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为什么他在“贤者时间”吃一块西瓜呢

二〇二〇年一月二十四日,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忽然取消了年夜饭,大年初一的一个聚会也取消了,那个晚上有点儿雾霾,街上静悄悄的,不见人影,我开始动笔写这部书稿。后来的世界发生了很多事,但写起来倒也很顺畅,两个月也就写完了。从文学青年当到文学中年,这样整理自己读过的小说还是第一次。

文学这东西是啥呢?不过就是表达一下情感,大家交流一下情感,体会一下活着是什么滋味。小猫竖起尾巴,是它高兴了;狗见面叫两声,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心情;人比猫狗复杂一点儿,要用文学和艺术来传达活着是一种什么滋味。

鲁迅先生有一段话很有意思。他说:“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这段话很冷漠。

鲁迅先生还有一句话,非常有诗意。他是这么说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他老人家前面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也许,他写这段话的时候很健康,病了以后想法就不一样了。

一九三六年他生病了,有一天觉得病情有点儿缓和,夜里让许广平给他倒点儿水喝,打开灯,让他四下看看。许广平给他端来茶,喝了两口,但没给他开灯,说,为什么开灯?鲁迅说:“因为我要过活。你懂得么?这也是生活呀。我要看来看去地看一下。”许广平还是没给他开灯。鲁迅躺在床上,看见什么了呢?他说:“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

《“这也是生活”》这篇文章,写在一九三六年八月,没过多久,鲁迅先生就去世了。

不同的人生状态,可能有不同的人生感受。但有时,我们可能会有互相矛盾的感受:一方面觉得,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一方面又觉得,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过去的两三个月,和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可能都会有一些复杂的感受。

怕死吗?当然。觉得自己孤独吗?从来都有点儿孤独。有一点儿抓狂吗?还好。以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呢?不确定。为什么我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呢?我能安静一点儿吗?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我不知道为好呢?世上那么多人,真的和我有关吗?我们真正关心的人有几个呢?我该同情什么,我又能怜悯谁呢?我是不是就有点儿可怜呢?爱是什么呢?

文学提供不了答案。文学没什么用,大家不靠想象生活。但在很少的时候,文学帮我们逃避。

也可能不止逃避。文学总是有点儿“丧”,有点儿优柔寡断,总是会带来很多负面情绪,但它也会帮你处理很多负面情绪。文学还关心失败者,但文学较少关心“时代的一粒灰”,更多关心一个人面对的那座山,关心个人的困境,关心那些历史褶皱中的人,帮他抖落开细碎的、不为人知的感受,帮他获得安慰,帮他获得一种“心灵之链”,让他有一点点稳定感。

美国有个文学评论家叫哈罗德·布鲁姆,他说,我们都害怕孤独、发疯、死亡,莎士比亚和惠特曼也无法让我们不怕,但他们带来了光和火。

这光和火是什么呢?安慰、同情和理解,洞察更复杂的人性。

是的,我获得了这些。

但我觉得,还有点儿别的东西。

不一样的人——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在国外看见犹太人的感觉,他们穿着黑色的袍子,戴着小帽,发型也怪怪的,在他们的街区上散步。原来这就是犹太人,是不一样啊。我琢磨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强烈的异样感?从小到大,我接触的都是差不多的人,总有人向我强调“集体”,总有人担心“不一样”,即便是现在我们到了一个所谓“价值多元”的时代,大家也对“异己”这东西有排斥。我们只跟自己相处,只跟同时代的自己相处,这种骇人的孤陋寡闻总让人觉得贫瘠。

简单和复杂——

我还记得第一次读到《西西弗神话》里,神惩罚西西弗,让他每天推一块石头上山,推到山顶,石头就落下来,西西弗要回到山脚下继续推,周而复始。神为啥要这样做呢?以前我看的故事是“愚公移山”啊,一个老头儿带着家人要把门前的大山挖走,他们鼓足干劲儿,子子孙孙无穷尽,打算祖祖辈辈干下去,可没过些日子,神就出现了,帮着愚公移走了大山。

会有一个神帮我解决眼前的困境吗?还是他会把我安排在一个类似西西弗的困境中?我总觉得,后一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更大。我们的想法还是不要像愚公的那样天真简单。

我们现在是不是变得简单了呢?比如说用“三观正”来要求文艺作品,谁的三观算正呢?D. H.劳伦斯正吗?尼采正吗?不能“踩一捧一”?可文化产品需要判定优劣啊!什么事情都以“我懂不懂”“我喜欢不喜欢”来衡量吗?政治正确?这又是哪儿来的标准?我们对更复杂的叙述没耐心了吗?我们是不是看了太多(可能也写了太多)情绪化的东西?我们是不是只停留在第一次的反应上呢,对文章的评价就是解气、痛快、憋屈、放屁、胡说八道、真好?我们会想得再深一点儿吗?

