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研究中国的方法(1)

崛起或崩溃,是一个问题

关于中国经济变革的争论一直存在,但从来没有像当前这样两极化。

根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出版的《2050年趋势巨流》(Megachange: The World in 2050)一书中的计算,中国经济将在2030年前后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到205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占全球的20%。【丹尼尔·富兰克林、约翰·安德鲁斯:《经济学人权威预测:2050趋势巨流》,罗耀宗译,天下杂志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217—218页。】《经济学人》的数据与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的计算【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页】。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曾经出任美国财政部部长、哈佛大学校长的劳伦斯·萨默斯进而给出了一个历史性的长期结论,在他看来,300年以后的历史书会把冷战的结束作为第三等重要的事件,把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世界的关系作为第二等重要的事件,而头等重要的事件是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以及这些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和互动。【陈晋:《哈佛经济学笔记》,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35页】

对于西方人来说,面对中国经济崛起这一事实,最困难的不是预测和计算,而是如何解释。

2013年1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年届103岁高龄的罗纳德·科斯出版《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一书。在过去几年里,这位当世最高寿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他从未踏上过这个陌生国家的土地,在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之际,他自己出资在芝加哥召开中国经济转型研讨会,之后又倾力完成了这部著作。在这本书里,科斯对中国经济变革给出了三个基本性结论:一是“最伟大”,他认同经济学家张五常的观点,认为开始于1978年的中国经济转型是“历史上最为伟大的经济改革计划”;二是“非计划”,“引领中国走向现代市场经济的一系列事件并非有目的的人为计划,其结果完全出人意料”;三是“意外性”,科斯将中国的崛起视为哈耶克“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理论的一个极佳案例。他的这三个基本性结论表明,在现有的制度经济学框架中无法完整地解释中国经济的崛起。【罗纳德·科斯、王宁:《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徐尧 、李哲民译,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序”第1页。】

与上述声音相比,另外的相反性意见似乎更为尖锐。

2012年初,同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因准确预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而广为人知的保罗·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发表专栏文章,认为中国经济正在崩溃。他的主要论据是,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只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35%,更多依靠贸易顺差维系工业的正常发展,更为严重的是中国投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0%,而其中很大程度上是由不断膨胀的房地产泡沫造成的,这与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前的情况非常类似。他在文章的结尾调侃:“世界经济已经饱受欧洲金融危机之苦,我们真的不需要一个新的危机发源地。”几乎同时,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也刊载了题为《2012年中国即将崩溃》的文章,认为中国的体制、法律、经济结构、人口结构等问题会成为即将崩溃的原因。

在华人经济学家中,长期悲观论颇为流行,不少自由派学者否认中国模式的存在。耶鲁大学的黄亚生教授多次撰文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并不独特”,在他看来,“如果以亚洲各主要工业国经济起飞的不同年份作为出发点来比较,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并不足为奇。无论是中国的成功经验还是发展困境,都不是中国特有的,都可以从世界其他国家的身上找到影子”。 【郭觐:《黄亚生:“中国模式”并不独特》,《国际金融时报》2011年7月1日,第2版。】

经济学界的两极化分歧不但没有消解中国经济崛起的魅力,反而使之显得更加迷人。当理论和数据都无法给予清晰判断的时候,我想起了约瑟夫·熊彼特的那句名言:“人们可以用三种方式去研究经济:通过理论、通过统计和通过历史。”于是,回到“中国历史的基本面”,从历代经济变革中探研得失,寻找规律与逻辑,也许是一次不错的探险。——这正是本书创作的起点。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谁家的“大势”?

每一个中国男孩,几乎都是从《三国演义》开始了解本国历史的。我读书读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从邻居家的旧书架上捞到一本泛黄毛边、繁体字版的《三国演义》。展卷阅读,罗贯中先生的第一行字就把11岁的我给镇住了:“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直到30多年后,在书堆里埋头日久的我才突然抬起头来,想找罗先生问几个问题:为什么天下大势必须“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为什么不可以分了就不再合?为什么合了就必定会再分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到底是“中国的大势”,还是“天下的大势”?

这些当然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学术问题,美国历史学会会长、中国史专家魏斐德甚至将最后一个问题看作西方历史与东方历史的“区别点”。

中国与欧洲在早期都是从部落制进化到了城邦制,东方的春秋战国正与西方的古希腊同期。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毕达哥拉斯正在意大利南部传授几何学;孟子出生的时候,亚里士多德是一位12岁的翩翩少年。公元前360年,东方发生了第一次重要的集权式变法——商鞅变法,西方则在公元前356年出现了亚历山大帝国。汉武帝(前156—前81年)进行中央集权制度的试验时,西方的凯撒大帝(前102—前44年)也让高度集权的帝制替代了共和制。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3世纪,东西方世界分别出现了双峰并耸的、大一统的大汉王朝与罗马帝国。公元184年,汉帝国陷入内乱,之后进入了将近四百年的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罗马帝国也在外族的侵略下分崩瓦解。之后,东西方历史突然开始了“大分流”。中国在公元589年重新实现了统一,从此再也没有长期分裂过。而欧洲进入黑暗的中世纪,经历了漫长的封建制时期,便再也没有统一过,尽管在2000年出现了欧元,实现了货币意义上的“统一”,可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欧元的存废又成了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魏斐德的问题正是:“在世界上第一批帝国——罗马和汉朝——崩溃后,中国历史和欧洲历史为何差异起来呢?”

