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

书友吧

第1章 古镇春秋(1)

碧口大事记

(1)清同治十年(1871年),文县知县陶模在两城设振文、敷文、培风义学三所,在碧峪(碧口)设崇正、端习义学两所,禀生袁焕章创办碧山书院。

(2)清光绪元年(1875年)7月,文县知县主持修纂《文县志》。

(3)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文县武官杨清献督修蒿子店(今口头坝乡境内)永济铁索桥,领修为店坝让水河孙家河口人孙长贵(武秀才),历时10年之久完工。

(4)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孙长贵领修碧口何家湾铁索桥,历时3年始竣工。

(5)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文县丹堡籍人士杨永年中举后居碧口。

(6)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文县知县陈鼎主持培修蒿子店永济桥、让水河铁索桥及玉垒关桥等三座桥梁。

(7)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文县知县陈鼎主持拓宽县内驿道、险路。

(8)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文县知县李汉光疾恶如仇,尤重兴学、禁大烟,在任不到两年,大烟种植、贩运绝迹,吸者减少。

(9)清宣统三年(1911年),碧口厘金局被四川南坪(今九寨沟县)同志会人员和当地群众捣毁。

中华民国

(1)民国元年(1912年),文县县长李润藩恢复碧口厘金局。

是年,成立碧口警察所,所长杨永年(丹堡籍举人)。警款岁人:船帮捐、脚骡帮捐共钱1万千,岁出公费等项钱9620余千。

是年,碧口开始设立邮政代办所,地址在下街水巷子。

(2)民国二年(1913年),碧山书院改为“碧口高等小学堂”,由碧口当地人张远村任校长。

是年,川匪冯朝鼎、雍占奎、王三春劫掠文县县城后,被驻军王德有部毙于店坝乡境内的石磨河,未成巨患。

(3)民国三年(1914年)4月,碧口中街熬大烟发生火灾,烧毁川主宫(今劳协会址)及沿街100多间民房,灾民挤住在庙宇和亲朋家中,靠商民捐款救济过活。

是年,省防军管带陈绍伯驻文县,并分其部属驻碧口。河南中原复汉军都督白郎入甘,陷武都,碧口惊慌。

(4)民国四年(1915年),省建威军一个营驻碧口一年余,并出击毗邻的四川青川县姚渡杨瞎子。

(5)民国五年(1916年),西军马绍武驻碧口。

是年,碧口回民成立伊斯兰教会,并修建清真寺一座。

(6)民国六年(1917年),甘肃省西军统领肇风,营长马绍武,部分兵驻防碧口。

(7)民国七年(1918年)4月,川匪潘副官率领500多人袭击碧口,被驻碧口的回军(约100多人)马绍武部击毙于小河坝。

是年5月,川匪骚扰店坝乡(今范坝镇)柏元、范坝乡(今范坝镇)胡宋沟,被驻碧口的回军马绍武部击退。

(8)民国九年(1920年)4月,滇军叶荃由武都沿白龙江,经郞头山、兔儿坡至碧口入川,后匪卢占奎亦随之骚扰碧口。

(9)民国十年(1921年),碧口厘金局改为特种消费税务局,征收药材、布匹、百货等税,另设烟酒局,税率为50—60%。

(10)民国十一年(1922年)3月,回军马绍武部调防平番(今甘肃永登),天水镇守司令孔繁锦派营长居保巨接防碧口。四川督军刘从厚部经碧口去陕西汉中。

是年,碧口邮政代办所改为邮政局,邹孔鲜任局长。

是年,碧口同善社成立,社长杨永年,社址设碧口上街(今蒋宅)。

是年,成县至碧口有线电话开始架设。秦碧段建设最迟,武都以南,即古阴平道,峻岭急湍,最称难行,或凿石竖杆,或飞线跨江,线路越白龙江者7处,为陇右电政巨工。

是年,孔繁锦命陇南14县普种大烟,并收缴烟款。

是年,基督教牧师辛普选(美国人)派冯志新来碧口传教,教堂设在张家老院(今碧口水电厂医院)。

(11)民国十二年(1923年),碧口商会会长肖理堂募捐,在补修白龙江上永济桥(亦称蒿子店桥)的同时,修通了蒿子店顺白龙江而下经口头坝、坟坪子至玉垒关阻塞中断了50多年的驮骡道,计60公里长,恢复了驮运。此路系清同治三年(1864年),川军周达武为援甘清剿捻军所开辟的捷径,后因山洪冲毁中断。此路系武都沿白龙江至碧口驮运道,较武都尖山、关家沟、文县县城至碧口减少里程80里。修通后商运频繁,对加速货物流转,促进商口流通,繁荣碧口商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2)民国十三年(1924年),陇南镇守使孔繁锦任赵瑞寿为援川司令,率冯国栋部由文县经碧口入川,军无纪律。

(13)民国十五年(1926年),国民军冯玉祥部旅长张维玺攻天水,孔繁锦败走,其部属王占元勾结驻汉中防军肖绍武窃据碧口。年终,陇东镇守使所属旅长宋有才部据武都,分兵驻文,驱走王占元。

(14)民国十六年(1927年),甘肃督军刘郁芬派倪玉声,驱宋有才部出文县,派团长桑元亮驻文县及碧口,军纪严明,开始宣传“三民主义”。是年,桑军调走,匪军白云占据碧口,收粮收款,危害地方。当时,地方人士张远村成立地方团队(常备队和义务队),张秉龙、廖秉章任中队长,与白匪抗衡。

是年,碧口征收局税额为37000元,实收28719元。

(15)民国十七年(1928年),白云盘踞碧口。武都王佑帮部宋永昌派参谋艾合一招安白云,被白云击毙。白随即率领匪众攻取文县城,赶走宋永昌,不久白云被国民军牛应寰逐走。白率军溃逃白马河及丹堡、柏元、固水、马莲河等处,出没无常,到处绑架拉夫、烧房杀人,骚扰百姓,民众深受其害。

是年冬,四川青川县匪高幕韩袭碧,被国民军牛应寰部击溃回川,地方稍得安宁。

(16)民国十八年(1929年),各县建立民团,甘肃赵瑞寿以游击司令之名招安白云,白云自称司令占据碧口。

是年,碧口张远村、中庙赵子厚、水坝张春廷、洋汤河赵秀峰、康县阳坝杨凯、四川青川县姚渡杜理堂、陕西宁强青木川魏辅堂等地方组织联团,设团务局于中庙,由张远村为局长,赵子厚、赵秀峰任副局长,联团多次袭击白匪于碧口,未果。

(17)民国十九年(1930年),川军二十八军统领杨抚权,由松潘入文县城。此时,白匪将文县县长、征收局长杀害,随即被杨军击败逃川边投川军。二十九军吕康部收抚,吕康部进驻碧口。

(18)民国二十年(1931年)秋季,川西汉军二十八军邓锡候听从统领杨抚权计,向陇南天水进军,企图扩充地盘,曾派黄隐、牛锡光、邓国璋、刘聚奎四路司令,由碧口进军天水,因陕军奉命入甘,川军亦奉命返还。

是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沈阳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三省。吴佩孚被北伐军击败,蛰居四川,由松潘南坪(今九寨沟县)至文县活动,自称“兴国军”总司令驻文,由杨抚权送往武都去河北。

是年,碧口开始办理电话业务。

(19)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8月,新编十四师师长鲁大昌部孟世权,逐走杨抚权回潘,川军吕康部离碧返川。10月,鲁大昌部团长何处驻防文县,击走何济民。何处留赵玉璧营驻县城,自带余部进驻碧口。

是年冬,白龙江上的蒿子店永济桥,在肖理堂的领修下竣工。

(20)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国民革命军第一师独立旅旅长丁德隆率部进驻碧口,解除何处武装,并押送岷县交鲁大昌处置。是年,丁德隆部队开始兴建碧山公园、动物园、碧口小学、抗日楼,并拓宽碧口旧街,开拓新街一条,在碧峰沟口筑防护堤。随即将碧口各庙产公房一律收归碧口小学,作为校产。丁德隆派营长谢文峰到文,解决了赵玉璧营,用兵工在所城修建中山山公园一处;又派和元勋营长驻防横丹,和元勋在横丹也修建小型公园一处。

是年,韩定山任碧口小学校长,与丁德隆旅长磋商,将学校移建中山公园,以便管理。

(21)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丁德隆部队除继续修建碧口公园、碧口小学外,更严厉禁烟禁赌,并将禁烟作弊的亲侄枪毙。丁先后在禁烟中共枪毙30多人,从而使碧口地区大烟基本绝迹。

是年,碧口邮政局由碧口下街水巷子迁至碧口中街,当时邮政局、电报局合并营业,称邮电局。

(22)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3月3日,丁德隆部出击四川广元乌龙堡后返碧口,与胡宗南师长设防,堵截红军北上。6日,胡宗南达到碧口,胡宗南直接统帅的12个团先后到达。接着六十二师陈沛霖、六十一师杨步飞、四十九师伍丞仁、中央补充旅王耀武、二师补充旅钟松等大军先后到达,分别据守摩天岭、磨子坪、平台山等地。19日,红四方面军只在距碧口80华里的悬马关与胡宗南部接战。

是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派别动队一中队到碧口督战,在县境各要塞处修筑碉堡。

9月,胡宗南去松潘,同时蒋介石又派前敌总指挥薛岳领周浑元军到碧口督战。薛岳捐法币1000元作补修文庙的费用。

是年,开始编查保甲,全县编106保,设联保及区,碧口第一任区长董元臣。

是年,梁肯堂在碧口以第顺元印制二串布币,在碧口市面流通,以26串布币兑换银圆一元,折合法币一元。

(23)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国民党中央军谢义峰营调走,由六十五师王武烈营接驻碧口。

(24)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抗日战争开始,胡宗南调走,鲁军接防。

是年,蒿子店至文县、碧口电话线架通。

(25)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抗日战起内地空虚,中庙民团赵子厚邀请甘、川、陕三省边区县份文县、武都、康县、青川、宁强、昭化(宝轮镇)、广元、剑阁八县民团首脑,在中庙召开首次联防会议,建立联防体制,设联防办事处于中庙,以肃匪保民,维护边区治安为要务。共推赵子厚为联防办事处处长,魏辅堂等为联防办事处副处长。此时,鲁军调离,碧口防务由赵子厚负责。

是年,三青团碧口成立筹备处,尤新民任主任。

(26)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文县县长陈学乾来碧口,查封由几家巨商合资经营的烟膏店,没收了大量烟土和部分现金,将烟土在碧口焚烧,并把烟膏店经理魏桂如解送县城关押。

是年,国民党九五五七七团奉命调驻碧口。

(27)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是年,裁撤区署和联保,改联保为乡。全县划分为13乡镇,成立乡镇公所,其乡镇名称为兴文、碧口两镇,雄德、丹堡、玉垒、中兴、白马、马连、固水、中路、洋汤、玉书、临江11乡。

是年,周新民组建“碧口新碧话剧团”,宣传抗日。

(28)民国三十年(1941年),全县普种大烟。

是年6月,岷县专员胡公冕率队来文县铲烟。胡名为铲烟,实为收烟款,向文县要款10万元,由碧口谢吉庵、许玉如垫资后,由县所的烟款归还。

是月,“社会前进同盟”领导人之一程海寰回家探亲,密作活动,发展盟员,碧口谭祖德、刘绍龄、周世俊等被发展为盟员。

是年,省银行在碧口设立平市官钱局,搞汇总借贷业务。

(29)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武都成立禁烟督察专员公署,孙振邦专员来文县禁烟。

是年,碧口复设区署,区长为赵相卿。

是年4月,省派李秉章为文县县长,为禁烟剿匪设立警卫大队。枪由各乡镇收来,在县壮丁中抽调200多人为队兵。又封锁南坪,阻止文县各种货物运往南坪,防止烟毒流入县境。

是年6月,武都保安司令林岳五来碧口区,铲除店坝乡柏元大烟。

是年,查封袁成基、周国璋、邓云武等户的财产。

是年,武都专员孙振邦来碧口,捕杀烟贩张居瑞、何品忠等,收缴了红帮头头的枪支。

是年,碧口增设海关税局,征收药材、纸张、百货、土特产及屠宰税。碧口税务局只收营业税、所得税。

(30)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在碧口召开第二次陕甘川三省八县联防会议,文县县长李秉章及四川青川、昭化、广元等县县长,各县地方武装首脑均参加会议,商讨剿匪禁烟等问题,东道主县长李秉章、联防处处长赵子厚设宴招待。

是年,碧口设立临时仓库,收屯军粮,仓库主任刘铎。

是年4月,文县进步人士赵秀峰被武都专员孙振邦逮捕后杀害。

是年,碧口周新民、邓云武因烟案亦被捕(烟案)。

是年,谭祖德、周世俊、罗全璧因事被捕。

是年,川大学生马靖到碧口,与进步青年马皓天等组织“读书会”。

(31)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碧口成立乡政民代表大会。

是年4月,文县临时参议会成立,议长、副议长、参议员共13人,张海观、韩定山分别担任正、副议长。

是年5月,成立了柏元垦殖队,为铲烟剿匪为任务,张锡田任队长,从碧口、中兴、玉垒3乡镇挑选持枪国民30人组成(后增至60人),队部设柏元弥陀寺。

是年,调来缉私队长张振邦等,驻碧口缉查偷漏税收,实为缉拿异党。

(32)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碧口地区各地鸣放鞭炮,庆祝抗战胜利。

日本投降后,碧口增设强敌队,其任务是查捕偷漏税,监视税务人员。

(33)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中庙乡及玉垒乡成立中心小学,赵子厚任中庙中心小学校长,张锡田任玉垒中心小学校长。

(34)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省教育厅巡回电影队来文县,在县城、尚德、碧口放映黑白无声电影。

是年,碧口税务增收局撤销,营业税由税捐处征收。作为地方财政,文县每年征收各种税款约二万至三万元(银圆)左右。

是年4月4日,儿童节在碧口举行庆祝活动。历年的儿童节都在县城举行,该年儿童节在碧口举行。县派卫生院长李其枋前往碧口检查儿童身体健康,颁发锦标奖品。

是年8月,国民党发行金元劵,收兑民间金银,金元劵1元折合银圆2元,折合法币300万元。次年6月24日,中央定金元劵5亿元兑换银圆1元,市场开始流通银圆、铜钱。

是年,王绍文当选为文县国大代表,碧口何明远为候补代表。

(35)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4月1日,四川青川、平武及文县三县联合召开禁烟大会,文县派碧口区区长吕铎参加。

是年冬,中庙联防办事处主任赵子厚去世,联防办事处无形解体,县府改编其武装为文县自卫队第二中队,任强三德为中队长。

(36)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4日,碧口区区长吕铎去职,调任王紫瞻为碧口区区长。