思想总是晚来一步,诚实的糊涂却从不迟到;理解总是稍显滞后,正义而混乱的愤怒却一马当先;想法总是姗姗来迟,幼稚的道德说教却捷足先登。

——莱昂内尔·特里林《知性乃道德职责》

对现成说法的质疑——

还是一段个人经历。有一次沙龙,有个读者提问,说他是个大学生,该怎么应对碎片时间的学习?我有点儿糊涂的是,学生不应该有大把的时间学习吗?谁把他的时间切成了碎片?现在这个时代真的是碎片化了吗?收音机里的外语讲座从来是二十五分钟一节课,新概念英语一篇课文的录音一直都是两三分钟啊。难道你不应该花力气凝固自己的时间吗?还是接受一个现成的说法,说现在是“碎片时代”,然后就任由自己碎片化?这两种做法哪一个更轻松,哪一个对你更好呢?

文学的一个功用是反对套话,许多现成的说法,是值得怀疑的。文学还会反对庸俗。我们不愿承认自己庸俗,但面对高级文化总有点儿抗拒。古典音乐,听不懂吧?俄罗斯小说?人名太长了,记不住。面对凝聚心智的东西,我们总有一个低级的抗拒的理由。

好,以上这些问题,这本书能提供答案吗?怎么做到更宽容?怎么变得更复杂一点儿?

提供不了答案。

但我试着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读这本书,能对文学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吗?

好像也不能。我觉得,这本书更像是讲故事。我们年幼时,都是听故事以获得经验,然后学习专业知识,获得专业经验。这本书可能重回讲故事的状态,陪伴你度过一段孤独的时光,让你能有所安慰。

读小说有什么用呢?

可能会有点儿用,比如逃避一下现实。我们赖以获取经验的阅读应该更广泛,读科学,读历史,都比读小说重要。

会推荐书吗?

我担心我推荐了,你也没时间读,我会提到很多书,如果对哪一本书感兴趣,你可以找来看看。阅读是一件私人的事,读小说更是个人化的体验。

到底啥叫文学体验呢?

契诃夫有一篇小说《带小狗的女人》,里面写一对偷情的男女,两人上床之后,男人吃了一块西瓜。文学史课会讲契诃夫短篇小说的成就,文学评论会讲这个细节呈现出一种真实性。文学体验可能会关注那个西瓜:为什么他在“贤者时间”吃一块西瓜呢?他就不能吃点儿橘子啥的?西瓜那么多汁儿,滴在手指上多黏啊——可能偷情也是这样黏糊糊的吧。

文学体验其实就是讲我的感受,这些体验大多跟生活中的一些困境有关。但愿你有所收获,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待生活,看看人的处境,感受细腻一点儿,心灵丰富一点儿。

好吧,先说到这儿。

第一讲

为你推荐
枪炮、病菌与钢铁

文明的先发与落后,社会的发展与倒退等问题,一直是人类关注的大议题。就此,西方社会普遍认为西方国家先进的技术、完善的社会阶层、百花齐放的文化成果,共同造就了西方文明优于其他,并决定了西方统治世界的地位,甚至认为究其根本是西方种族的优越性决定的。《枪炮、病菌与钢铁》告诉我们,答案并非如此。环境因素才是决定历史的车轮向西方倾斜倾,文明的进步的确助推了文化、技术和组织的先发,但同时也导致了细菌的侵袭和船坚利炮对文明的致命摧毁,也就是说,种族决定论和西方文明优势论都无法解释为什么西方国家可以统治世界百年之久。是环境与资源的优渥滋养了西方文明的发展。此外,戴蒙德从生物学、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跨学科视角颠覆了很多人们习以为常的社会发展疑问,为我们理解人类历史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从深耕专业领域的科学家,到关注人类社会与命运的思想者,戴蒙德从科学、历史、社会的交叉点探究地理、人类与未来,他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西方公共知识分子传统的转向——从专业性转向思想性,他依仗多学科的视角和丰富的游历经验,追思人类历史的发展路径,从中寻找经验与教训,试图为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提供建议。

