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

书友吧

第1章 斜杠的前提,是你足够专业

厉害的人,都具有多元思维模型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贫民窟出生的主角贾马尔为了找到并救回自己心仪的女孩,参加了一档答题赢大奖的节目,这么一个从小失去母亲,缺乏教育机会的男孩儿,却意外打败了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获得了终极大奖,成了一名从贫民窟出来的百万富翁。

这样的故事多少具有传奇性,但故事的情节设置却非常巧妙。

主持人问的第一个问题是,1973年的动作电影《囚禁》的主演是谁?

这个问题对于贾马尔来说一点儿也不难,《囚禁》的主演是他小时候的偶像,他还曾为了要到偶像的签名而掉进了粪坑。

当主持人问到第三个问题“教义中描述的罗摩神,他的右手里握着的是什么”时,贾马尔回想到多年前,母亲死于宗教冲突的那一天,逃跑过程中,刚好看见一个打扮成罗摩神的小孩儿,他驻足了几秒,打量了下对方的衣着首饰,发现对方右手里握着弓和箭。

自然,这个问题也答对了。

这些问题当然不是贾马尔在书本上学到的,而是一路流浪生存的收获。

贾马尔一路过关斩将,观众也好,主持人也好,都怀疑他提前知道了题目。但事实是,正因为贾马尔没有受过教育,流浪过很多城市,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才比只待在实验室的科学家更能从容应对复杂的世界。

其实人生何尝不是一场答题通关游戏,不是你学了一门专业,就会在职场、生活中遇到自己擅长的问题。反而,你会越来越意识到,只学自己的专业,是根本无法应对自己将要面对的事情的。

因此,我们需要具有“多元思维模型”。

什么是多元思维模型?

巴菲特的黄金搭档和“秘密武器”,同时也是著名投资人的查理·芒格,曾在《穷查理宝典》中提出“多元思维模型”。

所谓的多元思维模型,就是掌握多种学科的重要理论,并自如地运用它们。

他认为:“你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它们——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

“大多数人都只使用学过的一个学科的思维模型,比如说经济学,试图通过一门专业学科来解决所有问题。就像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这是一种处理问题的笨方法。”

“你需要的是,在你的头脑里形成一种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有了那个系统之后,你就能逐渐提高对事物的认知。”

真正大师级的投资人,往往“不务正业”,涉猎多个领域,在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值得投资时,他们不会简单地用投资模型来决定,而是往往会加入其他学科的模型。

譬如查理·芒格会在谈论投资的安全边际时,用到工程学的“冗余思维模型”。工程师在设计桥梁时,会给它一个后备支撑系统以及额外的保护性力量,以防倒塌——投资策略也应该如此。

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复杂无序、不可预测的,包括商业,包括投资,包括人生。但你掌握了一种思维模型,就拥有了一条解开谜题的线索,当你掌握了另外一种思维模型,也就拥有了第二条线索。你拥有的思维模型越多,你离谜底和真相就越来越近。

01

为什么要拥有多元思维模型呢?

如果你曾做过公众号,请教过一些所谓的“专家”提高阅读量的方法,那么得到的答案无非是:对热点反应要快,取个吸睛的标题,懂得煽动情绪促进转发,具有审美价值的排版,拥有统一视觉标识的封面图……

但你会发现,即便你的文章都具备了这些要素,也无法成为爆文。

你看一些不按套路出牌、画风清奇的公众号,没有任何一条符合以上的标准和要求,甚至可以称为反面教材,如佛系追热点(几乎不追),冷淡的标题(你爱看不看),灾难般的排版(卖相难看),没有配图(对的,像极了高中时代的作文)等。

可结果呢,不仅阅读量可观,读者黏性也非常高。

而且这些公众号,是我在众多公众号中唯一置顶的几个,因为这些公众号输出的想法和观点,是我在其他公众号上看不到的。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些堪称“反面教材”的公众号,反而比一般的公众号阅读量要高?

公众号,做到最后,拼的到底是什么?

是文笔和写作技巧?是谁追热点追得更快?还是捉摸不定的“网感”?

统统不是。

做内容,做到最后,拼的是两个字:认知。

同样追热点,当你好不容易修炼出2小时就写完的绝技,有人半个小时就能排完版发出;你绞尽脑汁想出的绝妙标题,结果前脚推送后脚就有更绝妙的标题出现在你的订阅栏中;终于习得煽情绝学,却发现,完了,读者不吃这一套了,后台留言全是在骂你制造焦虑……

文笔可以模仿,追热点速度可以提高,“网感”多刷刷手机就有,唯有认知才是无法被轻易超越的高峰。

而认知源于什么?源于多元思维模型的独到见解,生活阅历和专业领域的相辅相成,以及高屋建瓴的视角和高度。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是一名产品经理,恰巧又“不务正业”,在工作时间以外还研究点儿心理学,那么当你在做用户调研的时候,你就知道最好的调研不是看他们填写在问卷上的内容,而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让他们打开App,观察他们的行为轨迹,因为一个人无意识的行为才是最真实的反应。

如果你是一名书封设计,除了知道如何使用各种各样的设计软件以外,还能懂得一些色彩与心理,那你就知道什么样的颜色能够在一排书架中脱颖而出,第一眼就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不仅让书封具有审美价值,同时也具有商业价值。

你看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存在那么多的Tony老师?难道是技术不过关?恰恰相反,是因为他们长期专注于技术的提升,而忽视了审美的重要性。

我去做头发最怕的不是那种说“这个我剪不了”的发型师,而是那种只要你拿照片给他看,他都说“可以做”的发型师。

他们忽略你的脸型、五官特点、潜在诉求等重要因素,对客户的要求唯命是从,生搬硬套照片上的发型。

譬如一个人脸大,想剪个齐刘海遮脸,表面上好像是要剪齐刘海,但实际的诉求是遮脸,那么齐刘海是不是个好的选择呢?未必,如果发型师懂得美学知识,就可以在前期的咨询沟通中提供显脸小的多种方案,譬如剪个龙须刘海,或者剪个斜刘海……

所以说,多元思维模型才是屹立不倒的护城河,你的不可替代性,正是源于多元思维模型构建起来的难以模仿、超越的多维度竞争力。

02

如果你看过几部武侠小说就应该知道,真正的武林高手都并非单单擅长某个门派的武功和心法,而是机缘巧合之下,把江湖上各门派的武功都学了一遍,然后融会贯通,自创武功心法。