是年5月,国民党裴昌辉骑兵由碧过境征粮要款,被地方武装缴械。

川军95军377团团长春奉伯常驻四川青川姚渡。派副团长李德修、营长刘裕栋率部进驻碧口。派连长余坤驻扎白水江南岸玉垒关桥头(即古阴平桥头)。在白龙江与白水江汇流处,筑防御工事。

是年6月,甘肃武岷警备司令部撤至碧口,其家属在洪水暴涨之时,强行开船。船驶至母猪湾被打翻,全船的人都葬身鱼腹,枪支等物均沉江底。

是年7月15日,赵龙文由陕西汉中率人员及338师到武都,设立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陇南公署,赵龙文任主任。赵龙文到武都不久,即与专员孙宗廉公告布防,抗拒解放,来文举行射击竞赛。赛后第二日赵龙文回武都,孙宗廉到碧口。赵龙文到武都后,即令文县成立“文县人民反共救国军”,派县长王泽勉为总指挥,县参议会议议长张海观、碧口区区长王紫瞻为副总指挥,派赵足三、李伯先、强三德、吝克明为一、二、三、四支队长,王紫瞻兼第五支队长。工作团以乡镇及地方党团书记为成员。

是月,赵龙文派王愚甫为陇南反共工作团文县指导员,在县城城隍庙内举行了一期民运指导员训练班。

是年8月,胡宗南派嫡系团长张文德率首天部队到碧口,接管川军防务。月底定远部队黎团长到碧,接管首天部队防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1)1949年12月2日,赵龙文由武都退至碧口,驻碧口区署,所属三三八师、十二师、六十五军残部亦先后随赵龙文到达碧口。

(2)12月4日,赵龙文在武都招收的政治军事学校30多人到碧,驻公园小学,在公园中山礼堂举行开学典礼。

(3)县长王泽勉由县城赶到碧口,同碧口士绅欢宴赵龙文等于区署礼堂。

(4)12月9日,首天部队撤离文县,退守碧口,随即炸毁何家湾铁索桥,并焚毁入川要道玉垒关大桥。

(5)12月10日夜半,赵龙文率陇南分署全部人员撤离碧口,退逃四川。

(6)12月11日,文县县长王泽勉率文武官员及各界人士300多人起义,在所城西门外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62军师长林彬、五五○团权团长入城,文县和平解放。

(7)12月15日,解放军六十二军一八四师五五○团翻曲水湾四马山击溃国民党首天部队,并俘虏据守碧口小学及后坪的国民党守军,其余残部从碧峰沟溃逃入川。至此始结束了国民党在甘肃的最后一个据点——碧口的统治。碧口解放,各界欢呼,鸣放鞭炮迎接解放军。

(8)解放军进入碧口的当天下午,以碧口小学、碧口商界名流为主组织了支前小组,在区公所接待过境部队,办理支前事宜。小组成员向全街市民通知送大饼、干粮到区公所支前。翌日,由刘绍龄、何明茂、张锡田带领教师和知青青年分赴各乡筹集粮草支前。张锡田带领周金德、冯佩仁去范坝乡乡长陈开科家催粮支前。

(9)碧口解放后数日,六十二军军长刘忠率领大军约10万人先后过碧入川,解放四川。

(10)碧口区各乡的粮草源源不断地在碧口集中,供应六十二军入川解放大西南,碧口的支前为解放军顺利进军作出了贡献。

(11)随一八四师先遣部队来碧的碧口知青罗仕侠(他在岷县参军),向同学们宣传解放军的政策,欢迎知青入伍参加解放军解放大西南。由周金德会同李福生、严永和、陈功森、张俊联、张永发、孙长春、方承忠、李之实、郑重、吴和民等11人,参加一八五团文工队随军南下,经阴平道入川。

(12)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文县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13)12月20日,由闫璞等干部随军到碧口,召集各界以区长王紫瞻为首成立解放军军需供应站,向各地筹集粮草,支援解放军大军入川,解放大西南。

(14)12月28日,正式接管碧口区署,并成立碧口公安派出所,闫璞任区委书记,王孝义任副区长,郭志高任团委干事,陈耀生任武装干事,王志信任公安派出所所长。

1950年

(1)为了维护社会治安,驻碧口解放军镇压股匪201股,计1220人,其中121人被惩处。对反动的“福元党”“盖天党”“青年民社党”及“反共救国军”给予解除,并将反动会道门的“收园门”“普济门”“岷峰堂”取缔。

(2)查禁烟毒,铲除大烟700多亩,收缴大烟2244斤,烟具4000多件,毁烟馆109户。

(3)是年6月,碧口成立“文县人民银行”,执行统管现金,收兑金银,取缔私人买卖银圆。

(4)是年6月,陕甘川在四川青川县姚渡建立联防指挥部。

(5)是年9月25日,美军侵朝,党中央发出“抗美援朝”的号召,全县掀起和平签名捐献活动,号召青壮年参军,碧口当时便有许多人参军。

(6)是年10月,文县建政,设临江、石坊、兴文、丹堡、碧口五区,41个乡。

1951年

(1)是年元月,碧口开始减租反霸,镇压反革命,强三德、杨福堂等伪乡镇长被镇压。

(2)是年9月,开始土改。

(3)是年11月30日,第二次各界代表大会在碧口召开。

1952年

(1)是年,碧口召开陇南物资交流大会。

(2)是年6月,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3)是年7月,开展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县12.7987万人,其中男子6.5417万人,女子6.257万人。

(4)是年,统购统销工作开展。

1953年

(1)是年4月,文县邮电局成立(三等),碧口改为邮电营业所。

(2)是年,碧口举办第二次物资交流大会。

(3)是年,农村实施生产互助组。

(4)是年12月,碧口开展反偷税漏税运动。

1954年

(1)是年,碧口开展禁烟肃毒运动,在南山寺成立戒烟所,分期分批于年底将碧口瘾民全部戒绝。

(2)是年,对碧口150户工商业者定为公私合营,320户定为代购代销户,66户转农业人口。

1955年

(1)是年,农村实施统购统销三定政策。

(2)是年,全县中小学教师赴武都参加肃反运动。

(3)是年,实行义务兵役制。

(4)是年,碧口酒厂开业。

1956年

(1)是年,碧口公私合营集体出资8万多元,修建文县电厂,齐刚武任电厂厂长。(2)是年10月30日,甘川公路武都至文县通车,省长邓宝珊参加通车典礼。

(3)是年,文县首届运动会在县城召开,碧口各单位及学生参加。

(4)是年年底,碧口以初级合作社为单位成立高级合作社。

(5)是年,碧口开办酱园厂。

1957年

(1)是年7月,全县开展大鸣大放整风运动,机关、学校首批开展,年终转入反右斗争,机关、学校在职人员中5%定为右派,轻者送高楼山劳动,重者判刑劳改。

(2)是年,碧口成立养兔场,引进“罗元斯皮兔”140只,至1961年全部死光。

(3)是年,全县无偿抽调高级社劳力、耕牛,去高楼山农场开荒种地。

1958年

(1)是年8月,文县县委提出“乘卫星,坐火箭,飞跃前进,苦战一年,为实现亩产千斤县而奋斗”的口号,要求农业生产实现高标准、高产量完成征购任务。并对劳力、资金实行一平二调,虚报浮夸风盛行。

(2)是年9月,全县大办食堂,掀起大炼钢铁运动,将30%的劳力集中,以军事化统一指挥,土法上马,大炼钢铁,赶英超美。

(3)是年10月,文姚(文县至四川青川姚渡)公路通车,接通了甘川公路。

(4)是年,碧口开始修建文县第二中学(碧口中学)。

(5)是年,县上在店坝乡坟林村建立麻风病院,集中陇南各县麻风病患者治疗。

(6)是年,开展拔白旗、反右倾冒尖活动。

(7)是年,文县反右运动中,县长台中堂被罢官。全县有149名干部被划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分别戴上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帽子,3月被送往丹堡乡上丹芦九坪农场劳教。

(8)是年6月,兰州运输公司运往文县桥头乡天池水渠用的炸药爆炸,当场炸死63人,其中多是学生。

1959年

(1)是年,开始整风整社,食堂给农民的口粮每天规定为半斤,群众生活极端困难,以草根、树皮充饥,普遍发生水肿。

(2)是年,碧口竹编厂、造纸厂、仪器厂,全部停厂。

(3)是年8月,全县完成“一大二公”的公社化,全县成立11个人民公社。碧口人民公社(包括碧口片乡镇),7510户、29262人,公社书记阎清水(1958—1959),扎输毕(1959—1961)。

1960年

是年,1月10日,在中央工作组的领导下,文县开展第二批整风,召开了县乡负责人会议,传达中央郑州会议精神,纠正“一平二调”,开展生产自救,贯彻西北局兰州会议精神,抢救人命,政府发放粮款,赈灾救命,以渡难关。

1961年

(1)是年4月,全县总结生产自救,再次发放救济粮款,抢救人命。

(2)是年6月,文县成立甄别办公室,纠正1957年“反右倾”扩大化的问题。

(3)是年,碧口鞋厂成立。

1962年

(1)是年9月27日,八届十中全会,中央制定《农村人民公社工作六十条草案》,推行三级所有制,按劳分配,按人计酬,解散食堂,口粮分配到户,给社员重划自留地,允许农民经营家庭副业,允许饲养家禽家畜。

(2)开展生产自救,放宽小自由,开四边地,农村均获实惠。

(3)文县酒厂与碧口酒厂合并。

1963年

(1)是年6月,打击投机倒把,反偷漏税收。

(2)是年,碧口酒厂船磨失火,损失万元以上。1964年

是年,农业学大寨,各乡社分赴大寨参观。

1965年

(1)是年11月9日,在碧口召开陕、甘、川三省联防会议。

(2)是年,碧口木器厂成立。

1966年

(1)是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碧口中、小学分别成立“红卫兵”“红小兵”组织,学生戴红袖章,揪斗“走资派”。街道开始将“十类人”遣送农村参加劳动生产。

(2)是年,碧口水电厂开工建设。

1967年

(1)是年,“文化大革命”中,文县先后成立两大派群众组织,即“127”派和“523”派。

(2)是年,在“文革”武斗中,碧口川剧团的服装、道具,被造反派、红卫兵焚烧。

(3)是年,“文革”中将古庙、雕刻、塑像全部毁坏。

(4)是年,取消自留地、自留林,割私有制尾巴。

(5)是年,紫云宫白龙江吊桥承包川桥工程队,规定限期完成,以利输送建材。

1968年

(1)是年1月18日,碧口发生武斗,造成多人死亡。

(2)是年,各地掀起“忠”字热,门上贴“忠”字,十字路口建“忠字牌”,每天向毛主席像早请示晚汇报,人人背诵毛主席语录。碧口地区亦如此。

1969年

(1)是年,碧口水电站由水电部第五工程局正式开工修建。

(2)是年,川桥队修建碧口何家湾白龙江上的公路大桥,同年修建了甘川公路碧峰沟出水口的水泥桥。

(3)是年6月29日,文碧公路扩建发生重大事故,石土地哑炮发生爆炸,炸死11人,重伤7人。

(4)是年11月29日,碧口中街修理铺烧汽油引发爆炸,烧毁民房29间,拆77间,受灾38户、118人,损失11万元。

(5)是年,碧口成立贸易公司。

1970年

是年10月,“一打三反”运动开始。

1971年

(1)是年3月11日,武都专署召集文县、康县、武都、成县及省科技部门和茶叶生产队代表,共计85人,在碧口参加茶叶工作会议。

(2)是年12月,碧口传达“林彪反党集团叛国事件”。

1972年

(1)是年4月,碧口传达反革命集团炮制的“571”工程纪要,开展批林批孔。

(2)是年,碧口成立肉食店、劳动服务站和对外贸易公司。

1973年

是年8月6日,碧口水电五局召集司机开会,传达酒后开车在昭青公路28公里处翻车,造成残废12人、重伤15人、轻伤9人的恶性交通事故,让大家吸取教训。

1974年

是年,碧口造纸厂亏损停产。

1975年

(1)是年,碧口镇引进陕西汉中油橄榄在响浪大队栽种,因管理不善未发展起来。

(2)文县阳山大队被评为全地区“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各地掀起大搞农田基建高潮,全县各地农村集中劳力兴修梯田,由生产队记工记酬。碧口地区掀起农建高潮。

1976年

(1)是年3月26日,碧口水电站第一台机组(装机10万千瓦)发电。

(2)是年8月16日,四川松潘发生7.2级地震,波及碧口,余震持续月余,干部、市民住抗震棚防震。

(3)是年8月25日,水电五局司机马星海驾驶车辆驶至范坝嘴崖沟翻车着火,范坝公社书记林春山等14人不幸遇难。

1977年

是年7月5日凌晨,碧口大雨,碧峰磨坊4户农舍及田庄被洪水冲毁,死亡10多人、牲畜数十头,财产损失达百万元。

1978年

(1)是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文县县委遵照中央指示成立落实政策办公室,对全县历次政治运动被处分的2659名干部进行查证、核实,平反冤假错案。碧口地区被处分干部的冤假错案得以平反昭雪。

(2)是年,设在文县的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局成立了碧口保护站。

1979年

(1)是年3月15日,文县县委遵照中央《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改变成分问题》的决定,予以平反纠正或摘掉地富分子帽子,改变地富子女成分。

(2)是年,碧口建成油料出口加工厂,建厂房30232平方米,职工42人,以加工桐油、薇菜、蕨菜、核桃仁等出口商品为主。

1980年

(1)是年6月5日,文县县委召开公社书记会议,部署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碧口地区实施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是年,由镇上牵头,各驻碧单位划段,碧口镇街道铺成水泥路面。

1981年

(1)是年,碧口工商户重新登记,全镇工商户共计122户、139人。

(2)是年,碧口镇政府办公大楼建成。

1982年

(1)是年,碧口劳动协会成立。

(2)是年,开展打击经济领域的破坏活动。

(3)是年,碧口镇李子坝生产大队被评为全省先进集体。

1983年

(1)是年7月,碧口小学教学楼竣工。

(2)是年10月,改人民公社为乡镇。

(3)是年8月15日,全县开展“严打”,地区公安处派人来碧口,抓捕罪犯246人,皆分别作了处理。

1984年

是年,对“右派”“坏分子”“反革命分子”的冤假错案予以平反。碧口镇在全县工作被处分劳教、劳改的干部、教师都一一平反昭雪,家属子女相继恢复户口、解决工作。

1985年

(1)是年1月11日,玉垒个体船主孟建堂、王青学驾船超载,船行至碧口库区井地沟时遇急浪翻船沉没,108人中脱险50人,58人溺水身亡。

(2)是年,省上批准在碧口成立白龙江黄金公司,制造两艘300立升超挖深采金船准备沿白龙江采金。

(3)是年,碧口区公所成立,高怀富任碧口区委书记,袁怀贵任区长,王清科任副区长。

(4)是年,碧口镇老龄委员会成立。

(5)是年6月,玉垒头头坝大桥动工修建。

1986年

(1)是年,碧口河堤动工修建,设立工程指挥部,副区长王清科任总指挥,县水电局王德全及碧口镇干部赵纯礼任副总指挥,并抽调十几名干部分段监工督查。工程于1988年3月竣工。