大医·破晓篇
会员

《大医·破晓篇》是马伯庸2022年全新长篇历史小说。挽亡图存、强国保种,这是医者在清末变局中的一声呐喊。大医若史,以济世之仁心,见证大时代的百年波澜。一个在日俄战争中死里逃生的东北少年、一个在伦敦公使馆里跑腿的广东少年、一个不肯安享富贵的上海少女——这三个出身、性格、际遇各不相同的年轻人,在一九一零年这一个关键节点,同时踏入了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开始了他们纠葛一生的医海生涯。作为中国第一代公共慈善医生,三个人身上肩负的责任比普通医生更加沉重。哪里有疫情,就要去哪里治疫;哪里有灾害,就要去哪里救灾;哪里爆发战争,就要去哪里冒着枪林弹雨,救死扶伤。上海鼠疫、皖北水灾、武昌起义……晚清时局的跌宕起伏,无时无刻不牵扯着三人的命运。他们相互扶持,从三个蒙昧天真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三名出色的医生,在一次次救援中感悟到,何为真正的“大医”。

马伯庸 1.2万读过
工业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应用场景与前沿案例
会员

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但也面临着很多现实问题,一些工业企业和研究机构,已经做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尝试和探索。《工业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应用场景与前沿案例》是《工业4.0》一书的作者乌尔里希·森德勒的又一部力作。全书对工业人工智能做了科学严谨的定义,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全球开启的新工业化进程,列举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一系列应用场景,介绍了正在蓬勃发展的工业平台、制造业互联网等新的商业模式。此外,本书还收录了西门子、ABB、达索系统、亚琛工业大学工程工具实验室等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工业人工智能领域实战应用与科研成果的一手资料,为还在摸索中前进的国内企业提供了企业的核心经验与方法。《工业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应用场景与前沿案例》适合政府决策者、国内制造业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工业人工智能理论与应用方面的人员参考阅读。

长夜难明:双星
会员

闹市街头,女子坠楼身亡,腹部有刀伤。两天后,一段赵泽宇手持带血匕首逃离案发现场的视频,被人在网上公开。赵泽宇是江北市原市长赵忠悯的独生子,江北知名企业家,案件顿时引发全社会关注。赵泽宇被警方刑拘,可他坚称自己没有杀人,是被人陷害的,事发后他因害怕仓促逃离现场。死者实为跳楼自杀。警方当然不信这番狡辩,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还原案发经过,结果证实死者竟真的是自杀。现在警方面临的问题更加棘手了。从证据角度讲,死者是自杀的,赵泽宇无罪,警方应该放人;可视频在前,全网皆知,加上赵泽宇的家庭背景,如果警方对外通报死者是自杀的,谁会相信?人民群众会质疑警方徇私枉法。事到如今,各方都希望赵泽宇“有罪”,最好还是重罪,这样才能平息这场风波。

紫金陈 2671读过
大医·日出篇(全两册)
会员

《大医·日出篇》是马伯庸2022年全新长篇历史小说《大医·破晓篇》续作。自强不屈,力从地起,这是医者寻觅救国之法的渐悟心路。大医若史,以救人之仁术,见证大时代的百年波澜。进入民国之后,大时代的浪潮非但未曾平伏,反而日渐波涛汹涌。二次革命、五省大旱、关东大地震、淞沪会战,一次又一次把方三响、孙希和姚英子等红会医生抛至风口浪,磨砺其技术,锤炼其心志。随着抗战爆发,中国陷入至暗时刻,三个人原本迷茫的前路,在痛苦与抗争中陡然变得清晰起来。如何真正拯救四万万同胞的生命?这无数医者为之寻觅多年的答案,即将喷薄而出。“扫却当途荆棘刺,三人约议再和同。”三人坎坷而光荣的一生,终将迎来一轮红日,照拂在中华大地每一个人的身上。

马伯庸 7249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