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

书友吧

第1章

我听说这次疫情爆发后十三连的战士连夜写了请战书,要求上一线,扛最重的担子。党员起模范带头作用,为疫区捐款。虽然十三连的请求没有被批准,可我在心里为他们感到欣慰。这只队伍的光荣传统一直都在。他们在疫情期间加班加点训练,在这里出不上力就在那里出力,这就是战士。生来就该上战场,就该保家卫国,就该跟人民同甘共苦。我已退役八年多了,但在十三连待过一天就永远是十三连的人。我为我的同志们感到骄傲自豪。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回顾这支队伍的光荣历程,我想也很有必要。我想,以微不足道的文字为代表为这些人民牺牲奉献的人民立传。

01

这是我参军的第十六个年头了。再过两个月我就将转业回家,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可以每天和妻子父母生活在一起。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可以四处走走看看,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也曾拥有梦想,只不过暂时隐藏在心里了。很多同志替我高兴:“老班长,要转业回家了,开心吗?你太让人羡慕了!”

没什么羡慕不羡慕的,我倒是羡慕他们,想永远留在这里,像楼前的那株大槐树。风中雨中陪伴卫兵守护着十三连。那也是那个人一生最后的美丽愿望。

真的舍不得,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一想到自己突然要离开,除了不适应,更多的还是心酸。空闲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在营区里面四处走走转转,在每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驻足停留。回忆在这个角落里发生的记忆犹新的故事。

来到这里的第一个年头,某天我在队列训练场站军姿。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天气,寒冷得能把人冻成冰雕。没有人让我们动,我们不敢随便乱动,心里却活蹦乱跳的要命。好像上了笼头的马儿不再自由,却无比向往驰骋草原的日子。我们不得不立在原地任由老天爷雕刻塑造已麻木的身体。半个小时,四十分钟,一个小时……过后我们互相调侃,真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我的老班长却在一旁默不发言。

十五年后的某一天,我带着我的兵观看纪录片《冰血长津湖》,当我们看到上百名年轻鲜活的生命成了真正的冰雕卧在原地表情冷峻一动不动时,不禁肃然起敬,潸然泪目。不为别的,就为了“服从”这两个字。

第十三个年头,我曾在四百米跑道上晕倒过一次。只是莫名其妙感到身体乏力,两腿发抖。脸色煞白煞白像面粉。跑着跑着便不由自主地倒了下去。身边的同志疯狂跑向我把我送去卫生队。医生告诉我我有低血糖,让我时刻在兜里揣几块方糖。低血糖,我自己在心里嘲讽自己,是病又不是病。真的是年纪大了不由人。

第七个年头,我带了第一届自己的兵。我和另外十七个老家伙一排跨立按大小个子站好,在十三连门前迎接他们的到来。昂首挺胸,雄赳赳的,威慑力十足。我个子最小最单薄,站在最后一个。现在看起那张照片来我联想到了儿时玩过的俄罗斯套娃。那时想着第八个年头不知还能不能继续走下去,心里有一万种不确定。数数自己还没了却的心愿,努力着一件一件地完成,尽量不留遗憾。带兵,是我要完成的第一个心愿。

……

当然,我在这个营区里停留最多的地方,还是在十三连门前那株槐树面前。关于那株槐树,还是到这里第二个年头的事。

为了美化环境,各连的战士们都在楼前楼后种几棵树。有柳树、梧桐、柏树、紫叶李……七连别出心裁在楼后种几株枣树,到了能结枣的时候每个战士可以吃两个香甜嘎嘣脆的枣子。八连也想学七连,但思来想去觉得不妥,美化环境不是开垦果园。八连决心扛红旗争第一把连里战士的思想工作做扎实。于是在绿圃上修剪成了两个铿锵有力的大字:铸魂!

十三连的楼前种了这个院子里唯一的一株槐树。

天气转暖时,十三连的大值日每日给它浇水,天气寒冷便用草绳替它编一件衣裳。不温不寒时新旧枝叶交替、掉落。那时就负责剪修的工作。一年四季待它如亲人,因为它根本就是我们的亲人。十三连对待这个亲人有一个传统:穿上绿军装,第一个军礼敬给它。脱下绿军装,最后一个军礼敬给它。每到清明节,要给它献花。每逢大事小情来临,要同它道别。有十四年了,从未变过。因为这大槐树底下,就是我们的亲人。

02

十六年前,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坐着“大箱板”一路摇摇晃晃颠簸到这里。进大门的第一眼看着身板笔直荷枪而立的神圣的卫兵向我们敬礼。一个个无不投去了羡慕甚至是敬畏的目光。这时候有一个体格精壮,面色黝黑,右眼眉毛处长一颗大痣的少年扶着车箱板倏地站了起来。目光牢牢钉在卫兵的身上,表情严肃。带车班长连忙将他劈头盖脸按着坐了下去,并大声告诉他:“坐下,危险!”他倒不慌张,不像我们见到这两道拐一样绵声细语,像受欺负似的。他淡定从容,转过目光对两道拐班长说:“班长,枪!”两道拐愣了一下,笑了。那笑容里有我当时并不能理解的意味。!”那个眉毛处长痣的青年叫伍卫国,我们后来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大智”,大智若愚。亦叫“大志”,胸怀大志。他胸前有一颗比眉毛处还要大一倍的痣。两道拐是十三连的一个资深老班长,专业军士,刘铁。

03

世上没有机缘巧合的事,有的只是人算胜过天算。刘铁和伍卫国的缘分得从一场人算开始说起。

伍卫国的横冲直撞重重撞到了刘铁的心里。好像鸿门宴里的樊哙撞到了项羽的心里。英雄惜英雄,莽夫惜莽夫。用刘铁的糙话说:“一个揍性!”