修筑河堤长1650米、高8米,完成土石方158800立方米。

1987年

(1)是年,全县水灾严重,碧口大雨连绵半月,山洪暴发,因碧口水电站大坝拦截洪水,碧口街道幸免于难。

(2)是年,碧口开展集资办学,共捐款30多万元,对捐资千元者挂匾鼓励。

1988年

(1)是年,碧口工商局投资15万元,在碧口新街修建农贸市场。

(2)是年,白龙江金矿一号采金船开始在白龙江里开采黄金。

(3)是年9月5日,甘川公路关头坝大桥正式通车。

1989年

(1)是年,碧口河堤全部竣工。

(2)是年,碧口滨河路改造工程完工。

(3)是年,新修建白果村道。

1991年

(1)是年,文县被正式列为贫困县。

(2)是年,文县推广玉米良种阿单6号、7号、8号,碧口地区各乡镇亦大力推广。(3)是年,陇南地区在碧口召开工业小区会议,确定碧口为全区工业小区。

1993年

是年,文县二中教学楼动工修建。

1995年

(1)是年,碧口土地管理所成立。

(2)是年,碧口开始加工龙井茶。

(3)是年,碧口镇修建了何家湾、董家山小学。

(4)是年,碧口修建农贸市场。

(5)是年,碧口有线电视台建成。

1997年

(1)是年7月20日,香港回归。碧口各界人士载歌载舞、敲锣打鼓上街庆祝游行,盛况空前。

(2)是年,碧口玉源铜矿建立。

1998年

是年8月9日凌晨,碧口镇倾盆大雨,碧口水电厂开闸,以每秒3000流量下泄,河水猛涨,街道进水,幸有河堤防护,街道没有被淹没。沿河下游农田被冲毁,损失惨重。

1999年

(1)是年12月20日,收回澳门,碧口各界载歌载舞庆祝游行,庆祝澳门回归。

(2)是年,碧口镇建成广播站大楼。

(3)是年,碧口镇开始修建坝肩引水工程。

(3)是年,移民局投资30万元,修建了井地古仓小学。

(3)是年,碧口镇实现村村通电。

张锡田(原载《古镇考录》)

碧口历史沿革与碧口兴起初考

碧口称谓的演变

关于碧口称谓的演变,文县本土学者说法不尽统一。

文县档案馆原馆长讲述:文县,隋称“平兴县”,治“碧霞口”(今碧口);唐宋称“碧峪汛”“碧峪塘”;明称“碧玉口”(天启年间,1621年);清康熙称“碧峪乡”(1702年),清光绪称“碧峪镇”;民国初称“碧口”。

碧口镇百岁老人张锡田先生称:碧口,初期称碧峪口,即碧峪河(现称碧峰沟)口之意,后来建立了集市,更名为复兴场。随着商贸、交通进一步发展,又更名为碧口,一直沿用至今。碧口这一名称,既是碧峪口的简称,又是人们赋予它成为通商口岸之意。碧口是文县的一个区,明清时期,文县按方位称碧口区为文县东路,称碧口镇所属地带为文县临里东路碧峪乡。

关于“碧口”两字的探讨,因史无记载,无准确的根据,传闻很难定论。一说碧口早年当地人称集市为“口岸”,此“口”字便代表“口岸”之口。二说碧口镇址地处碧山沟口(今称碧峰沟),利用其沟口之“口”简称。三说碧口镇地处水陆分运出入甘川之口。也即陆运的驿运和背挑两行,由此沟口进入碧山沟至青川、江油而达成都。水运货船也由此处至白水、昭化、阆中而达重庆的水陆分道之口之谓。以上说法谁当,还须再考证。

刘启舒

碧口区历史沿革

碧口历史沿革同文县。因其地理位置与四川、陕西紧邻,在一定历史时期,其行政归属又略有差异。据《文县志》载:秦汉发现的上古之书《禹贡》中记载,文县属“氐”“羌”,属梁州域(汉中)。周朝属雍州,秦朝属巴郡,汉武帝开西南夷后,初置阴平道,三国初属益州广汉郡管辖。刘备取西川后,魏置阴平郡。蜀汉建兴七年(229年),并入蜀国,为蜀国督尉地。蜀亡之后归晋,西晋置阴平郡,治龙州,后属秦州。西晋永嘉元年(307年),为氐杨氏所据,建阴平国。东晋时为仇池国所并,前秦时为秦王苻坚所辖,属雍州。以上为《文县志》所载,有省略。

隋朝置阴平郡。文县所辖地属阴平郡曲水县,后设文州,属文州曲水县(今文县西元村)。隋开皇三年(583年),文县东南部(碧口区所属地)划归方维县(今四川青川乔庄境内)。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白水平兴县改为景谷县。

唐设文州。文县属文州曲水县。当时碧口区所辖地属方维县。唐贞观元年(627年),方维县并入景谷县。碧口区所辖地也随方维县并入景谷县,归建阳郡(今四川广元)管辖。

五代时,设文州曲水县。据平武县志记载,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将景谷县并入益光县时,将其时方维镇一带地域划归文州曲水县,碧口区所辖地又划归文州曲水县,此时碧口区所辖地又回归文县。以上为四川广元市1999年出版历史地名辞典所载。碧口地区由隋开皇三年(583年)至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的342年与文县分离过。其余时间,历史沿革皆与文县一致。

宋朝设文州。后唐、后汉灭亡后,乾德二年(964年),文州划给西川路(广元)管辖。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文州归利州路管辖。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末并入元朝。

元朝设文州。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文州划归脱思麻路(甘肃文川元帅府,所址西和)。元末为蜀明升所据。

明朝设文县。明洪武四年(1371年)降州为县,属阶州管辖,后又改为守御千户所,隶属陕西行都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隶秦州卫。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裁县归所,省入阶州。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又改文县为守御千户所。明成化六年(1470年),复置县,仍属阶州管辖。

清朝设文县,清初县、所并立。顺治十六年(1659年),裁所归县,隶属阶州。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碧峪讯,增设额外补委(即副千总)一员设置碧口,碧口人称副爷衙门,在原启文店址,今腾德春家院内。

民国时设文县。民国初成立渭川道,文县属渭川道(今甘肃陇西)。民国十六年(1927年)改为渭川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文县属第四行政专员公署(天水)管辖。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归第一行政专员公署管辖。民国三十年(1941年)全省划为八个行政公署,文县属第四行政公署(武都)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县于1950年1月17日成立文县人民政府,隶属武都地区专员公署。1958年4月11日,国务院撤销原武都地方专员公署,并入天水地区专员公署。文县归属天水地区专员公署。1962年1月13日省令分开武都、天水两地区专员公署,文县仍归武都地区专员公署。1988年6月10日,省撤销武都地区专员公署,设立陇南地区专员公署和天水市。原天水部分县划归陇南地区,文县归陇南地区专员公署。2006年撤销陇南地区专员公署设立陇南市,文县归陇南市至今。

张锡田(原载《古镇考录》)

碧口早年疆域与五大山系

一、碧口区早年疆域

(1)碧口镇沿白龙江上溯让水河,至玉垒关斜坡、口头坝梯子崖、临江永济桥(即蒿子店),全程80公里地区早年为碧口区所属。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将口头坝(早年称长坪)全乡所属地带,划当临江区。

(2)碧口镇沿白龙江上溯,经让水河口至玉垒关分道,沿白水江上溯经玉枕、马家沟、蒿坪、金口坝至瓦窑子,全程55公里地带早年为碧口区所属。解放后将蒿坪以上地带划入横丹乡(今尚德镇)。

(3)碧口镇沿白龙江上溯让水河,沿让水河上溯经范坝、店坝、田里至柏元石磨河,分道入深沟河至刘家坪,全程80公里地区早年全为碧口区所属。解放后将深沟河至刘家坪一带地区划归丹堡乡。

(4)由石磨河向西南,沿木须坝经合江口摩天岭,全程20公里地区早年为碧口区所属。

(5)碧口镇沿白龙江直下,经肖家、中庙、余家湾、坟坪子至罐子沟,全程45公里地区为碧口区所属。

(6)由肖家坝漩滩过桥进入小盘峪河,经后坝至大水庙湾与红土河交界,全程45公里地区为碧口地区,再由大水分道进入化平河为碧口区所属。

(7)碧口镇进入碧峰沟,经磨子坪、李子坝至黄土梁,全程4.5公里为碧口区所属。

(8)由中庙镇大盘峪进入至强永湾20公里与武都区交界地带,为碧口区所属。

二、构成碧口区的五大山系

(1)摩天岭山系。此山系从北到南,自店坝柏元摩天岭(即青云岭,或青塘岭,邓艾入蜀道)起,沿甘涧河、让水河南下,经绵屏山、老君崖、马鞍山、垒骨山、平台山交界四川青川县白水镇之五龙上山止,全长约220多公里,沿途山峦起伏、绿野青葱,连绵不断的山林里,栖息着大熊猫、金丝猴等野生动物。

(2)大岭梁山系。此山系位于让水河与白水江之间,为岷山山系分支,北面起自刘家坪的大岭梁,途经深沟河的柏元里大山、白皂山、尖山、曹家山、范家山、袁家山至白龙江岸,全长180公里。全山系山峦重叠,幽谷森林鸟兽群乐之原野,白皂山以下皆产大量铜矿。

(3)马家山系。位于白龙江、白水江之间,北自尚德镇金口坝任家山起,紧接马家山、瀚平山、汪家岭、青山至玉垒关、桥头,全长约90公里。此山系山势陡峻、碎石嶙峋,除汪家岭可种植粮食外,其他各地段皆多灌木杂草,难以耕种。

(4)代罗山系。此山系位于白龙江与小盘峪河之间,界接武都区三仓河、白家沟之黑窝子,沿白龙江南下经郭家山、大山里、任家山、崖义山、水沟山、糜地山、古仓山、梧桐山、董家山、青山而至小盘峪河口,全长140多公里,沿途山势陡峻,树木稀少,山上少有人耕种。

(5)老君崖山系。此山系位于武都区的洛塘河与小盘峪河之间,北紧接红土河,沿小盘峪河经小艾湾老君崖至高家河口,全长100多公里。全山系树木丛杂、人烟稀少,早年曾种植大黄、当归、党参等药材,现时农民除耕种之外,大多种茶、点种木耳,本区为净化无染区。

碧口区,全境总共面积约1200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4994平方公里的四分之一。

张锡田(原载《古镇考录》)

碧口老户及其移民

碧口老户

碧口地处川甘要隘,既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清代以来的商业重镇。人口移动非常纷繁复杂,尤其明末清初之时,久经战乱灾荒之后,老户迁逃一空,战后又经大批移民。故此,居民籍历姓氏非常复杂。现年代久远,籍谱无存,很难一一查清宗系籍历,现将可稽的各大户分条于后。

(1)碧口原始老户西汉前为氐羌聚居,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后始迁入汉民。

(2)据传碧口明末前之老户即高姓、杨姓、豆姓、冯姓、丁姓等。这些老户中,高姓最为发达,人口很多,居范坝、肖家等地,至今有许多后裔。其他老户后裔无多,甚至有的姓氏,如豆家坝、豆家梁、冯家坝、杨家坝等地,虽有姓氏地名,但无姓裔。他们是迁逃外乡,或已绝嗣,无从查考。

(3)张八家,现居住碧口镇井地沟让水河口和店坝各地,人口大约在2000人以上,原籍为陕西泾阳县,明末迁来。

(4)张三家,现居碧口镇曲水湾、水井湾、清水沟、四马山等各地,人口发达,至今约有六七百人。据说他们原籍是陕西,早年迁文县水银坝,于明末分迁来此。在碧口镇皂角树(今粮站前面)建有张氏祠,解放前全族皆在宗祠内轮办清明会。

(5)张六家,现居玉垒乡马家沟、蒿坪和店坝、坟林一带,现人口共约1000多人,原籍为陕西泾阳县。

(6)张大家,现居玉垒乡各村及碧口早阳坝蹇家坪等地。中庙乡屯革沟和原肖家乡小盘峪也有后裔,现时人口约3000人以上,于明末由湖北麻城县(今湖北麻城市)迁此。

碧口移民

(7)碧口杨姓人口也多,但杨姓也很复杂,既有老户,也有外迁户,至今他们还相互通婚。在清朝,凡是同一宗族的后裔皆不通婚的规定,如同姓分户之后也可通婚,可能他们也是分了户的同姓。

(8)韩姓,现分布在碧口韩家沟阳山等地,店坝、柏元也有韩姓,但各不同籍,据他们说柏元韩姓为四川迁来。其他各地韩姓,皆为陕西泾阳迁来,至今有15个班辈,大约在明末时迁此。现时柏元韩姓后裔人口约有100多人,韩家沟等地人口约300人。

(9)何姓,现居碧口镇何家岭、何家湾,明万历年间由陕西泾阳县迁此,现时人口四五百人。另外碧口区的古仓山、梧桐山、范坝乡、玉垒乡、何家坪皆有何姓,但不同宗,原籍也无从查考。

(10)孟姓、王姓,现居玉垒关一带,原籍为陕西泾阳县,明末迁来玉垒筏子坝开采铜矿,现时两姓人口约有300多人。另有王家山和筏子坝一部分王姓为文县城迁来,据说他们是老户,原籍不清。他们听文县的王姓说“先有王家坟,后才有文县城”。

(11)袁姓,现居住玉垒乡龙潭沟、巴巴沟等地,原籍为湖北麻城区,于明末迁此,现时人口约在300人以上。另外袁家沱、袁家山也有部分袁姓,他们不同宗。

(12)强姓,现大多居住中庙乡强家坝和四川青川姚渡一带。他们于明末由湖北麻城县(今湖北麻城市)迁来,现时人口约五六百人。

(13)杜姓,现居住中庙乡清峪沟和姚渡一带,他们于明末由湖北麻城县(今湖北麻城市)迁来,人口约一二百人。

除各大姓之外,其他各姓甚多。如店坝乡的巩姓、芦姓、丁姓、孙姓,范坝乡的左姓、田姓、刘姓、范姓、陈姓、严姓、衡姓、邵姓,碧口乡下和肖家的邢姓、牛姓、吴姓、肖姓、鄢姓、高姓、郭姓、罗姓、任姓、靳姓、马姓、李姓、祁姓,中庙乡的贾姓、周姓等等。他们大多是外籍,其说不一,无族谱可考,故对他们的原籍和迁移年代难以查清。

