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未临深渊焉有歌

1968年我进入台湾大学外文系就读,当年泰戈尔的作品在台湾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文学院里的学生可以说是人手一本泰戈尔的诗集,外文系的学生更是不能不读。细究下来,虽然一开始是为了课业上的需求而读,但是泰戈尔的诗作对我的影响却是非常久远。

就像我经常引用泰戈尔《飞鸟集》中的这首诗:

The world has kissed my soul with its pain,asking for its return in songs.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

这似乎也成为了我的名言,影响了往后的创作路程。尤其是当我在1980年后暂别歌坛,投身为高山族维权运动的路程上,那一二十年间,泰戈尔的这首诗近乎成了我的座右铭。漫长的时间面对人生的磨难,自己走在一条孤独的道路上,生活与事业上的种种困顿,当时推动维权运动遭受的不堪对待,以及自己的身体也在长年的社会运动中受到损伤,在各式各样的打击下,《飞鸟集》里的这一诗句不断地砥砺着我,去面对各式各样的磨难。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我的许多作品,《为什么?》《飞鱼、云豹、台北盆地》《最最遥远的路程》《太平洋的风》……都是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诞生的。而《最最遥远的路程》这首歌则同样是在阅读了泰戈尔的诗作后有感而发创作出来的。泰戈尔在《吉檀迦利》诗集第十二首诗中是这样说的:

The time that my journey takes is long and the way of it long.

I came out on the chariot of the first gleam of light,and pursued my voyage through the wildernesses of worlds leaving my track on many a star and planet.

It is the most distant course that comes nearest to thyself,and that training is the most intricate which leads to the utter simplicity of a tune.

The traveler has to knock at every alien door to come to his own,and one has to wander through all the outer worlds to reach the innermost shrine at the end.

My eyes strayed far and wide before I shut them and said "Here art thou!"

The question and the cry "Oh,where?" melt into tears of a thousand streams and deluge the world with the flood of the assurance "I am!"

我旅行的时间很长,旅途也是很长的。

天刚破晓,我就驱车起行,穿遍广漠的世界,在许多星球之上,留下辙痕。

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旅人要在每个生人门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

我的眼睛向空阔处四望,最后才合上眼说:“你原来在这里!”

这句问话和呼唤“呵,在哪儿呢?”融化在千股的泪泉里,和你保证的回答“我在这里!”的洪流,一同泛滥了全世界。

那时候正是投身台湾高山族平权运动最艰苦的一段时间,我也已经淡出歌坛几年,全心投入为了族人发声的运动中。投身运动后,积蓄也花得所剩无几。当时只能依靠偶尔偷偷去民歌西餐厅帮人代班唱歌,或是妻子的工作收入来支撑。那一年旅北山地大专学生联谊会邀请我去演讲,这是一个由台湾北部的大专院校在校学生组成的社团,等同于当时的台湾高山族同胞的文化精英,我自己也担任过第二届的会长。于是在阅读了泰戈尔的诗后,我写下了这样的句子,用来勉励这些在大专院校就读的高山族同胞,也用来勉励我自己:

这是最最遥远的路程,来到最接近你的地方

这是最最复杂的训练,引向曲调绝对的单纯

你我需遍叩每扇远方的门

才能找到自己的门、自己的人

这是最最遥远的路程,来到最接近你的地方

来来来来来……

这是最最遥远的路程,来到以前出发的地方

这是最后的一个上坡,引向家园绝对的美丽

你我需穿透每场虚幻的梦

才能走进自己的田、自己的门

这是最最遥远的路程,来到最接近你的地方

这是最最遥远的路程,来到以前出发的地方

这是最最遥远的路程,来到最最思念的地方

我是个从大武山里走出来的孩子,一个在牛背上放过牛的孩子,1961年9月离开位于台湾台东大武山中的故乡——嘉兰部落那个芬芳的山谷时,心中从没想过会在台北这样的都市一漂流就是大半辈子。直到现在我还记得离开家的那天,是眼盲的大哥牵着我的手,我回头看到哭泣着的妈妈,还有小学同学远远地挥着手跟我说再见。牵着大哥的手走了七公里的山路,到山脚下的太麻里镇,去等公路客运的巴士,搭着巴士在山里的公路颠簸了大半天来到高雄。因为距离晚上要搭乘的夜行火车还有一段时间,大哥还带我到百货公司的楼上去看摩天轮,这一切对于初次离开山里的孩子来说都是新奇的。尤其是晚上当我们到了高雄车站月台上等火车时,看到那一列感觉像是几乎要撞进房子里的列车,我还吓得抓着大哥的手想要往外逃跑,那是第一次看见火车的印象,到今天也还是记忆犹新。