这似乎是一个很难有标准答案的历史悬案,你尽可以从地理条件、民族心理、宗教语言以及偶然性等角度来给出解释。魏斐德给出的答案很简洁,但在我看来却像手术刀一样精准,他说,“统一是中国的一种文化”。【魏斐德:《讲述中国历史》,梁禾主编,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29页。】

统一的文化为中国赢得了历史性的荣光,在《历史研究》一书中,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称中国为“唯一延续至今的社会”,根据他的统计,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1个文明社会,其中,中国社会是文明特征保留得最为完整的样本。而这一成就正得自于“统一的文化”。

为你推荐
世界史
会员

20世纪上半期,美国三位著名史学家联合写作了《世界史》,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来论述人类过去的历史,在美国风行一时,历经修订。我国于1946、1948年两次翻译此书,1975年又出版了冰心、吴文藻、费孝通等人的译本。此次我们采用1975年译本,并重新更换了大量精美而有趣的插图,撰写了丰富多样的图注,冀以展现原作的风采。本书虽是写于近一个世纪前,今日读来却不无有益有趣之处。它将从人类文明产生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漫长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文明的开端、古典文明、基督教文明、近代文明——加以介绍,尤其以西方文明的发展路径为重点,文字轻快,论述精当,常有让人耳目一新之见。

小米创业思考

雷军首部作品,完整解析创办和经营小米的商业思考。雷军系统梳理30年创业心法和经营哲学,深度复盘“小米模式”,认为取得持续成功的核心在于只干了一件事:坚持“互联网+制造”路线,推动效率革命,实现用户利益和经济效率的最大化。雷军在书中首度全面公开包括产品三大铁律、互联网七字诀、高效率模型、爆品模式、生态链要素等,涉及管理、投资、工作等多维度经验,为创业者和管理者提供借鉴和指导,也可以为普通人提供持续精进的头部思维。

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会员

如果只教给你各行各业的“干货”(方法论),那只是“授人以鱼”,一旦环境出现任何变化,“干货”就不再适用。但如果教给你的是底层逻辑,那就是“授人以渔”,你可以通过不变的底层逻辑,推演出顺应时势的方法论。所以,只有掌握了底层逻辑,只有探寻到万变中的不变,才能动态地、持续地看清事物的本质。在这本书中,我把在《5分钟商学院》中讲述的底层逻辑的内容进行了总结,与你分享是非对错、思考问题、个体进化、理解他人、社会协作五个方面的底层逻辑,带你看清世界的底牌。

刘润 3.5万读过
司南(全四卷)
会员

《簪中录》作者侧侧轻寒高口碑古风悬疑推理新作!套装全四卷,大结局抢先看!六十年前,天下动荡,各方势力逐鹿中原,有异能者设阵建阁,收天下奇淫机巧之物。六十年后,拙巧阁入世,甲子大阵重开,自此异变频发,风云再起。身为皇太孙的朱聿恒身中奇毒,血线横锁,太医断言他的人生只有一年光景。不甘心的朱聿恒隐瞒身体状况暗中调查,然而留给他的线索只有一只精巧近于妖物的绢缎蜻蜓。穷途末路之际,他遇到了一位名叫司南的海客少女,头上戴了一模一样的蜻蜓。此女曾为拙巧阁中人,擅长数术机关,与朱聿恒联手追查他身中之毒,两人一路探案解谜,管窥真相。京城、东海、塞外、苗疆……尊贵无极的皇子和无忧无虑的海客少女,肩负起了化解危机,救天下苍生于水火的责任。与此同时,一个埋藏于六十年前的巨大危机正在缓缓揭开……

侧侧轻寒 1.9万读过
宝贵的人生建议

在他68岁生日那天,凯文·凯利开始动笔为他的子女写下一些人生建议,他希望子女们能早点知道这些智慧。他在几年间不断写下新的建议,当这些建议足够多了,他决定写下这本书,以便读者能与朋友和希望改善自身生活的人,分享这些建议。这些建议有些基于他特定的人生经验,但大多数建议基于永恒不变的价值观和美德,不管科技如何创新,它们都不会变,包括感恩、善良、乐观等。希望本书提供的建议,能帮助你记得要更加感恩、善良,更加满怀希望,因为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和身边的人都会过得更好。