由于碧口镇的姓氏既多又杂,建镇之后四川、湖北、陕西、江淮各地,均有迁来定居之户,至今年代久远,他们的后代其说不一,很难一一查考,故不列举。

张锡田(原载《古镇考录》)

碧口的张氏族群

碧口从开埠之日起,几百年来就是一个移民城镇。随着白龙江和嘉陵江航道的打通,嘉陵江沿岸的人民就开始向碧口移民了。

张姓是碧口的原住民,张氏住民在碧口有三支,俗称“张三家”,即冯家坝张家、水井湾张家、杨家坝张家。其中,冯家坝和水井湾张家,很可能是碧口的土著居民,因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张氏宗祠”,在后马路大皂角树处,当地人称“老祠堂”。冯家坝张家后来在老祠堂东北方向不远处,修建了一座有七开间的新祠堂。杨家坝张家新老祠堂的祭祖仪式均不参加。水井湾张家和冯家坝张家相互之间还论字排辈,水井湾的人辈分大,冯家坝张家人一般都把水井湾张家人称“老辈子”。而杨家坝张家的人与水井湾和冯家坝张家的人无任何亲属关系,基本上是互不相识,不相往来。

杨家坝的张家人,人丁稀少,都不是农民,多从事政务。他们当中有当镇长的,也有当小学校长的,大部分人都是一些头面人物。

而冯家坝张家和水井湾的张家都是耕读传家农民,以农耕为生,几乎没有什么人参政经商。若按这种情况推断,杨家坝张家就是外来的移民。所以,水井湾和冯家坝的张家是真正的碧口土著居民。他们拥有碧口镇上大部分土地,个别富户还在镇上修建了大量的房屋。

但他们大多不善经营,慢慢地这些房产就流入外姓移民手中了。如水井湾张家有一富户,住在小河坝的菜园子里,当时极可能是富甲一方。一个名叫张积富的“土老财”,因吸食大烟,又不会劳动,更不会经商,花完了先辈们的积蓄之后,全靠卖房子为生,当街上的铺面全部卖光以后,就卖菜园子的老屋和住宅。可能他想到一次性卖了,很难维持长期的生活,于是就拆着卖,先卖房上的瓦,再拆檩条,再拆门、窗、梁柱,最终还是卖光整套老屋和住宅贫困而死。再如,在后马路慈善会对面的张家大院,老人曾是清末的武秀才,在碧口当时可以说是显赫一时,但他的儿孙们很不争气。儿子名叫张发孝,夫妇二人都是大烟鬼,街上的铺面几乎被他卖光,原先还体面地在外面租房住,后来穷困潦倒,才又搬回大院里住,一辈子就是以卖房为业,其他什么都不会干,一直到老,贫困潦倒而死。他的两个孙子都是武都中学的学生,大孙子吃喝嫖赌无所不能,由于过度地胡作非为,一度被老人赶出家门,后经人劝说才又认祖归宗,二十几岁因酒色过度而死。二孙子老实、憨厚,大有祖态,就是什么都不会干,也是靠卖房产维持生活。

碧口的张家大院,又叫张家新老爷大院,位于横马路与后马路交会处向南约四五十米处,它背靠四马山麓,面向白龙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四合院建筑。大院无围墙,四周用房子后墙围着,后墙用厚约40厘米的夯土筑成,四四方方,占地约1600平方米。整个建筑全是土木结构,院子房屋约有30多间,连成一体,无任何隔断之处,只是正房略高于其他三面的配房、厢房,中间有一约400平方米的天井。上房为七开间,正中为堂屋,堂屋两边是主人的卧室,上房台阶宽约一米五,其余三面房屋的台阶宽约为两米,台阶之间相通顺畅,每间房子都是用木板作间隔墙,整个院子呈“回”字形。大门开在右下角处,门朝董家山,上房两边各有一个小门与外界相通,从大门到后马路有两级台阶,第一级为七步台阶,较缓平,第二步为五步台阶较陡,台阶均为石板和石头用三合土砌成,远处一看,方方正正,就像一颗印。张家大院无论建筑风格和特点,都算得上是碧口古镇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希望不要再人为地去破坏它,应好好地保护,也算得上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雷春贵(原载《拾起往昔的记忆》)

附:碧口张氏(章氏)谱序节录

帝曰自洪荒以来,天地生人一气面成天下百姓。一根一脉而生焉,万方人民传脉久远,各分本音。

余近年分家匣中查出一旧纸见风化,观篇中之言,前抵祖籍,原第江西南昌县东关处卧云村,上下百里之余,皆为九房,合户三千四百余家之谱。仕宦者甚多,农商者亦不少,各勤置业,因贼作乱,冲散合族,于大明嘉靖年间(丙子)(为明正德丙子年),始祖章公金奎同李氏逃至四川保宁(阆中)县本城居住。内外张姓人众,每见祖母颇有大志,众户谪议建族谱结为一家,自后清谱三百八十余家。于清乾隆初年,三房祖兄张有贵,江水贸易至文邑碧镇行船,上下交通河道,嘉庆时开药店。余祖父大房广成,在河东架船,本叔告终无子,至碧口吊季(与高全发二人同至碧口上任家沟)置掌家业,聚祖母廖氏理料药店,出船装药,驾上水船,工烧房,坐家中街冯家沟(道光十八年上来占姚广文家下来住)入筏帮。让水河后河二面交通买卖,在于道光二十八年祖父母移居于任家沟,租姚广文房屋地居住。

编者注:《碧口张氏(章氏)谱序节录》,系张锡田先生从碧口上街张松林家中家谱中抄录。张松林先祖同江西章合谱后,来碧口行船开药店,后移至玉垒任家沟,现又迁居碧口,谱中可悉碧口清乾隆前就有了集市。

碧口镇兴起

碧口集镇源于明朝中期,地处白龙江下游二郎庙山下(碧口镇后山),碧峪河口(后称碧峰沟口)的一片河滩上居住着杨姓、冯姓等姓氏的居民(现在碧口镇杨家坝、冯家坝等地名尚存),他们世代以农猎为生。明末,受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战乱的影响,居民大多逃亡(民间称之为“八大王剿四川捎带甘肃一只角”)。后经移民填充,居民又渐增多(即后人所说的“陕西填文县、湖广填四川”)。碧口镇原张三家族,何家湾何姓家族等姓氏居民,皆于此时迁入,故查碧口老居民祖籍在陕西、湖北、四川的较多。众多的移民,除农耕外,剩余劳动力便从事一些小专卖活动,有的摆摊卖小吃,有的开客店,既方便上下行人,又增加了收入。这些商业活动,当时主要集中在移民居住较多的冯家沟口附近。

清朝雍正末年至乾隆初年,玉垒筏子坝铜厂和矿区遭水灾被毁。人员流向碧口,集市也下移至碧口;同时期中庙白龙江畔的行店码头停泊的货船也上溯至碧口停泊,更方便水运货物转陆路运输。原中庙行店码头便逐渐萧条,而碧口则成为新的水陆转运码头走向繁荣。随着陆路交通向甘肃南部各县延伸,西北各省及陇南各地的药材、山货、土特产运抵碧口,由水路入川转运分销。四川的百货、盐铁、糖茶、布匹、绸缎等,由水路载入碧口,由陆路运销陇南各地。从此,碧口便担起了甘川水陆码头货物转运,集散分销的重任。碧口这个甘肃最南端的水陆码头以及和它共生的商贸集市,便一天天步入了繁荣。

清朝嘉庆后期,碧口商贸活动得到较快发展。随着货物流通量增大,外地客商不断增加,碧口集镇范围也逐渐扩大。各地客商为了团结和保护自身的商业利益,在碧口按地段修建自己的会馆。陕西帮修建了“忠义馆”,江西帮租用了当地人修建的“三元宫”为江西会馆,四川帮合修了“川主宫”,船帮修建了“紫云宫”(又叫“王爷庙”),筏帮修建了“巧圣宫”(又叫鲁班庙)。这些建筑依山傍水排开,又建起许多铺面房,将会馆连在一起并延伸开来,使碧口集镇由原来的冯家沟口上下,拓建为上至张家坟园(即瓦窑上),下至小河坝一带(包括柴市坝、清真寺在内)。碧口这个商贸集镇也初见规模。当时清政府曾在碧口设立了副千总衙门一职,人们叫它“副爷衙门”。

清末民初,来碧口的客商除本省区以外,还有来自川、陕、湖、广、赣等地的客商,但以四川重庆、嘉陵江流域的居多。各自的经营范围也逐渐专业化,地域会馆式的商贸组织已不适应商贸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取而代之的则是以经营范围为主的行帮组织和由各行帮推选出来的商会组织。商会设会长管理、协调各行帮的商业营贸行为和为统一各行对外的行政义务。开始时碧口的商贸活动只分五大帮:药材帮、船帮、百货帮、水烟帮、脚骡帮。至民国初年,已发展成七大帮:药材买帮、药材卖帮、船帮、百货帮、水烟帮、脚骡帮、旅店帮。

此时,碧口已是甘肃南部各县的药材、山货、土特产外销的最重要的集散中心市场,也是陇南各县日用百货、盐、铁、糖、茶、烟、酒、布匹、绸缎等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的主要采购地。每日往来人流不断,为商贸服务的驿运、餐饮、旅社、药材加工和物资搬运等行业也蓬勃发展,来碧口演出的戏班亦长年不断。同时兴起的大烟馆、赌场、妓院也不少。集镇上,从早到晚人声鼎沸,千行百业人流拥塞,一片繁荣景象。此时,碧口已是甘肃四大名镇之一。更有不同的是有钱人穿着新潮化,生活消费与城市相比并不落伍,所以当时有人把碧口称之为“甘肃的小上海”。

经济发展了,国家管理机关在碧口也逐渐建立和完善。除清末设立了“厘金局”(相当于税务局)外,民国初年还设立了邮政代办所、电报局、警察监察署(相当于公安局)、团防局(地方武装,后改为国民自卫大队),以后还增设了烟酒局、百货局、统税直接稽查征所,统捐海关官钱局和银行等机构,并开办了国民高等小学堂。有些机构本应设在县上,但由于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就先设于碧口了。抗日战争前后,由于战争的影响,国内大市场向西南内地迁移,当时虽然物价不稳,但还是给碧口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遇。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各行各业从业人员增多,商业区行帮已发展成九帮:药材买帮、药材卖帮、船帮、百货帮、水烟帮、绸缎帮、山货帮、脚骡帮、旅店帮。买卖药材店、栈由民国初年的40多家增加到70多家,大的脚骡、旅店、驿站驿运业由30多家增至50多家,船运业领运驾长在碧口安家常住的就有20多户,茶馆已多达40多家,水烟庄、烟酒店批发零售总计超过50多家,百货、盐庄、铁货、布匹、杂货店均有较大增长。此时,碧口集市处于一片繁荣之中。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前后,碧口新建了新街,统一拓宽并整修了原有的老街,还新修了县立碧口高等小学校,碧山公园(附有动物园等设施)。当时的碧口已是由上街、中街、下街、新街、后街、横街几条宽阔、平坦、整齐、明亮街道组成的繁华集镇。街道两边,全部是两层(个别三层)木质结构建筑。区镇公署和紫云宫为砖混建筑,门面统一为土红油漆门面,很是气派壮观,这在整个武都地区是见不到的。

街道上营业的铺面一个接一个,市场上除了大宗药材、山货交易外,还有天南海北的土特产、干菜、水产品、食盐、布匹、绸缎、裘皮制品、烟酒、茶叶、食糖、铁制品,以及本地加工生产的食品等。各行各业时时刻刻有生意可做,忙于买卖的人群川流不息。每年有上万吨的药材在碧口加工、包装、搬运,仅为这项工作服务的工人达300多人,加上择药、洗党参初加工所用的小工,就解决了数百人乃至上千人的生活。白龙江畔经常有新船建造,旧船修理,为修船造船、脚骡帮、农业服务的铁匠铺就多达10余家,终日忙碌不停。每日背负、肩担、牲口驮运的人流不断,各地的大商小贩往来不绝。水运抵达的船只和出航的船只每日都有,待装即卸的船只沿江岸排成几百米的长龙,河岸上有堆积如山的货物等待装运,河滩码头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和集市相比,则是另一番繁忙景象。

随着商贸的繁荣,也带动了服务业的繁荣。据县志记载,当时大一些的饭店达到21家,大酒馆20多家,烟酒店约40家,饼馍糕点铺42家,屠宰房6家,理发、缝纫、卖小吃者多不胜举,镶牙、照相、说书、占卜者不乏其人。白天集市上蜂拥的人群为自己的生意和生计忙碌,夜晚各店铺营业的灯火交相辉映,组成一个不夜的市镇,供劳累了一天的人们休闲消费。夜市一直要持续到三更时刻。

文化生活方面,碧口居民和客商来自五湖四海,对文化包容性很大,但还是受四川影响较大。川剧、秦腔、豫剧在碧口都有市场,故来碧口演出的剧团络绎不绝,几乎天天有戏看,人人爱看戏。受新思潮影响,抗战期间,碧口街的有志青年还组建了新碧话剧团,上演一些进步剧目。爱好川剧的人们自己组建了川剧班,并置办了行头。每逢过节,以药材加工业工人为主的舞龙、舞狮、踩高跷、焰火等社火和周边农村农民的车车灯(碧口人早年对车灯的俗称),白天夜晚轮流上街活动,搞得热闹非凡,呈现一派祥和欢乐景象,象征着国富民安的太平景象。

经济的交流,必然导致人们物质文化和精神的交流。清末民初,随着人员的交流,天主教、伊斯兰教和其他一些会道门也进入了碧口,它们随碧口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民国初年,天主教在碧口设立了“福音堂”,并开始了传教活动。回民们修了清真寺。其他会道门也都建立了自己的活动基地,如同善社、土主会、观音会、岷峰善堂等,皆有信徒发展。青洪帮也在碧口成立了帮口,开山立堂,大搞帮会活动。随集镇的发展,带入的娼妓、赌博和毒品吸食,在民国初年发展到了顶峰。特别是吸食大烟,当时政府公开给大烟馆供应鸦片,开设有“官膏店”。抗日战争前,碧口明暗大烟馆多达四五十家。以后政府虽下了禁烟令,但也是装装样子,屡禁不止。赌场、麻将、纸牌、红宝单双等赌博活动随处可见,妓院各条街市均有人经营。有人从中寻欢作乐,有人为此倾家荡产。兵匪之患也是碧口发展过程中的一大害。

民国初年,地方武装的甘军、西军、川军、鲁军你走我来,轮换常驻碧口,要粮要款,为非作歹,而且公开摆赌,贩运大烟危害百姓。更有匪患如白云、夏老三等匪军,武装袭击和抢劫,给碧口人民留下了深深的伤痛。这一切直到解放,才得到彻底禁绝。