先说郭靖,虽然不算是天赋异禀的人才,但也算是后天努力型选手。他不仅会贴身的蒙古摔跤、周伯通传授的空明拳和左右互搏,又学会了降龙十八掌,还得黄药师真传学会了弹指神通。

而杨过呢,也是一名典型的“杂家”,他继承了古墓派的武学,习得了欧阳修的绝学蛤蟆功,除了精通玉女剑法、全真剑法,还得洪七公真传,对打狗棒法也了如指掌。

每个门派的武功都有其短板和盲点,只有了解各个门派的精髓,取长补短,才能成为数一数二的高手。

所以武林高手的一招一式中都藏着各个门派的影子,只有掌握了各个门派的武学精髓,才能在后期融会贯通,自成一派。

职场中也是如此,工作岗位虽然分工明确,但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复杂问题所需要的思维模型却是多元通用的。

举个例子,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只拥有产品思维是远远不够的,他还要具备营销思维、心理学知识和数据思维等多元思维模型。

之前听到过一位前腾讯高级产品经理的分享,她用谈恋爱来诠释产品和用户的关系。低段位的人,只会铆足劲儿追求对方,结果往往是被拒绝。中段位的人,懂得投其所好,先了解对方再对症下药,成功率当然大大提升。而高段位的人是怎么做的呢?她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让别人不自觉地被其吸引,主动靠近。

再举个例子,市面上大多数陌生交友软件,都把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作为重要依据来推荐匹配度高的人,这一机制的底层逻辑是:两个人会因为共同感兴趣的事而互相吸引,产生好感,拥有的共同兴趣爱好越多,就越匹配。

但是,两个人真的会因为对某样东西都感兴趣而互相吸引吗?还是会因为共同讨厌某样东西而彼此吸引呢?

两个人会因为共同喜欢一个明星而有话聊,但更会因为共同讨厌某个明星、某样食物而惺惺相惜,这在心理学上叫作“共谋”。

这颠覆了市面上大多数交友软件存在的底层逻辑。

所以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只拥有产品思维是不够的,你还需要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一个对人性有深刻洞察的产品经理才是一个好的产品经理。

武林高手都是先学各个门派的精髓,再融会贯通自创武功心法,而职场高手往往都是跨界思考,用多学科的知识从容应对特定领域的问题。

03

之前看到一个财经博主对房价的分析,他说,除了北上广深,那些新一线城市的房价在未来几年也会快速增长,如果有条件,不妨多入手几套重庆、武汉的房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他阐述了一个事实,那些来到北上广深的外地人,能够买房定居的其实只是很少一部分,那在北上广深买不起房的年轻人会去哪儿呢?

答案就是:新一线城市。

这里工作机会虽然没有北上广深多,但是比家乡的四五线县城要好,不管是基础设施,还是配套的精神文化消费,都更符合年轻人的需求。

作为一名非经济学人士,我不敢妄自评论这个结论的正确与否,但很多财经博主,会从很多专业角度分析房价,而这位博主,却另辟蹊径,从人口迁移的角度分析房价。

我们常常陷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就像一个挑食的孩子,只大口吞咽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信息,而对其他信息视而不见。这样会导致我们对自己的盲点一无所知,从而做出错误决策。

乔布斯为什么一生能够颠覆六大产业:个人电脑、动画电影、音乐、移动电话、平板电脑、数字出版,没有受困于非连续窘境,而是一次又一次地进入第二曲线呢?

你可以说他是天才,也可以归功于他独到的商业嗅觉。

但如果你略微了解过他的生平,就应该知道乔布斯在大学期间对宗教、哲学特别痴迷,几乎把那个时代的佛学书籍都读了一遍,如《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宇宙意识》《突破修行之物质观念》《动中修行》《禅者的初心》等。

这个看似不相关的研究,对乔布斯之后在商业上的决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再分享一个小故事,在研发iPod的时候,当时负责这个项目的团队想要做一个体积更小的播放器,他们希望把屏幕的面积变小。

乔布斯却突然问:“我们为什么要这个屏幕呢?为什么不把这个屏幕去掉呢?”

其他人都愣住了,觉得怎么可能不要屏幕呢?iPod里装了那么多歌,难道不需要屏幕来选择到底听哪一首吗?

乔布斯却说:“既然这些歌是你已经从计算机里下载到iPod上的,就已经是你喜欢的了,你就随机播放嘛,为什么需要再选一下呢?”

正是因为这个洞悉本质的决策才有了后来的iPod shuffle,让iPod占领了74%的市场份额。

乔布斯之所以每次都能直逼事物本质,与禅宗讲究“简单”和“趋于直接”有关。因此,“极简”成了苹果公司设计的核心。

不仅是iPod shuffle,苹果公司很多产品都能看到极简的影子,譬如MacBook Air没有光驱,但这并不影响我使用它,反而觉得它轻薄便于携带。

我们经常讲战略思维和商业洞察,这些看起来玄乎其玄的事物,其实离不开多元思维模型,你掌握的学科知识越多,越有可能从复杂的事物中抽丝剥茧,抵达事物的本质。

贝佐斯也曾利用物理学上的“第一性原理”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他曾在演讲中说过:“人们经常问我:未来10年什么会被改变?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普通。但从来没有人问我:未来10年,什么不会变?在零售业,我们知道客户想要低价,这一点未来10年不会变。但他们还想要更快捷的配送,他们还想要更多的选择。”

贝佐斯之所以能反向思考,正是得益于物理学上的“第一性原理”。

什么是第一性原理?简单来说,就是那些最基本的、最硬的、存在度最高的存在,其他东西则是在第一性原理上派生的、更软的、更易变的东西。

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在变,如果我们一味追逐那些不停变化的东西,反而会丢失方向。而贝佐斯因为运用第一性原理,排除了竞争对手、外界的评论等干扰,找到了战略方向。

乔布斯曾说过:“如果一个人只有商业视野,你做出的产品就会特别局限,所以一定要有跨学科视野。”

“术”业有专攻,但“道”却是融会贯通、互为联系的。如果你仅仅学习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那未来某天遭遇降维打击的不是别人,就是你,而最终胜出的,都是那些具备多元思维模型的人。

不懂复盘,再努力也没用

之前看到网上一个段子:在一个公司里,老板最应该开除什么样的员工?