当年离家刚到台北淡江中学就读时,我说的普通话带着浓浓的山地腔调,几乎没有几个人听得懂,更别说要学英文了。离乡的孤寂与语言上的隔阂,一度让我变得有点自闭,往往只能一个人躲到学校后山的相思树林里,帮每棵树取了小学同学的名字,把相思树假装成是我的小学同学,用部落里的母语跟他们对话聊天。

好在当时淡江中学的校长陈泗治先生似乎察觉到了这个情况,在他刻意的安排下,我每个学期轮流住不同的寝室,好跟同学们交流,从而渐渐融入校园生活。寒暑假也留我在学校工读,安排我跟加拿大籍的传道人德明利姑娘与杜道理姑娘等住在一起。记得当时学校还有一位外籍老师Mr. Garthies(嘉西斯先生),他有几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孩子就读于美国学校,他的宿舍就在德明利姑娘住处的隔壁,寒暑假时我们常在一起玩耍。借由这些与外籍老师、朋友的日夜相处,我的英文能力突飞猛进。后来在大学联考的时候,本来校长与德明利姑娘都劝我在他们的推荐下去读神学院,希望我从神学院毕业后将来回乡服务,而那一年我们淡江中学橄榄球队取得了锦标赛的冠军,队员们也都可以保送师大体育系就读。就凭着中学六年与德明利姑娘相处时耳濡目染,我偷偷地自行报名参加了大学联考,当时只填了一个志愿“台湾大学外文系”,没想到竟然让我考上了。

在淡江中学就读的六年中,由于德明利姑娘的教导引领,我开始接触黑人灵歌、蓝调音乐、青草地民谣……这大大地开启了我的音乐视野。也是在她的组织与号召下,我们几个高山族同学组成四重唱,这才让我开始开口唱歌。当时没有深刻的体会,直到多年后才更理解德明利姑娘与陈校长的良苦用心,这两位师长其实是改变我人生的很重要的贵人。而德明利姑娘也培育出非常多的台湾本土音乐家。她从二十来岁大学毕业后,就在教会的安排下从加拿大来到台湾服务,创办了音乐专科学校。音乐专科学校与淡江中学合并后,她就一直在淡江中学服务,直到退休回到加拿大终老。她一生未婚嫁,把她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了台湾和我们这些学生。

每当想起德明利姑娘,我就会想起泰戈尔《飞鸟集》中的诗句:

Let me think that there is one among those stars that guides my life through the dark unknown.

让我这样设想,群星之中有一颗明星指引着我的人生,去通过不可知的黑暗。

的确,在人生的路途中,我们会遭遇很多不可预知的困难,抑或是茫茫不知前途该往何处去,但是良师益友往往就是那颗恒星,在人生路途上给予我们前进的方向和指引。德明利姑娘跟陈泗治校长就是在我那段青涩岁月中给予我指引方向的星星。

接触到泰戈尔的诗是在我就读台湾大学外文系期间。泰戈尔在1913年以自己翻译成英文的《吉檀迦利》诗集成为亚洲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后,就成为当时许许多多中国文坛大家的偶像,也影响了中国一整代文学家,许多文坛大家都不讳言曾受到泰戈尔的影响,包括冰心、徐志摩、郭沫若……泰戈尔也曾在1924年访华,与中国文坛有着密切的关联。

泰戈尔的诗歌作品中有着大量的哲思。在《吉檀迦利》中,泰戈尔将哲理与诗歌融为一体,同时以简洁的英文描绘崇高的意境。“吉檀迦利”在孟加拉语中的原意为“献诗”,这也是泰戈尔献给神与自然的诗篇。《吉檀迦利》中充满神性哲思却又朴素的文字,如同泰戈尔的伯乐——叶慈(William Butler Yeats)对泰戈尔作品的评价:“具有高度文化价值的艺术作品,然而又显得像是普通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植物,仿佛青草一般。”

《飞鸟集》是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作品,后世常把《新月集》《飞鸟集》《流萤集》这几部完成于泰戈尔获奖后的诗集作品视为珠玉。诗集中充满赤子之心的纯真无瑕与对大自然的感悟与亲近,读后发人深省。《飞鸟集》更是泰戈尔诗集中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飞鸟集》完成于1916年,诗集以325首短诗组成,基本上是很多类似格言形式的短句,其中包含抒情,也夹杂了许多人生哲理与泰戈尔的人生思考,尤其是观察大自然时的体悟,以及从自然中省思到人世间的体现,具体构筑成泰戈尔的思想世界。就如同我在自己的视频栏目《未央歌》里说的:“我是个凡夫俗子,从山上来,从大海来。”泰戈尔在体悟大自然的基础上构筑出的哲理思想系统,对我这个从大山走出的孩子来说,那是再相合不过的了。他的思想体系中包含对自然的尊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生观,以及从自然观察中得到的哲理,这与我自小生长在山林之中,通过部落文化所传承的价值体系分外契合,也让我每每阅读《飞鸟集》都有很多感悟。