张锡田(原载《古镇考录》)

碧口古今地名考

碧口历史悠久,除有文字记载部分外,尚存的文物古迹和本地区修建时挖掘发现的文物古迹均能证明这一点。现将有关资料分列如下。

一、1957年,碧口响浪大队修建水渠时,两次挖掘出西汉青铜器多件。第一次不识被毁。第二次掘出铜镜三面,青铜高颈壶一个,现存于陇南市文化馆。

二、1998年,碧口早阳坝砖瓦厂窑工取土时,在黄土层3米下掘出西汉青铜器3件,掘出后被私人所据未收回,现存有照片。

三、玉垒乡城墙坝农民张彦碧,在民国初年至解放前,多次在城墙坝三国曹魏雍州刺史郭淮建桥筑堡之处,掘出古刀币和汉五株钱币多枚。

四、1947年,肖家乡码头上修建学校时掘出石椁、墓碑,石椁刻画有花鸟。墓中古尸已风化,年代无法考证,唯墓葬式和花鸟图腾,皆非近一二千年墓葬。

五、碧口区范坝乡柏园里,早年称弥陀寺,寺周古柏参天,径杆皆在2—3米,高十七八米。据传为修寺时所栽,历代修缮,柏树均未毁坏。碑载古寺最后一次维修在明朝万历七年(1579年)。近年寺内柏树砍伐已尽,仅有韩姓院外尚保存两株,据考树龄在2000年左右。碧口区中庙乡肖家坝原福寿寺内(后为肖家小学),也有古柏一株,树龄与柏园古柏相近,可惜毁于20世纪60年代。

六、碧口区玉垒乡玉垒关,早在秦汉时就有凿崖架木、上铺石板为棚通往剑州(今四川剑阁)的栈道(县志载)。三国时,邓艾又开通川捷径,从景谷道旁入川(《三国志》载)。宋孝宗时,转运使周嗣武又开辟了青云岭(又称摩天岭)之捷道,称之为“左担道”(同谷载)。由此可知,早在秦汉时,碧口地区就已成为甘川咽喉地带。

七、三国曹魏雍州刺史郭淮,曾在玉垒乡玉垒关筑堡建桥以拒蜀汉。唐宋皆为戍守处。明清时皆设有驿(县志载)。

八、碧口地区早在明清以前就居住着许多居民,至今仍有许多老户遗迹,如姓氏地名、墓葬等。明末清初,这一地区遭受张献忠和明军之战乱,人口锐减,后经陕西、湖广移民之后,人口又逐渐增多。据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制“以丁载粮”的人口统计,柏园(店坝)1200名,梧桐600名,玉垒550名(不包括金、杨、瀚三姓),碧峪乡360名,李子乡18名,中庙乡330名。碧口区总计3000多名老丁名,按当时人口比例确也不少。

据以上资料考证,碧口地区远在秦汉时就有人居住,并有古栈道通往四川剑阁和利州(广元)等地。当时既是秦川通道,也是边防要塞。清乾隆年间,碧口还设有副爷衙门(即额外副员),驻有副爷。民国时期,常有甘川军队往来进驻。1936年红军北上,国民党曾在碧口驻军设防。1949年解放军进军西南,碧口也是重要通道。因此,碧口从古至今都是入川的重要通道,它的发展与这一重要位置是分不开的。

碧口古今地名考据

方维镇,今四川省青川县乔庄,在碧口镇以西30公里处,隋唐至五代碧口区皆为方维镇所辖。

悬马关,今李子坝行政村所属磨子坪社处,碧口镇以西30公里,早年常为兵家必争之关隘,1935年红四方面军曾与国民党军在此激战。

枇杷湾,今碧峰清水沟,碧口镇以东3公里处,盛产黄金。

码头上,今石龙沟口,碧口镇以东5公里处,早年为停船码头,曾建有王爷庙,后被毁。上有鸡冠石险滩,船多遇难。

插柳山,今中庙乡柳树沟,碧口镇以东15公里处,盛产黄金。

碧霞口,又名“碧玉山”或“行店”,今中庙乡联丰沟口,距碧口镇以东20公里,清乾隆时为川甘贸易集市,曾为商船停泊的码头。

麻仓谷,地处甘川交界罐子沟,距碧口镇以东45公里,盛产黄金。

枫香坪,今曲水湾,碧口上街以北4公里,即碧口水电站大坝处,早年为险滩急流,木筏至此常常遇难,如今这里建起碧口水电站。

筏子坝,碧口镇以北18公里,玉垒关下行2公里,明末清初曾在此开设铜矿,并设立集市,现被碧口电站库区湖水淹没,后山仍在开采铜矿。

玉垒关,白龙江、白水江两江汇合处,碧口镇以北20公里。为三国魏蜀分界线,唐宋以来为戍守处。为阴平桥头,郭淮曾在此建桥筑堡。

关头坝,今玉垒关大桥东岸,碧口镇以北20公里,三国时为蜀军营坊,今为大桥所在地。

玉枕,今玉垒乡政府所在地,碧口镇以北35公里,历代设有馆驿,并有名人吟咏,三国时为邓艾入蜀之道。

石磨河,地处范坝乡境内,碧口镇60公里(沿让水河直上),为早年通川古道必经之地,曾建有集市。

张锡田(原载《古镇考录》)

碧口早年行政

碧口早年区乡镇

解放前碧口区署设立及更替。碧口早年无区署之设,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国民党第一师独立旅旅长丁德隆来碧驻守之后,才设有区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撤销区署,设区指导员;民国三十年(1941年)又设立了区署,直至解放。

区设区长1人,指导员2人,事务员(或区员)1人,区丁2人,工友1人,共7人。区的职责为县上派出机关,代表县政府推行各乡政务,碧口3乡镇(民国三十年后,碧口只有3个乡镇)皆由区署直接领导。解放前碧口历任区长(指导员)有董元臣、张秉虎、尤新民、罗俊、巫剑侠、刘俊如、李少楼(区指导员)、赵相卿、步慰农、吕铎、王紫瞻。

碧口解放前联保及乡镇组织

明清时,地方政权称“里”“坊”。碧口区称文县邻里东路,里设里长,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乡。碧口改为11个乡,即金口乡、杨家乡、朱家乡、玉垒乡、柏元乡、糜地乡、梧桐乡、碧峪乡、中庙乡、李子乡。各乡设乡约,民国改为“总约”或“乡董”,碧口街设乡约。民国改为“街正”或“街长”。其职责是给政府催办丁粮或征收粮款服役等,下对民间调解纠纷或领办各项公益建设事业。

民国十二年(1923年),陇南镇守司孔繁锦驻守天水时,将“乡约”改称“经理”,与乡约职责相同。但经理以下各大村庄设有“团头”,遇到公务诸事,便由各个团头传集民众在经理的指导下开会(民间叫集团)。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家改制保甲,各保设立联保。此时,碧口镇碧峪乡、中庙乡、梧桐乡、玉垒乡,分别依次制编为1、2、3、4、5个联保,共计34个保。联保设联保主任、保丁2名,事务员1名,国民兵队长1名,为县以下的一级政府。推行县政府一切政令。

联保工资、办公等费15元。保设保长,保以下设甲,甲有甲长。至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联保为乡,全区改为4个乡、1个镇,即碧口镇、碧峪乡、中庙乡、范坝乡、玉垒乡。辖区职责组织同联保不变,但加大了征兵力度,每月皆有征兵名额,必须如期完成名额数量。

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碧口区合并为二乡一镇,碧口镇单设。碧峪乡合并中庙乡,范坝乡合并玉垒乡,共计22名。乡镇各设有乡镇长1名,副乡镇长1名,乡镇队副1名,民政干事1名,事务员1名,乡丁2名。碧口镇多加1名警卫干事和户籍干事。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以后,乡镇长为乡民代表选举,其他人员由镇乡长报请县政府任命。乡镇设有办公处,有正规公章,正规启承下发的公文,执行县政府一切政令,举办地方各项公益事业,管理乡镇辖区的一切事务。此制和乡镇组织及乡镇辖区至解放,均末变更。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以后,乡镇选有乡民代表,成立了乡镇民代表会,选举有代表主席1人,乡镇长和县参议员皆由代表会选举产生。

张锡田(原载《古镇考录》)

碧口区:碧口、中庙、范坝、玉垒简介

碧口区域,沿白龙江上至今尖山乡境内的“蒿子店桥”,下至中庙镇甘川交界处的罐子沟;白水江上至尚德镇的金口坝瓦窑坡;让水河刘家坪、柏元、店坝、范坝。清末,驻军为汛(泛),拟区建置;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碧口为二区署,户口106保,9408甲,16个联保,区长董至元(1940年—1942年)、赵相卿(1942年—1946年)、吕铎(1948年—1949年)、王紫瞻(1948年—1949年)。

解放后,设碧口,全县设五区。1949年12月20日,由文县县委、县政府任命的区委书记闫璞带领区长霍毓英、副区长王孝义、武装干事陈耀生、团干部郭志高、派出所所长王志信,随解放军来到碧口,接收区署后立即开展工作。解放后,碧口区所辖乡镇几经变化。至1958年,辖碧口镇、玉垒乡、郑家乡、肖家乡、中庙乡、坪里乡、范坝乡、河口乡、店坝乡。1958年,碧口人民公社成立,各乡均成立人民公社。1966年撤碧口区。1985年5月设碧口区委、区政府,辖五乡一镇,碧口镇,中庙乡、肖家乡、范坝乡、店坝乡、玉垒乡。2001年撤碧口区。

碧口镇

碧口镇,位于文县东部,白龙江下游。东北中庙乡,南邻四川省青川县,西依范坝镇,西北和玉垒乡接壤。南北长26公里,东西宽19公里,地域面积266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碧口街,距县城85公里,海拔624米。距武罐高速公路,只有20多分钟的车程。距四川广元盘龙飞机场120公里,1个多小时便可抵达;距兰渝铁路姚渡车站,不足半个小时车程;沿白龙江而下,经武罐高速公路至武都,仅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

2004年8月撤乡并镇中,碧口镇由原碧口镇、肖家乡的4个村委会(豆家坝、磨河坝、水蒿坪、马家山)合并。全镇辖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2个行政村、82个村民小组、95个自然村。境内有60多个企事业单位,省属企业有大唐碧口水电厂,县属单位有移民局、文县二中、文县第二人民医院等,其余均属县级财贸、工交、文教、卫生等单位的下属单位。

碧口,原名碧峪口、碧霞口。境内居民,多为四川经商落户的移民,其语言、服饰、习俗、民宅,无不与巴蜀大地同出一辙,故自古就有“碧口不像甘”之说。清乾隆至民国年间,碧口是陇上著名的水陆码头,甘、川的物资集散地,木船从碧口起航沿白龙江入嘉陵江,可直达重庆。凡甘、青及四川松潘等地药材、土特产品运出,西南各省、江浙一带日用物品进入甘、青、宁、蒙古、新等省,都必须经过碧口集散。商贾云集,交易兴隆,仅药材行栈就有40多家。古镇名播陇原,享誉华夏,为甘肃“四大重镇”之首,有“小上海”之称,年税收曾多达两万多银圆,占全省税收的一半以上。

解放后,随着陇海、宝成铁路修通和甘川公路全线通车,白龙江上木船运输停止,碧口成了南下四川、北上甘肃的公路交通要道。昔日兴旺至极的药材交易虽风光不再,但改革开放以来,工商业随之迅速崛起,各种店铺、餐饮、摊点布满大街小巷。据20世纪80年代统计,全镇个体工商户达300多户。

碧口森林茂密,山清水秀,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亚热带植被较好的地带,盛产茶叶、油桐、油橄榄、漆树、棕榈、枇杷、板栗等。李子坝建成4000多亩丰产茶园,被誉为“陇上茶乡”;石龙沟建成4000亩左右茶园,马家山、水蒿坪、剪子坪茶园均为全县茶叶生产基地。

碧峰沟与小镇近在咫尺,举步可达。沟里随处可见小桥流水,碧潭遍布,翠竹婆娑,芭蕉漾绿,山径幽邃,古刹钟声,是小镇人闲暇时消闲漫步的最佳去处。石龙沟自然生态良好,“Y”字形的深沟,林木漾绿,茶罗吐翠,溪流潺潺,茶园、翠竹、溪流、森林、碧潭,构成了一方天然的生态乐园,展现了发展生态旅游的广阔前景。境内建成了西北地区唯一的茶叶博物馆,正在逐步打造为“陇原茶博园”。

深山密林还盛产蕨菜、薇菜、刺嫩芽等山野菜,远销日本等国。李子坝一带密林里,栖息着国宝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

中庙镇

中庙镇,位于白龙江下游,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之说。全镇面积254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中庙,海拔570米,距碧口镇15公里,距县城100公里。距四川广元盘龙飞机场120公里,1个多小时车程;距武罐高速公路,10多分钟车程。境内的罐子沟,海拔550米,是全省海拔最低的地方。2004年撤乡并镇中,肖家乡的8个村并入中庙乡,仍称中庙乡。2015年撤乡建镇,称中庙镇。全镇辖19个行政村、118个村民小组、212个自然村,3100多户,12000多人。

中庙镇,原名“中兴乡”,后改为中庙乡,据说因当地有一座明末所建神庙而得名。后神庙年久失修,神像破损,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当地乡绅赵子厚集资培修,请碧口张画匠重塑老倌杨氏及文武夫子、牛马二王、土地神等。每年正月十六为庙会,全乡民众皆出股吃赶庙会,热闹非凡。

中庙乡山峦起伏,地势比较平坦,村子皆坐落在白龙江两岸,村民居住分散。早年人口稀少,居民大多为外地迁入,如联丰等村的董姓人家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由口头坝乡迁入,李家坝的李姓由小盘峪毛山迁来,吕姓于乾隆三年(1738年)从文县红土坡一带迁来,杜、强两姓于明代由湖北迁入。

清乾隆年间,中庙行店曾为码头,后码头逐渐上移至碧口镇。当地商贸市场历来发达,民国初年中庙街道已具规模,贾户、客栈、饮食行业繁盛。中庙集市历来繁荣,与隔江相望的四川青川姚渡集市,共同撑起甘川两省乡民的“边界贸易”。

境内山清水秀,翠竹婆娑,溪流潺潺,鱼游碧潭,鸭戏翠湖,棕榈播绿,山卉摇芳,颇具江南风光,为陇上最具“陇南秀色”之地。尤以联丰、清峪沟一带,田园风光美不胜收,景色最为宜人,是农家乐旅游的最佳去处。

