克萊斯特的作品納入現代派文學之中,說他的作品早在霍夫曼·斯塔爾、普魯斯特或馬克斯·弗裡施之前就表現出現代的特征。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影響的擴大,也使得德國文學批評界從實質上關注克萊斯特的現代性問題。20世紀80年代不少學者試圖從歷史哲學、認知理論、心理分析、女權主義、詩學角度來分析克萊斯特的作品。

納粹善於尋找依托、根據和支撐,尼采的“超人”說和“權力意志”曾為其歪曲與利用。有的論者,比如克勞斯·曼,托馬斯·曼之子曾指出,尼采如有在天之靈,他會提出抗議的。因為尼采主張歐洲文化的源頭在古希臘,在地中海;而納粹卻認定在北歐,竭力推崇北歐的神話和傳說。在基本點上納粹和尼采存在著根本的分歧。在第三帝國時期,克萊斯特也沒有逃脫被歪曲利用的厄運。他的三個劇本《羅伯特·吉斯卡特·諾曼公爵》、《洪堡親王》和《赫爾曼戰役》,被認定是“德意志本質的完善的表達”,特別是《赫爾曼戰役》,國防軍人手一冊,以鼓舞士氣。無論怎樣歪曲,無論怎樣吹捧,都無改他是具有前瞻性的偉大戲劇家和偉大小說家的本色。

《米歇爾·科爾哈斯》是中篇小說中的傑作,講一個馬販子為官府所逼,嘯聚山林,劫富濟貧,聲勢愈來愈盛,官軍奈何他不得,在馬丁·路德的調停下接受了招安,最後被判死刑,類似中國的《水滸傳》。《O侯爵夫人》沿用了西方文學中這樣一個母題:在睡夢中抑或在昏厥中懷孕。O侯爵夫人本是一位賢妻良母,丈夫死後矢志守節,樂天知命,以琴棋書畫自娛,不料戰爭給她帶來極為奇特的命運:不知而孕,得不到父兄的原諒,被逐出家門。然而她有著清醒的自我意識,強烈的獨立精神,堅信自己是清白無辜的,面對社會的非難,她滿懷驕傲地走向獨立生活的道路,以登廣告的形式公開尋找即將出生的孩子的父親,用這樣奇特的方式向社會提出挑戰,充分表現了她獨立的人格和高度的尊嚴,可說是婦女解放的先聲。《智利地震》講一對門戶不當對的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男女主人公躲過了天崩地陷的自然災難,卻慘死於受神父教唆的暴民的亂棍之下。“神性”戰勝人性,人禍猛於天災,在這裡表現出對教會的否定。《聖多明各的婚約》寫出黑人反抗殖民統治的史實,也在一定程度上沖破種族藩籬,歌頌了不同種族之間的愛情,但總使人有種這樣的印象:他站在“善良正直”的白人貴族的立場,沒有完全脫離種族偏見。當然對生於二百年前的克萊斯特也不可有過多的苛求。《決鬥》是根據中世紀編年史中所記載的一個傳說寫就的,這是一個兄弟相殘的故事,最終體現了善良戰勝殘暴,正義戰勝邪惡的主題,情節離奇,很有可讀性。《聖凱茜麗或音樂的魔力》是受到馬提亞斯·克勞迪烏斯(1740—1815,德國詩人)所講述的四個瘋兄弟的故事的啟發寫成的,其中對音樂的感受描摹得極為出色。克萊斯特極富音樂天賦,當年駐扎在波茨坦時,他曾跑出軍營,和朋友一起組成樂隊,他吹黑管,沿街放歌,卻也能夠糊口。篇幅較短的《棄兒》和《洛迦諾的女丐》也都有有趣的故事,內容就不在這裡一一贅述了。

克萊斯特的小說故事性強,善於設置一個又一個懸念,情節發展極其自然,既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波瀾起伏,引人入勝,不看個究竟便不忍釋卷,這和其他多有哲學思辨的德國小說大異其趣。

譯者

品牌:中图公司
译者:袁志英
上架时间:2021-03-10 09:33:07
出版社:联合电子出版有限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图公司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