第一种是不聪明不努力的员工,第二种是不聪明但努力的员工,第三种是聪明但不努力的员工,第四种是聪明且努力的员工。

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开除不聪明不努力的员工。

但答案其实是第二种,不聪明但努力的员工。

仔细一想就会明白,第一种不聪明不努力的员工顶多是不给企业创造价值,但至少做得少犯错也少。最害怕的就是不聪明但努力的员工,一天到晚瞎忙,关键是不仅不能创造价值,还经常会把事情搞砸。

其实,在工作中也会有不少这样的人:做事不讲方法,拿到手上就着手做,别人半个小时做完的事情,他用半天都没做完;在同样的坑里跌倒过几次,新的错误不停地出现,旧的错误也没改;除了从新员工熬成了老员工,经验、技能毫无长进……

他们以为工作中努力就可以升职加薪,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如果你身边也有人表现出以上的特质,那可能不是他不努力,只是他缺少复盘力。

01

什么是复盘?

复盘其实是个围棋术语,在围棋比赛结束后,棋手往往会对之前的对局进行一次复盘,在脑海中或者棋盘上将棋子重新摆放好,思考对方的路数和自己的破法。

一个一年下2000次棋的棋手,和一年只下200次棋但每次下完后会花更多时间进行复盘的棋手,谁的成长更快?

答案肯定是后者。

前者努力的方式更像是业余棋手,盲目练习,用了很多精力但是没有效果;而后者更像是专业棋手,懂得刻意练习,往往事半功倍。而复盘就是棋手提高自己棋艺水平的刻意练习方法,比起每天只知道和对手下棋的人,懂得复盘的棋手能够更快速的成长。

工作和下棋一样,也需要刻意练习。

柳传志首次将复盘引入了工作中,他有一套自己的复盘方法,叫作PDF环。P代表Preview,指沙盘推演。在做事之前,把这件事情在脑海中预演一遍。D代表Do,指做的过程。因为有了预演,所以能够胸有成竹地做事。F代表Fupan,指复盘。把整件事的发展历程再在事后复盘,对比目标和结果,看看是否有更优化的方案。

我在此基础上加以概括,所谓的复盘其实就是事前预估、事中偷懒、事后反馈。

事实上,复盘就是职场人实现进阶的刻意练习,一个懂得复盘的人拥有成长复利,能够在工作、生活中快速迭代。

02

如何复盘?复盘具体怎么用?

工作中,有的人会发现自己大部分时间做的应急式工作,都是紧急而不重要的事情,回邮件、回复后台消息、整理运营数据、给某个同事发资料、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

你要是问他,哪件事情可以延迟做、哪件事情可以舍弃不做、哪些事情可以标准化,他可能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一个任务到来,他的习惯是拿到手上就开始做,中途如果有其他事情插起来,他又会停止手头的事情,去忙新来的任务。

当你问他要结果,对方往往两手一摊,说我很忙啊,好多工作,但是都没做完……所以,他们工作的时候看起来很忙,却不出活。

聪明地做事和埋头做事之间差的就是复盘。

1.事前预估

在下棋的时候,棋手往往会在脑海中提前预演,如果自己下某步棋,对手可能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甚至能够提前预想到5~6步之后可能出现的局面,从而将棋子落在对自己最有利的地方。

《策略思维》一书中提供了一种行动方法——向前展望,倒后推理。即在你做出行动之前,在脑海中推导自己如果采取某种行动,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再根据想要达成的结果,调整自己将要采取的行动。

在工作中也是如此,懂得复盘的人做事之前总是提前想一步甚至几步。

同样是领导交代的任务,有的人什么都不问就埋头开始做了,而有的人会问清楚,这个东西用来干什么?大概什么时候要?确定老板的期望和想要达成的效果之后,才采取行动。

如果领导交代的任务是让你做一份PPT,前者因为根本不知道PPT是用来做什么的,也没有提前预估做PPT可能会用到的时间,做到一半才发现根本完成不了,第二天马马虎虎发给领导,结果领导发现PPT根本就不能用。

而后者因为知道这个PPT是明天见客户提案用的,那么就可以知道这个任务不仅重要而且紧急,预估自己一个人可能完成不了,就会请上司多派一个人,大家分工合作,当天晚上就交到领导手里,然后再根据上司的建议进行修改完善。

有的时候,无用功和有用功之间差的可能就是几个问题。在做事之前预估可能遇到的问题,确定领导的期望和想要达成的效果可能会让你少做很多无用功。

2.事中偷懒

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3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的活动进行观察。

结果发现,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而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

而有趣的是,当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上标记,并且断绝蚁群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表现得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向它们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

为什么带领队伍找到新的食物源的是懒蚂蚁而不是平时勤快的蚂蚁呢?

那是因为,平时勤快的蚂蚁大部分时间往往用于埋头搬运食物上,而很少停下来观察周围的环境。“懒蚂蚁”则相反,它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侦察”和“研究”上了,因此能观察到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新的食物的探索状态,从而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来源。

这就是所谓的“懒蚂蚁效应”。

会偷懒的人,就是公司里的“懒蚂蚁”,比起撸起袖子就做的人,他们往往会花更多时间思考如何优化工作流程。

如果你是一个新媒体运营,你会发现,自己需要时时刻刻回复用户的信息。一个很努力的运营,可能从早到晚,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忙着帮用户解决问题,但其实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用户的很多问题往往是重复的。

那么偷懒的运营会怎么做呢?

他们在回复了用户的问题之后,会将高频率出现的问题整理出来,并想一个统一的话术。这样,只要遇到相似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快速地解决了,不仅可以及时回复用户消息,也可以帮自己节省更多的时间。

所以你会发现,在工作中,天天最晚下班的人,不一定能够给企业创造很高的价值,因为他们用行动上的勤奋掩盖了思考上的懒惰。

而懂得偷懒的人,恰恰是勤于思考的人,也正是这种人,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3.事后反馈

假如你在网上买了一个杯子,物流服务中你最看重的是哪个环节?

已经发货,正在转运中,还是签收?