境内的平台山,海拔2147米。1935年红四面方军曾与国民党第一师丁德隆旅在此展开激战,痛歼顽敌,名垂青史。

平台山的山顶,古人曾修建祖师神庙,每年农历六月六日为庙会的会期,方圆数百里的乡民纷至沓来赶会。平台山脚下,有一寺名“双龙观”,寺容可观,供奉有真武祖师神像,香火鼎盛。寺内有一眼泉,泉水清澈甘甜,泉涌四溢,胜似双龙降雨。有诗人云“雄鸡一声三省晓,钟声入户香客来”。山门建有三层高楼,山门前有灵官、土地神。山门对联为:万里云霞皆可尽,此门山水亦能灵。灵官对联为:洗心能脱苦,革面可超生。土地对联为:通天达地长者,护国佑民先生。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为庙会,甘川陕香客齐来,有五六千人之众,实为一大景观。

境内的小团鱼河,又称“盘峪河”,为文县“八河”之一,发源于武都区枫相山,流经中庙镇大水等村,汇入白龙江,流程37公里。小团鱼河的大水沟,风光秀丽,景色迷人,绿水如带,碧潭遍布,茂林修竹绿满幽谷,珍禽异兽出没林间,加之小桥流水,野卉摇芳,被当地人称为“小九寨沟”,是一块待开发的旅游资源。中庙镇境内有一石洞,坐落崖畔,规模较大,据传是张果老修仙之地。

中庙境内的白龙江河床和沿江两岸,黄金矿藏十分丰富。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地的黄金开采曾红极一时,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曾“天翻地覆”,约经十年之久方才偃旗息鼓。民国年间,中庙村民曾广种“蓝子”,为染料重要原料,曾红火一时,为乡民带来财源滚滚。

中庙镇盛产油桐,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建办过桐油加工厂。当地还盛产茶叶、木耳、小花生,均为当地著名土特产。中庙黄酒历史悠久,久负盛名,是乡民自饮和待客的佳酿。

范坝镇

范坝镇,位于文县东南部,面积563平方公里,是全县面积最大的乡,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12%。镇政府驻地田家湾村,海拔700米,距碧口镇27公里,距县城100公里。全县最长的县乡公路“何马路”横贯全境,让水河流经全镇。

范坝镇,早年称“梧桐乡”,后改为范坝乡,以姓氏和自然地理而得名,乡政府设在范家坝。1975年碧口水电站建成后,范坝乡成为库区,让水河畔的一些村社被淹没,乡政府由范坝村迁往田家湾村;2004年撤乡并镇中,店坝乡与范坝乡合并,称范坝乡;2015年撤乡建镇,称范坝镇。这里原有居民仅高、严二姓,明末由山西迁入范、陈、左、何、杨、刘等户,开垦土地,安家务农,清末老丁户达600户。现全镇辖22个行政村、140个村民小组、322个自然村,3400多户,13000人。

长期以来,当地乡民因地制宜,沿河引水灌田栽种水稻,低层台地造木车抽水扩大水田面积,从而使这里到处是农田、水车和水磨,一副锦绣田园美景。水田稻麦轮作,一年两熟,耕作精细,单产较高。半山层肥沃,多为梯田,小麦、苞谷、豆类等作物轮作,间年三熟,山地面积较大,产粮量大。范坝历史上就是文县的主要产粮区之一,特别是罐子沟一带,是素称“东水向西流,湾湾绿油油,九梁十八湾,湾湾水不干,蜗牛稻田遍山野,一碗泥巴两碗饭”的好地方。经济林木有油桐、茶叶、核桃、板栗、漆树等,还盛产木耳、银耳、香菌、蕨菜、薇菜、香菌、草莓等。范坝镇资源丰富,素有砍耳山、砍菌山、割漆、养蜂等习俗,高潮时多达1200户,是山乡农民增收的来源。

范坝因盛产粮食、木耳、药材、禽畜等多种产品,小商小贩和当地农民纷纷交易,逐渐开成集市。集市历史悠久,光绪末年(1905年)便在全乡适中的上陈家坝的李家地开办集市,定农历三、六、九逢集。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李家地被洪水冲毁,集市迁至下范家坝,却不适宜。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又迁至上范家坝,地处人口稠密的中心地带,开市之后非常繁荣。碧口电站建成后,集市所在地被淹没,集市随乡政府迁至田家湾至今。

早年随着市场的兴起,烟馆、酒馆、茶馆、饭馆相应而兴。每逢范坝集日,酿酒闹事、打架斗殴的时有发生,因而给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是非人提供了吃食门路。他们捕风捉影,无事生非,黑白颠倒,唯利是图。旧社会范坝有名的是非人有陈方映、范真连、田云可之流,民谣云:陈知府,范知县,田云可开阎王殿。他们弄得穷苦人家倾家荡产,其祸患可知。旧社会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粮、款、丁、夫急如星火。上述勒索,须交现洋,腰无现金就得借“大加一”“筋斗利”“驴打滚”等高利贷,致忠厚良民终年辛劳,不得温饱,被迫倾家荡产,背井离乡者年年都有。

范坝镇,是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生态区,设有让水河保护站。密林里生长着香果树等珍稀树种,栖息着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动物。让水河里生活着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大鲵(娃娃鱼)。20世纪50年代,这里曾建有县办金丝猴饲养场,圈养的数百只金丝猴,或疾病而终,或“忧郁”死亡,余者放归山林。

范坝镇是碧口水库风景区核心部分,风光秀丽,植被良好,青山如黛,绿水长流,修竹婆娑,茂林吐翠,不是江南水乡,胜似江南水乡,是一块理想的待开发的生态旅游之地,是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当地时兴家家酿黄酒,已有数百年历史,世代相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范坝黄酒,农家自饮,款待宾客,以其甘醇可口,在当地颇有名气。当地农家用苞谷酿造的白酒历史悠久,物美价廉,深受消费者欢迎。

范坝镇让水河畔沙金矿藏资源丰富,20世纪90年代曾一度形成群采黄金热潮。被人们誉为文县的“黄金海岸”,曾圆了不少人的“黄金梦”。在走出一个个富翁的同时,也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除金矿外,范坝镇的白皂、衡家等地还有丰富的铜矿,银厂一带有丰富的石棉矿,开过锌矿,《文县志》均有记载。

清同治七年(1868年),又说是同治五年(1866年),让水河村民募捐修建了让水河铁索桥,桥长150米,是连接碧口和文县的主要枢纽桥。1958年修建甘川公路时拆除,代之而起的公路浮水桥,后被碧口电站水库淹没。1987年建起了高家磨人行吊桥,跨度228米,是全省境内最大的人行吊桥。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柏元大桥,是让水河上的第一座公路桥,后又先后在让水河上兴建了孙家河口公路大桥、王家坝公路大桥。

境内的摩天岭,海拔2227米,堪称天堑关隘。三国时期,魏将邓艾伐蜀偷渡阴平,过此境,翻越摩天岭。1935年4月中旬,红四方面军曾与国民党军队丁德隆部在此激战。

古代留传的“石室古墓”就是探秘的焦点。店坝镇境内曾有几处规模恢宏的木楼四合院,是早年巨商宅院。

玉垒乡

玉垒乡,位于白水江下游,面积238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玉枕村,海拔700米,距县城46公里,距碧口镇35公里。全乡辖12个行政村、56个村民小组、156个自然村,1400多户,6000多人,群众居住分散。

玉垒乡原辖白水江金口坝至让水河40多公里,白龙江木风沟至石土地50多公里和小盘峪地区,1936年又合并朱家、杨家、金口、瀚平四乡。原有老丁民500多户,四乡合并后共有1500多户。

玉垒乡,因境内有玉垒关而得名。玉垒关,为文县四大雄关之一,位于关头坝大桥下一公里处,两崖峭壁,势极陡险,扼陇蜀咽喉,为唐宋以来置戍守处,为历代军事上必争之要隘。旧省志称为“秦蜀咽喉”。其关隘险道有诗为证,明代诗人张其亮《玉垒关》诗曰:“天开一堑锁咽喉,控制西南二百州。御冠有方泥不靖,重门无警析长收。岩前月白鸡啼晓,林外风清雁瞰秋。瞻彼路旁来往客,谁腾紫气驾青牛。”三国时魏将郭淮所筑的郭淮城遗址在关头坝,今俱淹没于碧口水库底。

乡政府驻地,名“玉枕”。据说山崖间有一石,状如玉笋,色白光亮如玉,可望而不可即,人力难取,故而得名“玉枕”。

白龙江和白水江,在这里汇合。1975年碧口水电站建成后,这里成为库区,宽阔的水域为发展水产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两江汇合处一公里的老玉垒乡政府所在地(现玉垒坪前),古时建有伸臂式廊桥——阴平桥,史料称“阴平桥头”,是通往蜀道咽喉。三国魏将伐蜀以后桥址多次变迁,明朝末年(1643年)被匪寇焚毁,清朝康熙辛巳年(1702年)复建木桥,清朝咸丰六年(1856年)重建玉垒关木桥,多次维修其桥雄姿堪为一景,称之为秦蜀咽喉。1949年12月,国民党部队为阻止解放军南下将桥焚毁,后遗址淹于碧口库区。

玉垒境内,古栈道处处皆是。文州郡守杨槱诗《题玉枕驿》曰:“栈道险复险,客怀愁更愁。万山俱绝壁,一水不通舟。”自古这里是古渡口。1988年关头坝大桥建成后,天堑变通途。境内的玉垒坪铁索桥,是白龙江上最大的铁索桥之一。

白龙江畔的龙潭沟、巴巴沟、宿家湾、筏子坝、后河一带,原有成片原始森林。清乾嘉年间,碧口通重庆的船运业兴起,并建碧口新兴码头,这片森林成为碧口造船与建房的木料供应地。当时,林工将树砍伐运集到筏子坝,扎成木筏顺水流放碧口瓦窑上,筏子坝由此得名。

住沿江交通线上的居民,业农兼商,民国初年开骡马店的有9处27户。每户住10—30头骡马不等,每头每夜收费15元(银洋)。营饮食业者为数更多。清康熙年间在筏子坝山后发现铜矿,袁、王二姓远自陕西泾阳前来开采,制造火盆、铜壶、铜罐等多种器具,远销各地。冬春季节沿河两岸聚众淘金,石土地、牛心滩一带,每劳力日淘金3—4克,收入可观。此外还有种挖药材、割生漆、砍耳山等行业。可见清末民初玉垒已成农、工、商兴起,物阜民丰之地。

民国初年,孔繁锦盘踞天水,强迫辖区农民种烟。旧政腐败,人民无知,玉垒乡民一时兴起吸食大烟。家家设烟灯,户户有烟民,开烟馆的行业沿江遍布起来。由于吸食大烟,精神体躯变虚弱,兴旺各业趋萧条,世风日下,敲诈勒索之风兴起,为非作歹之徒横行。

玉垒乡水利资源丰富。2005年境内建成总投资5亿元、装机容量7.2万千瓦的汉坪嘴水电站,是白水江上最大的水电站。

刘启舒(原载《文县漫记》)

古道·马帮·铁索桥

阴平古道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文县知县江景瑞在新修《文县志》序言中写道:余乙卯(1699年),承乏兹士,举头峻峭嵯峨,侧耳波涛汹涌,人民涣散而朴鲁,村舍残破而凄凉。且三两环距羌番,两路歧通蜀汉,不觉凛手其色,愀然其容。而浩叹曰:“何荒僻瘠薄若此之甚也。”

县志又载,玉垒关唐宋以来所置戍守处,为陇蜀咽喉路通剑州(今四川剑阁)。又载,……阴平道为秦蜀出入兵之路。

县志关梁载,……青塘关(即青塘岭,又称摩天岭)至龙州(今平武县境)150里自北而南。右肩不得易所负,故称“左担路”,邓艾入蜀之道也,蜀号天险舍剑阁而别无路。宋孝宗时,文州开青云岭“以引商贩冀收其利”的左担路。

所谓栈道,县志载,濒江开路,南通巴蜀,悬岩下,冲波逆折,无可攀援处,则凿岩架木,上铺石板,名曰栈道。

据以上所载,文县当年贫困荒凉,且三面环羌番,只有两条通川蜀之栈道,其困境真所谓“愀然其容”。同时也可看到宋孝宗之前,仅只文县玉垒关通往剑州的一条古道,也就是说舍此道别无他道可通四川。此路线是由文县经玉垒关、碧口、余家湾,翻越走马梁至白水、石关子、东渡、水磨沟,登莲花池,翻越大阁山,下偏桥子,通过各个栈道,再西渡至昭化,登金牛道达剑州的唯一通川道路。此道早在秦代司马错,就经此道取川,继后历代便成为秦蜀出入兵之路。明代吴三桂、张宪宗部及都司王昌明也循此道出入甘川,民国以来川军和红军北上也取此道出入。

此道非常险峻,沿途登山涉水。峭壁悬崖栈道接踵,行程万分困难。清代通商后,甘川商旅背挑两行也必出入此道。

解放后,1959年修通了沿白龙江西岸直通昭化的公路后,不再东渡过江登山走险,至此大大地便利了运输行旅。

第二条通往四川的青云岭(又称摩天岭)道。此道为宋孝宗时才开通的,以引商贩冀收其利的通商捷道,也就是所谓的“左担道”。但此路线沿途万山阻隔,峭壁悬崖,栈道接踵,行路非常艰难。但此道开通后,确也起到了巨大作用,除沟通了川甘行旅商营之便,又节省途程数百里,同时更开辟了贫穷而落后的柏元和糜地乡,使得这些地方的群民都有了生活出路,人人都有奔头。至清代雍正年间,柏元人口有粮在册的已达1200多户丁民。木须坝深沟两河汇合处之石磨河塘上,新兴的集市上,买卖客商和往来背挑两行运输人等拥塞不堪。粮食、山货、日用品等遍布于市,黑白木耳每日都在数百斤以上。极其珍贵的特产,金丝猴皮、豹皮、熊胆、麝香以及血结、金耳环、金石斛,应有尽有,集市非常繁荣。集市上还有管理集市的乡约或头人,政府还设有传递信息的“塘”“讯”点。此集市为文县至平武之间最大集市。

民国以来,军阀混战,股匪到处流窜,柏元乡多次遭抢劫。民国十五六年,赶散了集市,断绝了交通,至此通达数百年之久的通川大道便告结束。

以上即是所谓两通川蜀之道。

后河驿道

白龙江,俗称“后河”。驿道,古之官道。

后河在清同治三年(1864年)之前没有驿道。武都至碧口的驿道线路为,自武都出发沿白龙江而下,进入文县尖山乡洋汤河与白龙江汇合处的河口后,甩开白龙江,翻山越岭,经分水岭梁、八盘山、关家沟,至文县后沿白水江而下,经马泉、金口坝、玉垒关、河口至碧口,整整绕行了一个大圈。