《飞鸟集》中充满了泰戈尔在观察自然中所得的哲思,用字遣词简短精简,字字珠玑,闪耀着珠玉般的光芒,有着来自大自然的智慧:

Not hammer-strokes,but dance of the water sings the pebbles into perfection.

不是槌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让鹅卵石臻于完美。

水,看似柔软没有力量,却能在岁月的洗礼中,将锋利的石头打磨得圆润。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能带来最大改变的,是一触即发的宏大力量,但事实上,润物无声的长期积累,可以汇聚起更大的能量。这也是滴水穿石的道理,而大自然里有许多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色,不也蕴含这个道理吗?

抑或是:

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生,就要如同花朵那样绚丽地绽放。死,就要像秋夜里的一片叶子落下,素净雅致。这首仅有两句的小诗,却饱含着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人生在世,要努力地展现自己,要轰轰烈烈地绽放过才能不枉此生,而当死亡不可避免地来临时,人生的课题,则是要学习如同秋天落叶般地平静面对。生死乃大事,泰戈尔体悟到了这点而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泰戈尔也书写着许多对人生的看法,有着许多如同格言式的短句:

We live in this world when we love it.

我们热爱世界时便活在这世界。

当我们热爱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才具有意义。热爱使我们积极地生活,让我们的人生焕发生机。假如每天都疲于奔命,双眼黯淡,那么世界也会辜负你。

抑或:

Asks the Possible to the Impossible,

"Where is your dwelling-place?"

"In the dreams of the impotent,"comes the answer.

“可能”问“不可能”道:

“你住在什么地方呢?”

它回答道:“在那无能为力者的梦境里。”

什么是信念?信念就是你认定在这件事上没有“不可能”。如果当你在做一件事情前,就认定有种种不可能,那就注定会一事无成,一切也就提前结束了。

《飞鸟集》里也有许多泰戈尔的抒情短诗:

The world has opened its heart of light in the morning.

Come out,my heart,with thy love to meet it.

世界在早晨敞开了它的光明之心。

出来吧,我的心,带着你的爱意去与它相会。

世界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它将一切的光明和美好都向人类敞开,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去珍惜。所以,我们需要把自己敞开,如果你不热爱生活,那生活也不会热爱你。

抑或:

You smiled and talked to me of nothing and I felt that for this I had been waiting long.

你微笑着不发一语,而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等了好久好久。

有时等候已久,但光是一个微笑,就已足够。生命里要我们去等待的,不只是成功或者是机遇,很多时候,我们的等候有可能是绝望的,是没有结果的,但是等待本身其实也是一个很美好的过程,或许经历了漫长的等待,最后我们只能换来一个会心的微笑,但那也足够了。

说到《飞鸟集》,还有几个小故事,最早翻译也流传广泛的是郑振铎先生的译本。郑振铎先生早在1922年就已经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飞鸟集》的译本。郑振铎先生在文坛的地位崇高,并曾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而台湾流传甚广的译本则是1956年曾在印度任职的糜文开先生于三民出版社出版的名为《漂鸟集》的译本,而我自己过去求学期间所读的也是糜文开先生的译本。

再者关于书名的翻译,虽然大众认知甚广的郑振铎先生的翻译命名为“飞鸟集”,但考诸将“Stray Birds”译为“飞鸟”,似乎并不是那么传神,单以英文的字义来看,stray有“迷途、游荡”的意思。先前我在我的音频节目《胡德夫品读〈飞鸟集〉》里也有提到,糜文开先生翻译为“漂鸟集”,个人以为比较传神美好。还有“漂鸟”一词与印度自古以来哲人行者的云游漂泊的精神相符合,而诗集命名由来的第一首诗也以漂鸟的意象来隐喻在林间云游的修道人,“漂鸟”“飞鸟”虽各有其好,但我个人偏好“漂鸟”。

重读泰戈尔的《飞鸟集》,让我感觉如同再度回到青涩的岁月,看见那个原本无忧无虑,背着书包、抱着书本走在台大椰林大道上年轻的自己。

由于这次能有机会与出版社合作重新编修翻译泰戈尔的《飞鸟集》,我参照了郑振铎先生的译本,把许多当年语意不清或是不够白话直白的部分重新翻译。我借此机会重新审视这部曾经影响我很多的作品,当然也希望能够趁这个机会,把泰戈尔的思想传递给现在的年轻朋友,希望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上它也能够与你同行,一如当年这些诗作曾经在我人生路途上给予我力量。