实际上,很少有人在乎是哪家物流公司运送的,也不在乎运送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唯一关心的就是杯子几天能到?到了之后杯子是否完好无损?

这和反馈一样,在领导眼中,如果没有“签收”你的工作成果,那你之前付出的努力没有任何价值。

领导交代下来一个任务,你会默默地去做,做完了就完了,等领导问起来,才想起来需要反馈?

《哈佛学不到的经营策略》的作者马克·麦考梅克曾经说过:“谁经常向我汇报工作,谁就在努力工作。相反,谁不经常汇报工作,谁就没有努力工作。”

不要以为领导知道你的进度,如果你不汇报工作完成得怎么样,在他眼中就是没完成。如果遇到问题你没有及时反馈,那么拿不出结果他就会自动视为你能力不够。

一个懂得复盘的人,懂得反馈的重要性,这件事情完成得怎么样,效果是否能够量化,过程中是否遇到了什么问题,下次如何才能避免……

这不仅是一个职场人应具备的素养,也是提升你在领导心目中靠谱程度的方法。

可能你会经常看到唱衰新媒体的文章,说新媒体红利时期早已经过去,现在做自媒体很难再做起来了……但有的人,仅仅半年就把粉丝量做到了六位数,差别在哪里?

同样是追热点,为什么你的观点千篇一律,而别人的观点总是意想不到?同样写文章,你一天更一篇,对方一星期才更一篇,阅读量、转载量都比你好,原因在哪里?

如果你不懂得复盘,那么你的努力除了感动自己,毫无价值。

听话,是你不懂得捍卫自己的专业性

成为一个“不听话”的员工往往有三个前提:一是敢怼,即有胆量提出和老板不同的看法;二是能怼,即有能力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三是会怼,即有技巧地让老板同意自己的观点。

工作中,你是一个“听话”的员工吗?

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即便老板的观点过于主观和个人经验主义,也不敢提出质疑;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交付更好的结果,而是为了“老板开心就好”……

记得小学有一次数学考试,有个同学在做某道应用题的时候发现题目错了,便举手问老师,结果数学老师斩钉截铁地说没错,于是大家都埋头做题,再也没人敢提出疑问。

当时的我虽然也怀疑题目有可能错了,但还是毫不犹豫按照老师说的去做。结果你猜发生了什么?

那次考试,全班只有一个满分,而得满分的人正是那个举手质疑题目出错的男生。因为他在老师说对的时候,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并且按照自己的理解修改了条件再做。

那个时候,当我拿到只有90多分的试卷时,除了害怕回家被母亲斥责,更懊悔的是,为什么在老师说试题没问题的时候,我没能坚持自己的判断。

工作中,这样听话的员工并不少见。

明明自己是设计,结果毫无审美能力的客户、领导说改就改,一个堂堂正正的设计活成了没有灵魂的美工;领导想法一天一个样,即便准备了很久的工作要推翻重来也一个劲儿点头说好,内心毫无波澜,觉得“老板开心就好”。

但突然某一天你会发现,乖乖听话也许不再受用,听话不仅不能帮你获得认同,反而可能会降低你在别人心中的地位。

你听话了,客户说你不够专业;你听话了,领导说你没有主见。

为什么听话的人在进入职场后很难获得欢迎?为什么不听话的人反而越来越受到重视?

1.听话,是一种推责

电影《异类》中曾提到过一个故事:1997年8月6日,一架由汉城(今首尔)飞往关岛的大韩航空801次航班,在降落前坠毁。

大韩航空801次航班最后30分钟的语音记录还原了坠毁事故发生前的情况:

机长:“嗯……真是……太困了。”(含糊不清的语句。)

“当然了。接下来是整个飞行过程最关键的部分。”副机长说,“你有没有觉得雨下得更大了?在这个地方?”其实副机长本意是想提醒机长天气状况非常糟糕,不适合目视降落。

接着,随机工程师说:“机长,气象雷达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随机工程师跟副机长的本意是一样的:今天晚上并不适合目视降落。

当时外边正下着倾盆大雨,漆黑一片,下滑角指示灯还有故障,但是机长还是决定目视降落。

从专业角度来看机长的操作并不符合规定,然而,不管是副机长还是随机工程师都不敢明确地指出机长的错误,最终酿成了大祸。

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在佛罗里达坠机事故中,副机长从未用过除“暗示”以外的方式提醒机长结冰危险。

他甚至先后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暗示了4次,但因为他和机长之间的权力距离,所以一直采取隐晦的方式向机长表达自己的意见。

马尔科姆指出:发生这些事故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语境文化。

高低语境文化是由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Edward·T.Hall)提出的,如中国文化、日本文化、非洲文化、拉丁文化都属于高语境文化。

简单来说,高语境文化的人交流更多的是根据当时的情景解读信息,同样的语句,交流的情景不一样,意思也就不一样,譬如说“你是个好人”,可能是委婉的拒绝,也可能是一种称赞。

因此,在中国人的沟通中,凡事都讲究“委婉”,明确指出领导的错误,或者提出和领导相悖的想法,仿佛就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然而,事事听话,领导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或者明明知道有更好的办法却不敢提,其实是一种推责。

正如之前801次航班的副机长,他的职责是在机长操作失误时及时提醒、纠正。但因为听话,他把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推给了机长。

随行工程师应该在飞行遇到紧急情况时提供处理方案,计算起飞与降落的数据。也因为听话,没有坚守自己的职责,从而把所有的责任推到了机长身上。

但如果副机长、随机工程师都坚持了自己的意见,而不是放任机长的错误判断不管,那么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

工作中其实也是如此,那些很听话的员工,不管老板说什么都点头说对的人,恰恰是不敢反抗权威并坚持自己意见的人。因为他们害怕承担责任,所以干脆将选择权和责任一并推给了老板。

阅读量不好?还不是老板定的标题嘛。

文章有错别字?老板最后审核的时候竟然都没有发现。

选题读者不喜欢?没关系,老板喜欢就好(笑脸)。

听话的员工,总是把工作中的选择权和责任全权推给上级,懒于思考,怯于担责。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个职场“木乃伊”,没有自己的想法,只是被动地执行别人交代的任务。

2.听话,是一种懒惰

听话其实有一个潜台词:何必给自己找活儿干呢?

