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

书友吧

第1章 译本序

特奥多尔·施托姆(Theodor Storm,1817—1888),全名汉斯·特奥多尔·沃尔特森-施托姆,是我国广大读者熟知的德国作家,他的名篇《茵梦湖》、《木偶戏子保罗》等,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就介绍到我国来了。施托姆不仅写小说,也写诗歌,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中短篇小说家和抒情诗人。一八一七年九月十四日生在德国当时处于丹麦统治下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濒临北海的小城胡苏姆。他的祖辈原务农,父亲是位律师。施托姆念完中学以后,根据父亲的意愿,先后在基尔和柏林攻读法律,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当律师,并开设律师事务所;与此同时,他搜集和整理家乡的民歌、童话和传说等,先后写了一些抒情诗。一八四八年发表第一篇小说《玛尔特和她的钟》,同年他密切注意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的人民反抗丹麦统治者的斗争,同时写下了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的诗歌,如《一八四八年复活节》、《一八五〇年秋天》,短篇小说《一片绿叶》等。一八五三年斗争失败后,丹麦统治者取消施托姆的律师资格。于是他不得不远离家乡,流亡外地。先在波茨坦当法院推事,因收入低微,不得不靠卖文和父亲的接济,勉强维持一家的生活。一八五六年起他在海利根施塔特当法官,先后和德国浪漫派诗人艾兴多夫、作家默里克、批判现实主义先驱冯塔纳和小说家海泽等人相识,并跟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直到一八六四年丹麦人从他家乡撤走后,他才从外地回到故乡,担任当地的行政长官和法官,后因该地被并入普鲁士版图,他对此深表不满,遂挂冠而去,于一八八〇年迁往哈德马尔申,一八八八年七月四日在当地逝世。

施托姆在创作的最初阶段,致力于写抒情诗。他的诗歌受到默里克和别的浪漫派诗人的影响,朴素无华,感情真挚,带有民歌色彩,多数具有田园牧歌情调。他的诗作数量虽不算多,但从思想内容看,它们在德国晚期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之间占有一席重要位置。他的第一部诗集于一八五三年出版,其中大多描写静谧和谐的家庭生活,如《安慰》、《合上我的眼睛》等,也有歌颂大自然的,如《海岸》、《越过旷野》等。后来他因流亡他乡,生活有了很大变化,才开始摆脱牧歌式的抒情诗的创作,转而撰写具有社会批判意义的小说。但这类作品大多以爱情、家庭、个人遭遇等为主题。他一生共写了五十多个中短篇,其中像《茵梦湖》、《淹死的人》、《大学时代》、《木偶戏子保罗》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施托姆的小说,反映了自一八四五年革命失败后德意志人民的情绪,并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示了不满和抗议。但由于作者受个人出身和小城生活的局限,他的作品囿于恋爱、婚姻、家庭生活等圈子。作品反映的场景比较狭小,感情趋于哀伤。

作者擅长以自然景物烘托气氛,以一草一木一禽一兽寄托感情。作品中时常插有德国北部民歌、民谣,使作品富于诗情画意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作者所采用的写作方法也有其个人特色。回忆、倒叙、框形结构等描写手法,使故事情节紧凑,中心思想突出,善于抓住读者心灵。他的小说在本国受到人们的欢迎,简直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在国外,也受到了许多读者的赞叹,被译成了多种文字。

本集子选自作者五十多个中短篇中的三个中篇,它们以抒情为基调,以爱情为主线,表现了各类人物的恋爱、婚姻、家庭等诸方面生活的情况。有以大团圆收场的,也有以悲剧告终的,表达了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

下面就各篇内容和主题思想作一些粗略的介绍,供读者在阅读时参考:

《茵梦湖》写于一八五〇年,它比作者的第一篇小说《玛尔特和她的钟》更受读者的欢迎,作者因此篇一举蜚声文坛。

小说写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男主角赖因哈德和女主角伊丽莎白自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随着年岁的增长,彼此之间产生了纯洁的爱情。后来赖因哈德负笈他乡,伊丽莎白的母亲贪财爱富,把女儿强嫁给庄主艾里希。数年后男女主角见面时,尽管两人之间的感情并未泯灭,但一方已经出嫁,两人只好听任命运安排,逆来顺受。作品抨击了“父母之命”的包办婚姻,还写出了女主角的淡淡哀愁:

是我母亲的意思,

要我嫁给那庄主;

…………

这儿写出了软弱无力的新兴资产阶级向旧封建势力屈服的实情,同时又是一八四八年德国社会一个侧面的真实写照。

除了《茵梦湖》,《木偶戏子保罗》要算十是最受人们欢迎的佳作了。这篇小说初看像个儿童故事,讲两个孩童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及至长大成人,两人之间便萌发了爱情。这故事里还包含了“戏子的悲剧”,在资本主义社会,木偶艺人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可以被人误认为窃贼,甚至被下入牢狱。尽管保罗和丽赛之间的爱情经受挫折,但“有情人终成眷属”;戏子滕德雷先生的下场是不幸的,他的艺技不仅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他的心血的结晶——木偶卡斯佩尔——和他一起被埋入了坟墓。作者在这里所揭示的是: 封建的德意志小公国,是个闭关自守、庸俗社会的实体,它和艺术是格格不入的。作者笔下的那个社会,是个充满矛盾的敌视流浪艺人的机器。

《林苑一隅》则写于一八七四年,是作者晚期作品之一。它集中描写两个人物,即男主角李夏德和女主角弗兰齐斯卡。李夏德年轻时参加过大学生暴动,反对专制,后来被普鲁士政府逮捕下狱,吃了多年官司,弄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到了中年,他意欲寻求一个世外桃源了却一生,最后找到了那个林苑一隅的“傻瓜窝”作为落脚之点。他中途不期而遇一位神职人员的养女孤儿弗兰齐斯卡。这个神职人员外表道貌岸然,俨然是道德的化身,但内心却是“男盗女娼”,对养女欲行非礼,这些描绘都把男女主角的经历、身份交代清楚了。同是遭到社会唾弃的人,如今会聚在一起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开始时比较正常,一个主人,一个侍女,相处得比较融洽。后来的发展出乎意料,男主角年近五十,对年仅十七的女孩产生了恋情,甚至想和她结婚。但因年龄悬殊,脾气各异,成了他们结合的最大障碍,他们之间萌发的爱情开始有所进展,后来终于破裂,姑娘投奔了旧日的情人年轻的林务员。人们可能认为弗兰齐斯卡离主人出走是无情无义的,其实一对年轻男女的健康结合才是正常生活的规律,年龄悬殊的婚姻决不是一种幸福。在德国的文学史上,从蒂克、艾兴多夫到施蒂夫特,都以擅长写景和写孤寂的林苑著称,而到了施托姆,则集前辈之大成,熔情景于一炉,使作品别具一格,与众不同。本书所选的三篇作品在情景的描绘上,有其独到之处,读者在读这些作品时,如身临其境,书中角色的思想感情在这种环境中,更显得逼真和自然。

品牌:上海译文
译者:施种等
上架时间:2019-07-29 16:47:33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上海译文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