To T. Hara of Yokohama

为你推荐
现金为王:把利润留下来,把成本降下去

《现金为王》提供了一套独特的现金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做好资金风险管理,账户上永远有充足的现金应对突发情况,同时让企业真正赚到钱,在经济不确定时代活下去,活得更久、更美好。这套系统的核心方法非常简单:每赚到一笔钱,优先把部分利润存入账户,再用剩下的钱支付公司的开支以及扩大再生产。这种方式一方面确保你可以真实盈利,让利润变成真金白银,另一方面也让成本可控,用更少的支出去做更精细化的经营。通过这种模式,你的公司就会实实在在赚到钱,而且可以一直积累财富,而不会陷入资金紧缺的困境。是时候更新你的经营逻辑了,赚钱的目的是为了留住钱!实践现金为王,将你的公司从吃钱的怪物转变为赚钱机器。

大唐明月(大结局)
会员

阔别十二年,裴行俭和库狄琉璃都没有想到,在长安城等着他们的,是两场诡异的葬礼和一场惊天的变革。曾经熟悉的城市,不知何时已变成一座巨大的迷宫,曾经熟悉的面孔,早已在尔虞我诈中变得面目全非;每一个转角处,或许都隐藏着致命的陷阱;每一个变化后,或许都隐藏着可怕的秘密。这是武周夺唐的前夜,在历经吏选改制的狂风暴雨和重重阴谋之后,更大的考验在等待着裴行俭和琉璃。当一切都无可挽回,她发誓,就算永坠地狱,万劫不复,她也要亲眼看到那些害了他的人得到报应;当过往都尘埃落定,他叹息,人生大错已铸,岁月无几,他又有什么资格去奢望幸福。在血雨腥风的变局中,有没有一条路,可以让他们携手走到终点?

蓝云舒 4598读过
曾风流(景甜、冯绍峰主演《灼灼风流》原著小说)
会员

慕灼华自小明白一个道理,女人一旦嫁了人,这辈子也就完了,读书科举是女人唯一的出路,不婚不育保平安,升官发财是正道。后来她又明白了另一个更重要的道理——路边的野花不要采,路边的野男人不能救!女主:外怂内刚,骚话连篇,嘴强王者马屁精。男主:成熟稳重,君子端方,温文儒雅美强惨。

随宇而安 3.9万读过
城中之城(白宇帆、于和伟主演同名影视剧原著)
会员

又是一年毕业季,山东青年陶无忌选择去上海陆家嘴一家银行实习,然而入职第一天就目睹了分行副总跳楼自杀……同期入行的程家元,一个出身不凡的傻小子,却一心只想报复当年抛妻弃子的父亲。在民营P2P撞个头破血流,又杀回传统金融界的蒋芮不甘伏小,渐渐打上了领导女儿的主意。八面玲珑、善解人意的胡悦,暗恋陶无忌多年,身为孤儿的她,背后又有着怎样一段隐晦往事……名利场,是非圈,有几人能勘破?当利益与信仰冲突,是坚守,还是随波逐流?身处这样的金融王国,城中城,谍中谍,试问又有谁能不忘初心,善始善终?

滕肖澜 1953读过
新能源
会员

能源革命是带动产业变革、推动人类进步的关键。新能源市场规模巨大、空间巨大,是中国经济最有希望、最具爆发力的新增长点,前景广阔。中国培育了优势充足的新能源产业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风电、光伏、氢能、储能蓬勃发展。从投资的角度看,这是最好的赛道,长期发展潜力巨大。如何抓住第三次能源革命重大机遇?三大核心方向:绿色交通(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智能驾驶、充换电站),绿色能源(包括新能源光伏、风电、储能、氢能),绿色商业机遇(包括碳足迹、碳交易、碳捕捉和利用、数字能源)。这些领域前沿技术集聚、创新发展快、投资机遇多,其中储能、氢能、智能驾驶是新能源万亿级新赛道,就像几年前的新能源汽车和锂电,处于爆发前夜。投资真正的核心是占赛道、选人和长期战略性持有。政策的支持、大规模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意义重大。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补能高效,车桩比、加氢站都处于全球第一梯队。中国的新能源要技术过硬,要向世界输出。这不仅是以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为代表的产能输出,更应是品牌的输出、口碑的输出、技术的输出,在促进世界低碳发展的同时,实现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