当与老板想法相悖的时候,选择屈从权威是一种懒惰。打开默认系统,默认老板的话都是对的,懒于思考、懒于证明自己的观点。

为什么会这么讲?

举个例子,如果老板认为某个标题更好,实际上,你认为另外一个标题也许会更吸引读者点开页面。听话的员工往往就直接采用老板认为好的标题,而不听话的员工会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把不同的标题发到各个群里,请大家投票。

但这些行动在听话的员工看来,就是“给自己找活儿干”。在他们看来,当自己的想法和老板的意见不同时,听从老板是一种省力,老板满意自己也轻松,但不听从老板是一种折腾,费力不讨好。

有人会说,我老板不是那种会听你的建议的人,但你会发现,如果你想说服老板,不一定要表现得非常强硬,也可以用一些巧妙的方式。

我有个朋友,在做方案的时候会遇到这种情况,自己花了几个通宵做的方案却被领导轻而易举地推翻,理由可能仅仅是不重要的细枝末节。他发现,不管他多么认真地准备,领导总是习惯性地否定他的第一版方案。

如果他是听话的员工,就会老老实实按照领导的想法和建议修改,反正领导觉得好就好,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他想了个办法,每次在做运营方案的时候做两份,一份不太好的,一份自己用心准备的。在提交方案的时候,他会先把不太好的一份方案给领导看,被领导否定之后,他会等一天,再把第二份自己真正用心做的方案提交上去。

用这种方法,90%的情况都会通过。

做两份方案不麻烦?当然麻烦,但是听话的员工往往止步于麻烦,而不听话的员工往往会越过麻烦。

3.听话,是一种无能

我认识一个做设计的朋友,在公司的时候总表现得很“听话”,不管是谁,都可以对她的设计指手划脚。一会儿这个人让她换个底色,一会儿那个人觉得字体太丑,反反复复修改了好几版之后,领导又过来说,还是原来的颜色更好看。

明明是个设计却活成了美工。本以为天天加班熬夜改设计,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想到反而被领导认为“没有自己的想法”。她觉得自己特别委屈。

其实,在这件事情上她何尝没有责任。当同事提了一个不靠谱的建议,或者完全违背设计理念的意见时,她的第一反应不是用自己的专业性反驳对方,而是点点头,说了一句“好的”;当领导过来认为应该模仿别家的海报时,她没有用自己的专业性去解释为什么选择现在的版式和元素,而是点点头说“好”。她以为听话是一种敬业,但实际上,听话恰恰是一种不专业。

每一次“好的”其实都是自己在专业性上的妥协和让步。而每一次的妥协和让步又在不断降低自己在专业性上的权威。

记得之前看过一本书,里面提到,在日本,作为家庭主妇的妻子其实很排斥丈夫进入厨房,因为她们认为丈夫一旦进入厨房,就是一种对自己地盘的侵犯,只有一个无能的妻子才会让丈夫随便进出厨房,对她们做的家务指手划脚。

在工作中其实也是如此,每个人都需要有一种“领地”意识,在自己的领地里做到最专业、最权威,不容别人侵犯。

如果把工作比作一门手艺,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手艺练好。一个拥有专业性的职场人,在自己的工作领地中,需要坚决捍卫自己的立场和专业性。一个资深的新媒体编辑,应该对一个糟糕的标题深恶痛绝,即便这个标题是老板提出来的;一个专业的设计,在审美上应该有一种偏执,即便客户指手画划也依然坚守美的原则。

《史蒂夫·乔布斯传》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Mac团队从1981年开始,每年会颁发一个奖项给最能勇敢面对乔布斯的人。有一天,乔布斯冲进了阿特金森手下一名小工程师的小隔间,说出了自己常说的那句话:“这是狗屎。”

普通人这个时候可能很难直面乔布斯的强大气场,没想到那个小工程师却回答:“不,这其实是最好的方法。”然后他向乔布斯解释了自己在工程上做出的权衡,结果乔布斯败下阵来。

还有一次,乔安娜·霍夫曼发现乔布斯在未经她同意,“以完全扭曲事实”的方式更改了她的市场规划。于是她怒气冲冲地冲向乔布斯的办公室,并告诉他的助理:“我要拿把刀插进他的心脏”。奇怪的是,乔布斯没有发飙,反而在听到她说的话之后做出了让步。

这些人反抗了权威,坚守住了自己的领地,结果不是被炒鱿鱼,而是获得了尊重。

《重新定义公司》一书里曾提到谷歌公司有一个企业文化,就是别听“河马”的话。所谓河马,指的是一个公司在做决策时,大家常常会习惯听从于highest paid person's opinion(高薪人士的意见),这只“河马”或许是你的直属上司或老板,他们是权威的象征,很少有人敢反驳他们的意见。

但作者指出:只有创意精英才敢冒着被河马踩死的风险捍卫质量和业绩。

所谓的创意精英,就是不肯在自己的专业性上做一点让步和妥协的“死脑筋”,宁愿得罪人也要捍卫自己的专业,他们把自己所做的工作和产品当作个人品牌的延伸,因此他们无法忍受降低他们专业水准的事情出现。

张小龙曾在腾讯内部做过一个长达8小时的演讲,演讲的内容是关于“微信背后的产品观”,他认为一个出色的产品经理应该具备的素养之一就是负责的态度。

简单来说,所谓负责,就是对自己的专业性有所坚守。唯有如此,才能“抵挡住来自上级的压力和绩效考核的压力,按照自己的意志不变形、不妥协地执行产品策划”。

希望你能成为一个被老板需要的员工,而不是只会听话的员工。

对于工作,“90后”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领英App上发布的“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中显示:“70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过4年才换;“80后”则是3年半;“90后”骤减为19个月;“95后”平均7个月就会离职……

对有个性、自我意识强的“90后”,管理者们突然没辙了,不知道该怎么对待“90后”员工。

“你说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着急呢?”

“现在的‘90后’一句批评都说不得?”

“才工作几个月就要辞职?”

“现在的年轻人太不靠谱了。”

……

“90后”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身边越来越多的“90后”频繁离职?

我采访了很多“90后”,他们将告诉你“90后”到底在想什么。

1.“把加班当作理所当然,不走等着猝死?”