谁都喜欢好兵,什么叫好兵?有一个百说不厌的说法叫嗷嗷叫的才是好兵。能力不足可以弥补,学识不高可以丰富,但要是脑子进水当怂包软蛋那可就无可救药了。刘铁当了八年班长,看人的一言一行就能慧眼识珠。伍卫国留给他的第一印象就远高于我们一大截,我们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输了。刘铁对同车的四道杠点点头:“可造之材。”

于是,到了分兵的时候,问题来了。

我们一行人在新兵连门前下了车,列队整齐,等待被分配。分配是随机进行的。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依次往后轮,依次找到对应的班长。捡到好苗子全凭运气。伍卫国站在最后一排最后一个,一圈一圈轮下来,却轮到了四道杠那里。四道杠对着刘铁得意地努努嘴:“刘铁老班长,不好意思了。运气来了,挡不住。”

就这一句话,把刘铁惹恼火了。他的脸色像他的名字一样瞬时冰冷如铁:“换人!”

四道杠尴尬地笑笑:“老班长,咱不能耍赖皮。”

刘铁雷打不动,坚决地摇摇头,不干。他的权威在十三连里不可挑战。

在场所有新兵的目光都聚焦在刘铁身上,被他的魄力所吸引。我得承认,那一刻他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一颗不断向上攀爬并茁壮成长最后能独当一面的种子。而这颗种子,需要十多年的时光悉心浇灌培养。

刘铁不是仗势欺人的特殊人。他的权威一方面得益于他的实干,一方面得益于他的仁义和口碑。十三连十八个班长里有五个是他亲手带出来的,八个人在困难时刻受过他的帮助。比武场上他拿过五个三等功,入伍第二年就入了党,自入党以后每月都交双倍党费,一坚持就是十多年。

有德于人,人服之。有恩于人,人敬之。刘铁是这样的人。

刘铁转过身对着四道杠:“小秦,不是班长要压你。这个苗子,确实是我先发现的。这样吧,咱俩来点实际的,凭能力说话,看本事立位。一千个俯卧撑!你赢了,他跟你走。你输了,你在我身后这些新兵里挑一个你中意的,咋样?”

刘铁要用一千个俯卧撑换一个新兵蛋子,这在十三连的连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场的连主官、骨干包括姓秦的班长无不十分惊讶。一千个俯卧撑不是个小数目,在十三连的历史上还没有人敢挑战过。事后还有人问刘铁:“老班长,真值?”刘铁回答:“赚大发了!”

一年以后的事实证明,刘铁的选择是正确的。

那场比赛注定是激烈的。秦班长年轻力壮,是有线班长,身体素质没得说。关于“有线”专业,它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的传奇故事也是数不胜数。但重头戏仍在刘铁这边。

刘铁已经是三十多岁的年龄,在这里算是“老家伙”,经受的风霜太多,跟地方上的同龄人比起来长相上就显老。在体能评比细则里,年龄越大者,条件越低。这样的“通融”刘铁却并不需要。他一身腱子肉是实实在在的力量的代表。从入伍的第一天起,除去一天的正常训练,刘铁的班长带着他每天早上提前一个小时起床,做四十分钟无氧运动后再去做有氧运动,一直到正常的早操结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咬牙坚持。刘铁总结了一个道理:只要学会自律,苦和累是压不垮人的。

刘铁的精神和习惯在这场比赛后被伍卫国完整地传承了下去。

一千个俯卧撑,毫不避讳地说到现在我连一半都坚持不下来,刘铁是以怎样的雄心和毅力做下来的!我脑海里最清晰的记忆就是一声高过一声的呐喊:“三百五十九,三百六十……五百一十一,五百一十二……再来一个……”

十二月份东北大地的天气冷得彻骨,但刘铁和秦班长的头顶却一缕一缕地冒热气,像刚出炉的烫手山芋。当热气与冷空气产生激烈的碰撞,就结成了霜,刘铁和秦班长的脖套儿上已结了霜。

我们还在互相嘀咕,猜测这场比赛什么时候有个结尾,并互相打赌猜这两个人谁会输。也有人连连竖起大拇指,说自己这辈子也练不成他们这样。

天气冷,加上呼吸过快,秦班长的脸色憋得通红,是烙铁刚出火盆的那种红。我真怕我把手伸过去会烫出个伤疤。再看刘铁,匀称地一呼一吸,不知他是能忍耐还是真的无比轻松。

“六百七十八,六百七十九……再来一个!”众人鼓劲。

“六百八,八……”秦班长嗓子里沙拉拉很用力给自己长气儿,却终于支撑不住了,“噗通”一声趴在了地上,不行了。气喘呼呼地摆摆手,蹦了五个字:“老班长,服了。”烙铁更红了。

04

我们一个班六个新兵蛋子,伍卫国山东日照人,秃刀山西大同人,梁然和曾磊两个小个子四川人,两个人讲方言我们谁也听不懂。

到了指定班级开始忙着分铺位。刘铁说:“梦游的,打呼噜的,睡觉有坏习惯的住下铺。想家的想看火车的住上铺。”从三楼开始靠着阳面儿的班级正对着一座山岭,每天早上五点半会有一列火车从那条线路准时穿过,穿隧道而去。我们来时就是坐的那列火车。

“一个小时候开始学习叠被子,你们有一个小时的整理个人物品和互相交流认识的时间。我就先不打扰你们了。”刘铁站在窗子前,说完走到门口推门出去了。

版权:创世中文网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