清同治三年,四川统领周武达开通了后河驿道。周武达是四川十八营的统领,同治三年太平军启王蓝二顺与郡王梁富成盘踞武都时,他奉调去武协剿蓝二顺和梁富成。他感到经文县路程太为迂蔓,供给军需更非容易。他便率军民拓宽了后河便道为驿道,至此便缩短了武都至碧口途程40公里,更免翻关家沟分水岭之大山。由此大大方便了武都至碧口驿运,更促进了碧口市镇繁荣和发展。

驿运马帮

早年,碧口与甘川的驿运道上,随时都可看到一匹匹重负的驼队和长长的驿运马帮,更可听到震耳欲聋的驼铃和震响山谷高歌马调。这便是当年驿运道上往来马帮的行列情景。

此些驮帮,既有五六站一次的文县武都帮,也有十余站一次的宕昌、岷县帮,还有三十到四五十站一次的兰州、青海、宁夏、新疆帮。他们常年长途跋涉,途经数百里数千里的驿程,走过高山旷野,越过冰封雪山,渡过大江急流,更登上许多峭壁悬岩的凌空栈道。

他们也常常在行程中,遇到冰封雪阻,隔江洪流,往宿于山间江岸,饱受雨露侵蚀饥寒交迫之苦。有时还会遇到栈道崩塌,遭受马翻人亡之祸,更会遇到土匪抢劫之害,他们随时都处于惊恐之中。虽常年万分劳苦,他们却以嘹亮的高歌马调来解除苦闷和劳倦。

当年,修此驿道也非容易,不是一朝一夕能修通数百里千里之驿道。尤其临洮以及下沿洮河、白龙江,而入文县碧口段驿道工程,非常艰险难修。黑殿峡、九殿峡、石堡城、邓邓桥、武都响崖坝、文县的骆驼项等处,皆是峭壁悬岩的凌空绝径。

对此绝径,务必循岩凿孔、架木铺石,要一处处地攀岩登梯凿石、钻孔。这在当年全靠人力来完成此项艰巨的大工程,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据说,武都险崖坝和文县骆驼项通道,均是石匠一锤一錾地打出来的,支给石匠的工资是一升石渣、一升小钱的代价换来的。

甘、碧的驿运,早在重庆通航碧口中庙行店时,就有了武都至文县的驮帮,运来药材至行店,与航运川货食盐、钢铁兑换。随后,航船溯江停泊碧口后,便有宕昌、岷县的药材驮帮来碧口销售。

至清同治三年(1864年),驿运改道,不经文县,改行沿白龙江东下,经口头坝、坟坪子,至玉垒关,达碧口捷径。并又先后修建了蒿子店永济桥和让水河铁桥之后,既解决了渡江之难,又避去了翻越关家沟分水岭之大山之险,更省驿程80华里。这条驿道,被称为“后河驿道”。后河,即白龙江的俗称。

开通这条后河驿道的,并非商贾巨富,而是四川统领周达武。

周达武是四川十八盘统领。同治三年,太平军蓝二顺与启王梁富成盘踞武都时,周达武奉调去武都协剿蓝二顺、梁富成。他感到经文县至武都的路程太为迂蔓,供给军需更非容易,他便率领军民将后河这条便道拓宽为驿道。这样一来,给驿运大大地提供了方便。至此,不仅武都、岷县的药材驿运帮大批涌来,而且兰州、临洮的水烟帮,青海、宁夏、新疆的皮毛、枸杞、鹿茸帮,也源源不断而来。

至清同治十年(1871年)前后,又修通了碧口至四川江油驿运道。从此,甘川道上,每日便有上千骑的驮帮往来。当年形容驮帮之盛况,称之为“驮不完的阶州,填不满的碧口”。

白龙江上永济桥

永济桥,是碧口驿运道上的一座极其重要的桥梁,位于临江下行10公里的地方,为洋汤河与白龙江汇合处,坐落在文县尖山乡与口头坝乡交界处的蒿子店,故又称“蒿子店桥”,是白龙江渡江之桥。

永济桥,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由原来的窝木桥改建为铁索桥,领工为文县武官杨清献。经建人为孙长贵,系原店坝乡(今范坝镇)孙家河口人,前清武秀才,俗称“孙长贵”。由碧口商会捐资,工、料为口头坝和玉垒全乡承担。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完工,历时11年之久。

该桥长60米,跨度为48米,宽2.3米,有主索9根(直径4.5厘米),桥面压索2根,桥栏2根,桥栏栏杆200多根(每根长1米)。桥两端桥头各安铸有拴铁索主柱各9根,桥面铺木板木方,既通背挑行旅,更可通行骑马驿运。桥竣工之后,建有碑亭,亭碑撰有建桥史略及督工、捐资、捐料等人名和年月。亭正面悬有“永济桥”三字匾额,“文革”破四旧时被毁。

永济桥北岸有山崖,称“刀刃崖”,壁立千仞。桥基凿崖而成。白龙江奔流其下,两岸狭逼,波涛汹涌,附崖而过。上流百米处有三四家人,地名蒿子店。南岸地势稍阔。桥基系人工砌成,临岸处有五六家人,地名马家坝。后有高山环抱。上游不远处,洋汤河汇入白龙江中,隔岸有个名叫“河口”的小山村,212国道绕村而过。此路未通时,永济桥实为甘川咽喉,地势险要,历来有军队把守。桥南端有镇江王爷庙,系守军住所。

永济桥历经百年风雨沧桑,建成后屡遭破坏,曾数次修缮。

民国九年(1920年)滇军叶全部自武都过境入川,碧口驻军马绍武为了阻止叶军南下,派人将永济桥铁索全部锉坏。叶军至,先头刚过,后军蜂拥而上,桥突然断裂,人和沿途劫掠的马匹、骆驼纷纷坠江者不计其数,余军江东下,经浪头山、免儿坡至碧口,此桥遂坏不能通行。

至民国十二年(1923年),由碧口商会会长肖礼堂先生承领缮修,重建此桥,时经4年,至民国十六年(1927年)方才修通。

民国十七年(1928年),碧口驻扎匪军白云,为了阻止甘军南下碧口,又将永济桥一侧两根主索拔掉铁桩,沉入江中,致桥面倾斜,桥遭毁坏,马不能过。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夏,又经肖礼堂先生承修,连同后河驿道等,历时两年,直至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始修通此桥和驿道。

1949年12月,国民党赵龙文退走碧口时,留工后一连据守马家坝桥头,企图破坏此桥,阻止解放军南下。国民党起义部队119军副军长蒋云台派一营长率领一个连,兼程赶往蒿子店保桥。离桥一里许,望见敌军正在破坏此桥,已炸断主索一根,当即开枪射击,此桥得以保存。解放后,永济桥得以修缮,保障了南来北往的通行。

2014年苗家坝水电站蓄水发电后,蒿子店一带成为库区,永济桥遂被淹没。至此,永济桥从人们视野中永远地消失了,但作为“百年老桥”,它在历史上为沟通甘川交通、方便南来北往通行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将永载史册,为人们所深深铭记。

何家湾铁索桥

白龙江的何家湾铁索桥,是文县境内白龙江上仅有的两座铁索桥,另一座是清朝修建的永济桥。何家湾是碧口上下有名的村子,坐落在白龙江,距离碧口镇不足一公里。由于大江的阻隔,南来北往很不方便。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碧口各界人士倡议修建何家湾大桥,并公举孙长贵为领修。此前,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历时11年,他曾领修了白龙江上的永济桥。铁索桥在晚清前是边远山区最先进的渡江工具,这种桥当时不仅在文县绝无仅有,就是在全省也很少见。因那时在全国极端缺铁的情况下,当地民间急需的铁锅、铁铧都很困难,都要从四川江油的雁门坝或重庆用高昂的价格买来,而且有时还供不应求。当地人常常都用的是多次修补的破锅破铧,何况造铁桥需要大批的铁料从何而来。同时建造铁桥是一项创举工程,技工资金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然而,如此艰巨的工程任务,并没有难倒孙长贵先生。他从工程设计、筹措资金、捐献废铁,到招选工匠、率领施工等尽心竭力,忠于职守,事事躬亲,任劳任怨。旧法建铁索桥从铁工而论,要将碎铁熔成毛铁,继而打成粗块,再锻打成长一米多长,直径6厘米粗的铁条,最后两头扣环连成所设计长度的铁索。

修建何家湾铁索桥,需有长130米的正铁索7根,同一长度的压板索4根,桥身左右长数十米的拉索共15根。此外两边长一米多的铁栏杆200多根,长25米的横连正铁索的铁杆数十根。这些都是土炉、风箱、人工持铁锤锻打制成。两桥头堡固定拴铁索的长2米许、直径约20厘米的铁桩20多根,系用铁水浇铸。南端桥头堡人工开凿石崖。在石崖平面凿打15个桩孔,北端桥头堡是挖基填石三合土浇灌,上砌人工凿成的长方形石块,下大上小高10余米。堡顶用人工凿成的盘石压盖。最大的盘石2米多见方,厚一米多,在盘石上凿孔下桩挂铁索。这些石料是很多石匠成年累月手持钢錾铁锤,一锤锤凿成。

孙长贵率领民工历时3年,终于建成了何家湾铁索桥。谁知,铁索桥刚刚建成,一场洪水将桥的北堡冲塌。孙长贵如遭霹雳,悲愤交加,欲投江自尽。经好友劝慰,再振作精神,总结教训,将北堡后移10多米,经一年多重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始告竣工。何家湾铁索桥的竣工,解决了南来北往的人过江难问题。

1949年12月9日,国民党首天部队张文德团撤离文县,退守碧口,将何家湾铁索桥炸断,解放后曾修复。

1969年,川桥队修建碧口何家湾白龙江上的公路大桥,次年竣工。

张锡田 窦永清 何光烈 刘启舒

让水河铁索桥

出碧口镇,逆白龙江北上,穿过土地庙石窟的大门,绕曲水湾,过牛心滩和石土地后,便到了让水河口了。让水河口距碧口10公里,有七八户人家,半农半商,以卖馒头和豆花面为生,是个歇脚打尖的地方。

让水河从摩天岭蜿蜒而来,奔流二百余里,由于四周山峦起伏,森林密布,雨量充沛,水量相当丰富,它滋润着柏园、范坝两乡大片土地的稻米生长,在它即将流入白龙江时,却被一条十里长的山谷紧紧地夹住那放荡不羁的身躯,使它变得像一匹咆哮的野马,在峡谷中横冲直撞,把右岸的砂土山,冲刷成一道长长的铺满大大小小鹅卵石的河滩。

左岸是高高的石山,高耸挺拔苍劲有力,雨水的侵蚀使山的一部分零乱破碎,一些不知名的灌木和低矮的小松树把裸露的部分岩石也打扮得绿绿葱葱,风从僵硬的石山上刮过,增加了点柔和的感觉和曲线的美丽。清清的河水在山脚下流淌着,翻滚着,在山嘴处和奔腾的白龙江汇合,像一抹深蓝色的油彩在浊白的江边画了一条蝌蚪状的斜线。

走上河滩,在里许之外,就可以看见白云蓝天之下,青山夹峙之间,波光水影之上,一座精美小巧壮丽的铁索桥,它是那样的格外醒目,和谐而自然地让行人感到新奇,而情不自禁地感叹。

两座高高的桥墩建立在石山脚下和铺满鹅卵石的河滩上,桥墩高六七米,呈不等边梯形,由块石和片石砌成,相对的一面隔河相望,相背的两个长长的斜面成了上桥头堡的引桥。引桥各有三四十步石级,石级上长满荒草,只有被马帮铁蹄踩踏成的“之”字形路面,显得零乱而破碎。

桥头堡上建有三开间的通廊式建筑,灰瓦白墙,房顶起脊,房角微翘,吊有风铃,山风一来,清脆悦耳。在通廊中埋有碗口粗细的铁柱,柱头高出地面半尺,在每根铁柱上都固定着长长的铁链,每根铁链长约三尺,有手臂粗,两头被锻打成圆形,呈环状,链的中部为四方形铁链环环相扣,直通对岸。

两个桥头堡相距约三十余米,作为桥身的八根铁链拉得较直,下垂的幅度较小。视桥的长度而定铁链的根数,铁链等距离并排排列,宽度约为两米。在桥面的铁链上横向铺满木板,在横向的木板上又纵向铺上宽二尺的木板,作为人畜通道。另有两根铁链固定在距后墙很近的地方,在将到桥三四尺的地方,用高二尺的方石柱顶起,作为栏杆。每隔一丈左右,用铁链与桥身两边的铁链连在一起,使桥身和桥栏成为一个整体。由于整个桥的长度较短,桥身下垂的幅度不大,人走在上面并不感到颠簸,也不摇晃。

每当马帮的铃铛从石山嘴的那边慢慢响过来的时候,紧张的脚夫们吆喝着,调整走在山石路上的牲口,看着在铁索桥上,一个个扯着马尾巴,或拉着马笼头过桥的情景,真是一幅山间铃响马帮来的壮丽景象。脚夫们走下桥头堡的石级后,花儿声便唱起来了,歌声中充满了欢乐和自信。

我走过文县境内的三座铁索桥,无论从桥的样式、建筑风格看,这三座桥都同出一人之手,而让水河铁索桥恰恰是最早修建的模型桥。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修碧口水电站时,让水河铁索桥被毁坏了,真是非常可惜!如果当时人们的头脑中稍有一点保护文物的概念,或有一点珍惜先人的遗产的话,那现在又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啊!

雷春贵(原载《拾起往昔的记忆》)

山间铃响马帮来

昔日的碧口,除了一条长长的正街和一条短短的新街外,还有一条僻静的后马路。在这条马路上,时时能看到成队的马帮,响着“叮叮当当”的铃铛声从这里路过。

当时陇南各县虽有大量宝贵的中药材,却苦于无公路、无铁路可通,偏僻闭塞,交通不便,积压着大量的中药材,运不出去,卖不成钱,像个富有的乞丐,抱着金碗讨口。可是自从有了碧口白龙江这条黄金水道,使他们看到了希望。于是,他们就不辞劳苦,千里跋涉,人背畜驮地将当归、大黄、红芪、党参等中药材,以及花椒、核桃、木耳等山货,运去碧口出售。其主要运输工具,就是人背畜驮。

赶牲口驮运的人,被称为“脚户”,头扎白毛巾,手持鞭杆。他们或三两一帮,或数人一伙,赶着牲口,没明没夜地行走在白龙江、白水江两江沿岸崎岖的羊肠小道上。脚户们不知是爱美,或者是出于迷信心理,马帮中领头的牲口,一定要选高大、健壮俊美的,把它洗刷干净,头上挂上红绸子,脖颈上系一圈金灿灿的铃铛,一路发出动听清脆的叮当声。行进中,脚户们为解除旅途中的疲劳,驱赶山谷中的寂寞,不时敞开嗓门,吼着悠扬的山歌。那高亢而野味十足的歌声,与马帮的铃铛声相互交应,在大山峡谷中久久回荡,构成一首首和谐动听的山野交响曲。

羊肠小道上,不仅有赶牲口的脚户,还有被称为“背老二”(又称“背脚子”)的背药、背山货的人。不管是脚户,还是背老二,生活都是十分艰辛的。他们一路上风餐露宿,早出晚宿,走在漫长而崎岖不平的乱石路上,翻越在险象环生的悬崖峭壁中。夏天冒着烈日酷暑,冬天迎着寒冷朔风;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送走黎明,迎来黄昏。渴了掬口溪水解渴,饿了咬口冷馍充饥。他们就这样,长年累月赶着牲口,在这羊肠小道上不停地走啊走!