吴晓波曾说自己公司里有一个“90后”,有一天突然向他提出辞职。吴晓波就问他:“你为什么要离职?”没想到那个“90后”很生气地说:“领导每天下班都要请大家喝啤酒、吃小龙虾,上班陪着他,下班还得陪着他,我受不了了,所以要走!”

很不正常吗?

对于“90后”来说太正常了!

“90后”是边界感特别强的一代,我们希望8小时内认真工作,8小时外也能不被打扰地休息。“90后”不喜欢占用私人时间的团建,也不喜欢24小时Stand by的敬业精神。工作只是“90后”生活的一部分,工作之外,还有其他兴趣爱好忙着充实,一大堆兼职要做。

可能坐在电脑前打字的文案员,周末就会穿上Cosplay的套装参加会展;在公司里默默无闻的设计员,假期就忙着接单给客人拍照……

“90后”不是不热爱工作,只是希望工作的同时,也有享受生活的自由。

2.“领导画的饼太大,我吃不下”

“90后”是危机感和焦虑感特别强烈的一代。

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90后”见过最好的生活是什么样,所以不安于现状,想要变得更好,过上更精彩的人生。

每隔一段时间,朋友圈就会被《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那些不过30岁,就登上福布斯的新媒体人》刷屏,这些鼓吹年轻人成功事迹的文章在“90后”的心中喧嚣,拔高了“90后”对生活、工作、成功的期望。

这种想要出人头地的愿望和怕被同龄人比下去的焦虑,可能比其他年代的人来得更强烈。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年轻人,毕业就包分配工作,根本不存在什么“毕业即失业”的危机,那个时候,即便想要失业也很难。

那个年代,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住在几平方米的单身宿舍,吃着馒头榨菜,口袋里没几个钱,心里却一点儿也不慌张。因为他们知道,身边的同龄人都是这么过来的,未来是一条看得见的跑道,每个人都在各自的跑道上按部就班地前进,知道过几年,就可以升到什么职位,再过几年就可以住进更大的房子……

但“90后”不是这样的,他们看到过更好的生活,知道同龄人的精彩人生和成功事迹。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加深了内心的焦虑和不平衡。他们等不及慢慢成长,渴望快速飞跃。

从这一点来看,其实“90后”更“功利”,要么你给足够的钱,要么你赋予挣钱的能力和发展空间,才能让“90后”心甘情愿地投入工作。

如果真的说“90后”没有前辈们那么肯吃苦,那可能仅仅是因为他们考虑的更多了。

3.“没房没车没贷款,‘90后’身轻如燕”

窦文涛曾在节目中提到一个趣事。在他们那个年代,有个人想要辞职做生意,就翻看员工手册,看到员工手册上写着15天缺勤就会被辞退的规定,于是他连续20天没去上班,结果还没被辞退……

当年,年轻人是想跳槽而不得;现在,则是想稳定也不行。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平均寿命为3~5年,中国互联网企业每年死亡率达20%~30%。

一辈子从事一份工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90后”没有那么多枷锁,但同时也意味着,没有了羁绊。

如今,一线城市大部分公司不负责员工落户的事情,年轻人买不起房,买不起车,尚未成家立业,不必背负贷款。所以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哪儿工作似乎无所谓。不过是从一个地方挪到了另一个地方。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也就是说你投入得越多,放弃就越困难。

但对于刚毕业不久的“90后”来说,通常都是从事比较基础的岗位,所以沉没成本很低。相比之下,“90后”受买房、买车、还贷款的限制较小,没有枷锁,所以身轻如燕。

4.“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但知道自己不想做什么”

《圆桌派》中六爷讲过自己曾面试过一些跳槽频繁的年轻人,他往往会问对方:“你先别考虑能不能应聘上,我们先聊聊天。如果抛开现实的一切可能性,让你自由选择,哪怕是做乔布斯都可以,你想干什么?”

其中,一半的人都很茫然,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所以他们只能先解决眼前的问题,解决自己的房租和温饱。

频繁跳槽的背后,其实是对职业的迷茫。

不管是刚刚毕业的人,还是工作2~3年的人,大多数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

岳云鹏曾发过一个微博,那时候的他青涩懵懂,“那会儿只有梦想,那会儿不懂什么是相声,不懂什么是爱情,那会儿以为自己会打一辈子光棍”。

可见,每个时代的年轻人,不管是“70后”、“80后”还是“90后”,都有过迷茫的时刻,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迷茫不知所措。

青春可不就是这样吗,等“90后”成为中年人时,又会开始抱怨搞不懂现在的“00后”、“10后”脑袋瓜里到底在想什么。

不变的是不被理解的两代人依然无法互相理解,不同的是,你从一个骂领导傻的人变成了被员工骂傻的领导。

所以,当你在抱怨“90后”不靠谱的时候,请好好反省自己的管理方式是不是太过时了。

“聪明人”总想走捷径,而“笨人”则肯下笨功夫

大二的时候,因为无聊,我找了个老师“一对一”学吉他。因为有钢琴的基础,所以很多乐理知识老师不用再从头给我讲解,看吉他谱也很快能反应过来对应的和弦,别人花四周学的课,我可能一节课就过完了。就连吉他老师也觉得我比他教的其他学生学得都要快。每次上完课之后,老师都会交代,每天要先练习半个小时的爬格子,把基础打好。

学吉他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心理的,而是生理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为了让吉他发出清亮无杂质的声音,需要用左指腹稳稳摁住指定的弦,通常这个过程会持续2~3个月,你需要每天不停地练习基本功——“爬格子”。直到三个月后,你的指腹长满了厚厚的茧,才算是入门了。

我仗着自己比其他人领悟得快,便从网上下载了几首简单的吉他谱,每次练吉他,就略过爬格子的步骤,觉得这个步骤枯燥无趣又痛苦,直接开始弹奏我喜欢的歌曲。两周后,我便学会了第一首弹唱的歌曲——陈绮贞的《旅行的意义》。

上了不到四节课,我就觉得没什么可以学的了,自以为掌握了吉他精髓,自己在寝室练就好,没必要去老师那里学习了。

后来你猜怎么着?

我翻来覆去就只会弹唱那么两三首简单的歌曲,而且不管我多么用心弹,换弦的时候总会卡顿,出来的音调就像唱歌时不幸破了音。更让我气馁的是,每次弹完一首歌,手指就酸痛异常。很快,我便把吉他丢在一旁不再触碰。

直到后来陪朋友去买吉他,我在店员面前试弹的时候,店员好意提醒我,我握琴的手法有问题。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终于找到了音飘、手指酸痛的原因。

我自以为掌握了吉他精髓,不愿意再跟着老师学习,所以导致手法出现问题而不自知;嫌练“爬格子”枯燥又辛苦,直接就开始弹唱,所以基本功也没打好。

记得在前公司工作的时候,老板在年会上说了一句话:“在招人的时候,我不太喜欢聪明人,相反,我喜欢招‘笨’人。”

为什么呢?

“因为笨人更喜欢下功夫。”

那时候我便开始思考,为什么我学不好吉他。“聪明人”和“笨人”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现在的公司越来越不喜欢招“聪明人”了?

1.聪明人看脸色,笨人埋头做事

之前追电视剧《大江大河》,觉得里面的主人公宋运辉就是一个典型的笨人。

大学毕业后,宋运辉进入一家国企,在这个国企里面,存在两个派别,一个是以水书记为代表的“革新派”,另一个是以厂长和技术骨干刘总工为代表的“守旧派”。本来厂里一直以水书记的意见为“圣旨”,但因为后来国家推行“厂长责任制”,水书记的权力被削弱了。

厂长和刘总工筹备多年,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准备引进国外昂贵的先进设备,没想到宋运辉在翻遍了国内外先进的资料后发现,这批设备早已被很多先进国家淘汰。

如果你发现设备有问题,要不要提出来呢?这其实就跟现在发现老板的想法是错误的,是埋头执行还是提出质疑一样。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沉默,即便坚信设备有问题,也没有勇气指出来。

如果指出设备的问题,相当于在众人面前打厂长脸,而且当时正值权力替换之时,厂长必定会维护自己的威严而想方设法给你穿小鞋。

其次,如果你说设备真的有问题,那么有没有解决方案呢?没有解决方案的反对没有任何成效,最终还是给自己招麻烦,把那么一大摊子事情扛在身上。

但宋运辉这个“呆子”,一点儿都不考虑派系斗争,只是想方设法找出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法。

他做一件事,不考虑这件事会涉及谁的利益,考虑的只是这件事对不对。也正因如此,厂里才少走了很多弯路。

与宋运辉相反的是他的大学室友“三叔”,“三叔”是一个喜欢走捷径的人,他在单位中,成天寻思的不是应该怎么做好工作,而是在领导面前卖乖,追求得势的刘总工的女儿,以为这样就可以少奋斗十年,没想到刘总工一失势,他就露出了真面目,对刘总工的女儿爱搭不理。

聪明人想方设法走捷径,只有笨人才把心思放在做事上。一个公司能不能发展,靠的不是那些耍小聪明的员工,而是埋头做事的“笨人”。

2.聪明人重利,笨人重义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公司是越来越“吝啬”在员工身上下血本培训了。

没办法,员工的离职率太高,可能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培养的人,挥一挥衣袖,便跳到愿意付出更高薪水的平台了。

公司和员工的关系越来越随性,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自然谁都不愿意。

据美国劳工部统计,替换一名普通跳槽员工的成本约占员工全年工资收入的三分之一。如何留住有能力的员工成为让企业头疼的难题。很多聪明的员工,有一定的能力,但忠诚度可能会相对低一些,谁出的薪资更高,就愿意为谁打工。

2018年海底捞上市,创始人张勇夫妇一跃成为中国前50名的富豪。

海底捞的成功,离不开的还有一个人,那便是从17岁就跟着张勇的服务员杨丽娟。

杨丽娟不是个聪明人,在海底捞之前的一家餐馆打工的时候,一个月只能赚120元,有个人提出给她160元去他那里干,160元不是小数目,比当时杨丽娟的工资多了三分之一。杨丽娟想都没想,笑着婉拒了。

而那个被她拒绝过的人,就是如今身价超过600亿的张勇。

后来由于餐馆老板要离开简阳,换个地方开店,杨丽娟才进入海底捞工作。再后来杨丽娟成为海底捞的副总经理,管理着上万名员工。

猎头纷纷打来电话想要挖走她,开出的年薪都是百万还带股份。但她一个个都拒绝了,还劝他们别再打电话了。

聪明的员工重利,愿意与公司同甘;而笨人重义,愿意与公司共苦。

3.聪明人求快,笨人下笨功夫

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初期其实真的可以用“鲁钝”来形容,没有一点就透的资质,但好在他愿意一招一式下笨功夫地学,一天学不会就一个月,一个月学不会就一年。

譬如号称天下第一的“降龙十八掌”,聪明的耶律齐都无法学全,为何偏偏郭靖就能学会呢?

正因为他资质鲁钝,所以更能踏踏实实地练好一招一式,虽然进步缓慢,但很稳。特别是对于很多武功而言,参透是一回事,内功匹不匹配得上又是一回事。

用洪七公的话来说,郭靖资质鲁钝,内功却早有根底。所以学这种招式简明而内力强大的武功再适合不过。

不管是降龙十八掌、七十二路空明拳、左右互搏,还是九阴真经,别人练一遍就会的,郭靖就练十遍,加上郭靖心性单纯反而容易专注,久而久之,武功自然而然就高了。

金庸曾经明言,郭靖不聪明但是有智慧,而比起聪明,他更希望自己有智慧。

工作也是一个不断修炼内功、参透武林绝学的过程。聪明人求快,往往容易走火入魔,而笨人总是下笨功夫,一步步修炼内功,打好基础。

现代社会,聪明人不稀罕,稀罕的是笨人。在大多数人都想走捷径的时候,我们反而要懂得下一点笨功夫。

专注自己热爱的领域,才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前段时间,许久不见的朋友在微信上问我:最近怎么样?有找工作的打算吗?

我回复了一句:没有找工作的打算,我觉得自己再也回不去那种朝九晚六的生活了。因为,做自由职业者的生活,真的是太爽了!

上班的时候,每到周日,情绪就会开始低落,因为第二天就要上班了。早上闹钟响了无数次,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起床。有的时候,在地铁上望着窗外的倒影,会想象着世界上会不会有另外一个自己在精彩地活着?