比起脚户,背老二更为辛苦。他们背上两百来斤的药材或山货,走在崎岖山路上,一边走一边不停地用手或竹篾做成的“汗刮子”,甩去额上不断冒出的汗珠。实在走不动了,就用丁字形的“拐扒子”,支着脊背上的重物“打个尖”,深深地吁口长气,以缓解劳累和紧迫的呼吸。真是路漫漫兮,何处是尽头?因体力透支,病倒、晕倒或客死异乡者,时有发生。他们究竟为什么?还不是为自己辛苦种出的药材,不要烂在地里,闲置在家里,好歹卖成钱,免得全家人挨冻受饿。他们当中,有的或是受雇于人背脚,为的是挣碗饭食钱,养家糊口。

有些脚户或背老二,为使驮运或肩背的药材卖个好价钱,哪怕再疲劳,到了碧口也不歇脚,继续顺着碧口一条山沟——碧峰沟,一条更为危险、更为艰辛的骡马小道行进,去四川中坝(今江油)出售。小道所经过的地方,全是崇山峻岭,沟溪遍布,人烟稀少,常有土匪出没。这爬不完的山,涉不完的水,无止无境延伸到远方。这条便道,历史上三国大将邓艾入川灭蜀,在此裹毡坠悬了。当年红四方面军入陇,也在此浴血奋战受阻。土匪常出没在九道拐、大道岭。据说,一伙商人曾经此地,被土匪抢去钱财,把人一个个绑在大树上,只留下一个人没绑而去。估计土匪走远了,没有被绑的这人才给绑着的人解去绳索,惊恐逃回。试想,土匪若把所有人绑在林中离去,这伙人不是冻饿而死,就会被野兽吃掉。听了让人不寒而栗。这就是说的“盗亦有道”,看来有些土匪的良心也没有完全泯灭。

当时,碧口上街开有几十家山货店,较出名的有文武二财神,专门是接待这些山货客的。山货店一般店面不太大,十分简陋,只能是个遮个风、避个雨、做个饭、睡个觉和能堆放山货的地方。许多药农为了省钱,还自带有玉米面的干粮,饿了烧碗酸菜汤,放点盐,吃干粮。晚上许多人挤在一个床上,一床破被就行了。他们盼望货早点脱手,急着归家,好来二次。

他们初来碧口,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既不了解销售行情,又找不到买主,山货店老板天然成了他们的中介人。买主由店老板去找,价钱由他们去定,货成交后由店老板付钱给他们。一些厚道讲点良心的店老板,从中还“揩油”不多,一些黑心店老板,不知从中吃去了药农多少血汗钱!可怜憨厚的药农们,对此一切浑然不知,临走时还得感谢店老板。

药农们常年生活在偏僻、封闭、落后的农村,到了碧口就好像到了花花世界,晚上门都不敢出,生怕走丢了。当时,碧口流传着一个笑话:一药农吃了晚饭,大胆上街去,三转两转,找不着住的店了。他便一路沿街大喊:“谁家店里有我呢?谁家店里有我呢?”

从云南边境茶马古道运货的马帮,到陕北驮队,再到白龙江畔崎岖山道上的脚户,都反映了当年交通运输之艰难。

山间铃响马帮来,成了古镇碧口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许明诚石桂珍(原载《悠悠碧口情》)

漫话清末民初碧口至重庆的水路运输

碧口古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陕甘川三省交界处。在历史长河中,它曾奏响过众多的华彩乐章,传颂着浩瀚的动人故事。然而,作为一千年古镇,它最值得称道和回眸的,当数碧口至重庆的航运往事。白龙江上的每一朵浪花,都深情地细数着当年江上的悠悠岁月,讲述着古镇繁荣辉煌的往昔故事。

三省通衢的“黄金水路”

碧口至重庆的航运线,由白龙江段和嘉陵江段组成,整个航线全长800多公里,其中,白龙江航段全长130多公里。据碧口镇101岁的老人张锡田先生讲述,这条航运的开通于清乾隆年间,持续通航了100多年,历经清朝、民国、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碧口航运的开通,为碧口古镇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空前的繁荣景象,使一个原来仅有数十人家的小村落迅速崛起,成为闻名华夏的“小上海”、我国西北和西南的货物集散地、名扬四海的“水陆码头”。

碧口至重庆的千里航道,遂成为沟通甘、青、宁、蒙古、新诸省与巴蜀乃至全国联系的“水上通道”,一条名副其实的“黄金水路”。西北诸省的农副土特产品,尤其是甘肃陇南的归、芪、党、黄(岷县当归、武都黄芪和红芪、文县党参、宕昌大黄)等“四大名药”,还有木通、木香、羌活、独活、猪苓等杂药,以及花椒、大麻、棉花等山货,沿着一条条驮运驿道,伴随着脚户的高歌马调,犹如百川归海,源源不断地运抵碧口,再装船南下。

此后,这一艘艘满载药材和山货的木船,从碧口出发,沿着白龙江驶入嘉陵江,去重庆,达武汉,赴上海,远涉重洋,行销海内外。西南及江浙的丝绸、布匹、茶叶、烟酒、食品、食糖、陶瓷器、铁制品、工艺品、日用百货等,以及嘉陵江下游,重庆瓷器口的土碗,蓬安的火纸,阆中的保宁醋,南部的井盐等日用百货,再沿水路源源不断地运至碧口,然后转销到西北各地。

这条“黄金水路”的开通,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等待。千百年来,我国西北地区甘、青、宁、蒙古、新盛产的药材、皮毛等山货,曾长期使用人力背负,或用骡帮马队驮运,沿着山间小道踽踽进行,经碧口运往西南各地。而江浙的丝绸、布匹、日用百货等,也需人背肩挑和骡队马帮运抵碧口,再转运西北诸省。因道路艰险、路途遥远,运输十分困难,严重制约了物流,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早在唐时,白龙江以下的嘉陵江航道,便是四川、中原、西北间联系的重要交通命脉。西北和中原的小麦,经由洛阳、西安或秦州、徽县,沿白龙江、嘉陵江航道顺流而下,运往西南。四川的稻米,经由南充、阆中集积,顺流而上,在昭化、广元上岸;再经陆路送往中原或西北。该航道畅行无阻,历代均有疏浚。

碧口古镇坐落在白龙江畔、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白龙江航运的潜力,嘉陵江已开通航道,本地茂密的森林资源,加之“运之不竭”的货源,这一切,使精明的先辈们洞察到开辟碧口至重庆航运的巨大潜力和优势。于是,清乾隆初年,就有人开始在碧口一带修建码头,就地伐木建造船只,同时将他们已有的运输商船破浪前行、开往碧口,开创了碧口航运的先河。

起初,从四川来的商船,停泊在距碧口镇下方约15公里的中庙乡境内一个名叫“行店”的地方,遂成为当时最早的码头;后来,码头逐渐溯江上移,移至距碧口六七公里的肖家坝旋滩;后来,又移至石龙沟口处,把那个地方称为“码头”;再后来,商船继续破浪而行,闯破禁区“鸡冠石”“母猪石”“磨石滩”“复兴滩”等暗礁险滩,终于可以停泊在碧口古镇的白龙江畔了。碧口逐渐成为繁华兴旺的水陆码头,西北西南货物的集散地。在高亢激越的川江号子歌声中,碧口航运拉开了古镇兴旺辉煌的序幕。

清末民初,是碧口航运的鼎盛时期。碧口当地,历来就有“运不完的阶州(今陇南市武都区),填不满的碧口”之说。那时,一年四季,每天白龙江畔都停泊有七八十艘,甚至上百艘商船;下水船和上水船,来往穿梭,江面上呈现着纤夫奋力、号子震天的景象。

据史料记载,碧口每年运出运进货物总量七八万担,最高年份近十万担。碧口遂成为三省通衢、风云际会的地方,曾创下年税收10万两白银的纪录,占全省总税收的三分之一左右。

实力雄厚的船帮

随着碧口至重庆航运的开通,逐渐形成了碧口船帮,成了碧口九大商帮实力最为雄厚、阵营最为庞大的商帮。碧口船帮主要由在白龙江上航行船只的船工、业主组成,大部分为四川合江、重庆、宜宾、成都的船工、业主。

船帮对于整个江上航行的船只都有绝对的管理权,对于整个水上运输起到垄断作用。对于没有入帮的船只称“野船”,野船是不能航行,更不得运输贩运来往的货物、客商等。

碧口船帮实力相当雄厚,他们来往于江上,运输贩运大宗药材、山货和从事客运,积累了大量财富,在碧口镇修造了最为豪华的同业会馆——紫云宫。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竣工在嘉庆十八年(1813年),历时33年,修建总领共历任三任。属宫殿式建筑,雄伟壮观、精美豪华、工艺精湛,誉满周边地区。紫云宫整体建筑为古宫殿式建筑群体,整体建筑坐西向东。一进三大院,五大楼,36幢宫院屋舍。

船帮对内对外都有着相当严格的帮规帮约。如咸丰七年(1857年),碧口船帮制定了船业帮规,即《碧峪镇复兴场阖帮议定装载水运章程》。船帮的帮规略见一斑,章程云:

皇清定鼎二百余年以来,官有律条,民有团禁,国土皆然,讵我客船两帮,住文县碧峪镇,并及造紫云,宫落成有年,板主客商,装药运载,竟无规条管集,众谪议章程,一一刻石,以塑悠久,展药材两帮客商板主,乃有条不紊,众曰唯唯,是如以程。今将违规罚条列左。

——议板主不得进山写载,查出将船只充公,客亦不得在山许载,查出罚酒四席,神戏一台。

——议众店客,勿论在渝文,有信将载许。不准徇情、瞒藏,查出罚银二两充本庙公用。

——议各店价行江水脚银两,照市水分一百文,板主私与店主通情,再少合监规,希图贪载,查出不准开船,凭众议罚六千文充入本街城隍庙公用。

——议装运西南船帮药材船只,诚恐沿途遇事,或板主亲身送渝或家掌代送,路上不得代卖客货,查出真庄实情,本帮人等将伊逐出,永不许入帮。

——议板主装运货物,原系两家有益,倘河道失事或打湿药材,雇人起捞炕干另装,炭火工价等费客号认出。所有杂工伙食等用板主恁出。客主不得争论,仍将原货收拾送渝,客若不得将所欠水脚银所给,即转向碧向本店各号收讨,客家若再不给,平众理叙。

——议板主船只失事,无非论险滩、逆水、飞梢等情,勿论家掌弟兄溺水捞出,板主给赏命钱四千文,以作超度亲,若不依规条,如领上告所有词讼费用,众帮将小厘金给出以消官案等项。

木板船和毛板船

穿梭在碧口至重庆千余里航道上的船只,类型有两种:一种称“木板船”,或“木船”;另一种称“毛板船”。木板船的船主,大多是嘉陵江沿线四川广元昭化、阆中、蓬安、南充、西充等城镇的船老板。碧口街居民也有少数人拥有木板船,如居住在紫云宫对面的船老板严和才,拥有四艘木船;船老板张鹏九,不仅拥有二艘木船,而且自己还会驾船,人称“张驾长”;中街的杨易成,有三条木船;此外,中街的陈家、刘汉光等,均有自己的木船。但碧口街上的船老板拥有的木船,与嘉陵江沿岸城市船老板拥有的木船相比较,总体讲没有形成较大规模,在碧口航船大军中仅为“一枝独秀”。但碧口也涌现了不少开船的驾长,如张泉山、刘代荣等。同时,碧口还有不少会造船的水木匠,如孙天丙等。

木板船比较讲究,整个船体是用木板和铁钉钉造,船身用桐油油漆,船形为前后两头向上翘,船舱上覆盖有用竹篾片编织而成的船篷,船内相关用具如锅碗瓢勺等一应俱全,这种船可反复多次航运。木板船造价较高,造一艘船至少需1000多个银圆。船老板有自己造船的,也有图省事买现成船的,也有向造船厂预订的。木板船的大小规格不等,一般船身宽一丈多,长三丈二、三丈六、三丈八、五丈二不等。造船所用木料,一般为木质坚硬结实、耐腐耐朽的柏木,除此还有松木;柏木做船底,松木做船舱。木板船因大小不同,载重量亦各异,大船可载货二三十吨,小船只载十几吨。

毛板船,是船主在碧口就地取材,即购买农民从当地森林中砍伐的木材,所建造的一种比较简易的船只。毛板船的兴起,成为碧口至重庆航运线船泊大军中的“后起之秀”,为不少船主所青睐,纷纷建造。

毛板船的最大特点是,制造工艺简单,制造工期较短,造价比较低廉。造一艘毛板船,小船仅需三四百个银圆,大船则需五六百个银圆。若配齐船上所需的船篷、灶具、炊具等物,则共需七八百个银圆。即便是这样,毛板船的造价,仍比木板船低廉得多。建造毛板船用料不太讲究,造船钉子不是铁钉,而是就地取材廉价的竹钉,船造好后也不用桐油油漆。制造一艘毛板船,一般两月左右便可完工,而制造一般木板船则需要三四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毛板船的船身宽一丈多,长三丈二,最大的船身长五丈多。船的两头是平的,而不像木板船那样两头向上翘。一艘大的毛板船可载货十几吨,甚至20吨左右,小毛板船载货量不足10吨。

毛板船之得名,一个重要原因是制造比较简单,木板船的船体里外都要刨光,而毛板船的船体里外均不需要刨光。毛板船除制造工艺简单、工期短、造价低外,还有一个优越性:白龙江一到冬季枯水季节,因水量小,木板船容易搁浅。毛板船却因自身重量轻,不易搁浅,发挥着“轻骑兵”的作用,冬季里仍可在白龙江上航运。

除此而外,毛板船还有一个优越性,可在货物目的地倒卖赚钱。毛板船从碧口开至重庆,卸货后,船老板将毛板船当木板就地卖掉,可收入相当一笔钱。毛板船在重庆出售很是抢手,一艘毛板船卖的钱,至少可在碧口制造两艘毛板船,非常合算。所以毛板船的船老板,一般都采用这种运输方法:造船运货,再卖船造船,如此周而复始。

上架时间:2020-12-01 16:54:19
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