每天走在同一条路上,在电梯里按下同一个楼层的数字,到达同一个地点,人生就像被上了发条,或者是被设定了某种程序,只是机械地重复运动,并不是活着。下班回到家,瘫倒在床上,动也不想动,仿佛耗光了最后1%的电量。

所以,每次看到那种在职场中像打了鸡血的人,做事永远充满着干劲,无怨无悔地加班,把生活献给工作,我都像一个无动于衷的旁观者,既无法代入其中,也无法找到共鸣。

有的时候也怀疑自己,是不是太没有进取心了。

01

以前有个特别优秀、工作特别用心的同事,略带鄙夷地跟我说过,公司里有不少岁月静好的人,一到六点拎包就走,桌前永远摆着鲜花,每天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他呢,后来取得了很好的成就,收入也比同龄人高好几倍。

我呢,后来成为他口中那个到了下班时间拎包就走的人。所有人都还在工位上,没打算挪屁股的时候,我合上电脑,整理好桌面,拎包就走。公司周末举办活动,需要各部门的支援,能不参加的我尽量不参加。休息时间,工作群一个红色的“@”就能让我神经紧绷,心情瞬间跌落到谷底。我像一只鸵鸟,把手机扔一边儿,仿佛不看手机就不会被工作的事情困扰。

我承认,我不是职场上的模范生,没有突出的履历和厉害的任职经历。大多数时候,我只是个成绩不至于挂科,但也谈不上多难能可贵的人才,只是安安分分地做着分内的工作。每写一篇软文,都让我觉得被榨干一分,像一口干涸的枯井,干瘪瘪的文字没有一丝灵魂。

02

我毕业4年,换了5份工作,做得最久的一份工作,也就一年而已。上班让我不快乐。

起初,我以为换了工作就会好,但后来我才发现,不过是从一口枯井,到了另一口枯井。不管做什么,工作了几个月之后,疲惫感和厌倦感就会抑制不住地涌上来。

为什么我对工作没有热爱和激情?为什么我没办法从工作中收获快乐和成就感?为什么我没办法不计代价地投入任何一份工作?

这些问题,在每一个等待红绿灯的路口,我问过自己无数次。我常常在下班的路上打电话给我的妈妈、朋友,倾诉自己的苦恼。妈妈跟我说:“工作就是这样,不可能十全十美,你要学会忍耐。”朋友跟我说:“你又要辞职?好羡慕你的任性和随心所欲啊。”

我知道,我这种条件,也许比别人在起跑线上领先几步,但我不够拼命,也不够有毅力,这种优势没办法让我撑到长跑比赛的终点线。更何况,那个终点线,光是想象着就已经让我筋疲力尽了。

我有个朋友,几年前跟我打电话,她说:刚毕业的时候,我以为现在努力点儿、辛苦点儿没关系,未来一切就会变好。可是几年后我发现,未来并没有变好,而我的生活也被搞得乱七八糟。

我也害怕,当我好不容易撸起袖子,大汗淋漓地爬到半山峰,结果发现,其实自己一直向往的却是山脚处村庄的袅袅烟火。

是的,我不快乐,这种心情在告诉我,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03

随着存款越来越多,我有了做自由职业者的想法。

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也不知道做公众号能否为我带来足够多的收入,更不知道需要坚持多久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果。

那个时候,我觉得如果不去试试,我会后悔的,因为到了30岁,我可能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了。

所以,在去年9月份的时候,我辞职了。

当然,做自由职业者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辞职了一两个月后,我陷入了焦虑。

以前上班的时候,每到月底,就有工资自动打到银行卡里。现在,没有人会再付我薪水,而我的存款也在变少。

上班的时候,为了不迟到,所以再不愿起床也得起来,做自由职业者之后,全靠自律,如果哪一天起不来,想赖床,只需要关掉闹钟,翻个身继续睡去就可以。而我,又是个善于放纵自己的人。

我像个逃兵,还没上战场就四处张望,给自己寻找后路。

工作的时候,和外界的接口处于连接状态,接受着外部的指令,然后运行再反馈,如此循环往复。辞职以后,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就像不小心掉线了一样,和外界失去了联系。而这种联系,一方面会剥夺自由;另一方面,又像个巨大的子宫,给予身处之内而不需要思考的人以安全感。

有的时候,我甚至会有种错觉,感觉我们都是《楚门的世界》中的“楚门”,又像是《海上钢琴师》里的“1900”。待在熟悉的世界里很安全,和大多数人保持同一个频道也让人感到安全。所以离线的人会感觉自己被边缘化,当自由扑面而来的一瞬间,像被迎面猛击一拳一般,有种窒息的陌生感和无所适从感。特别是当你和所有人步调不一致的时候,你会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是不是对的。

所以有一段时间,我是在这种焦虑中,以匍匐着随时打算撤退的姿态前行的。

04

有一天,朋友跟我说:“你现在的问题,不是花时间去纠结这条路选择的对不对,而是先行动起来,快速试错。”

开始调整自己的节奏后,我发现事情有了改变。焦虑的症状在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内心的充盈和愉悦。

工作的时间,其实不比上班的时间短,为了追一个热点,熬夜写到凌晨一两点也是有的。但因为每天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不觉得辛苦,有的时候甚至觉得很兴奋。就连朋友都跟我说,感觉我比上班的时候勤奋多了。时间安排也会更灵活,既是自己的老板,也是自己的员工,只要完成了当天的计划和任务,就可以提前“下班”。

工作对我的意义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一种等价交换,而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朋友跟我说:“我喜欢你现在的文字。”

好巧,我也是。

我知道那口枯井正在往外冒出甘甜的井水。灵感、创意、表达欲,它们在我发呆的间隙,从书上25页第3个逗号中,破土而出。那一刻,我才明白《圆桌派》中陈丹青说的那句话:现在的年轻人不是不喜欢工作,而是不喜欢上班。

这就是为什么我再也回不到过去的原因。

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飞翔过的鸟儿,很难再回到笼子里,因为它们尝到了自由的快乐。那些告诉你外面的世界很危险的人,也许一辈子也没到过笼子以外的地方。

有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很幸运,在20多岁的时候就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也许某一天公众号会落幕,也许30岁以后我会开始写小说。不过,我从不担心未来,过好当下的每一天,对于我来说,就是生活的全部意义。

品牌:文通天下
上架时间:2021-02-22 14:35:09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文通天下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